资料简介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能力训练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对其恶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严重危害了清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优势 C.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 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起来2.道光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奏言:“向时纹银每两兑钱千已难,今则每两兑至千又六百。”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丁银税增加 B.官场贪污成风 C .封建经济衰落 D.鸦片输入激增3.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B.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一种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同西方展开“商战”保护本国利益 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D.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5.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的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6.1842年,“天朝上国”惨败于英国的根本原因是 A.腐朽的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君主专制政体落后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C.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落后于英国7.阅读下列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说明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年 代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1856 正当贸易货物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6.1 221.6 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 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 C.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D.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8.咸丰统治时期与道光统治时期对比,明显的区别是 A.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封建经济逐步地解体 C.学习西方思潮日益深入 D.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9.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的主要区别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抵御外来侵略 C.探索救国道路 D.发展资本主义1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②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③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④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大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A.① B.③ C.②③ D.③④1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侵华规模 B.增加通商口岸 C.要求在中国自由贸易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3.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事件是 A.1861年辛酉政变 B.总理衙门的设立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外务部的成立14.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 C.兴办的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15.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政局变化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B.皇帝失去了控制国家的实权 C.中外关系出现暂时“和好”局面 D.国内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16.下列关于19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 B.外商操纵中国出口商品市场 C.自然经济在中国已不占主体地位 D.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李鸿章说:“自秦政变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B.学习西方的变法图强 C.为人臣必须取悦龙颜 D.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18.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信中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数万之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这表明 A.李鸿章认识到了中国贫穷的根源 B.李鸿章发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 C.李鸿章找到了工业生产规律 D.洋务运动的重心转移19.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最终各走各的路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态度不同 B.社会背景不同 C.政治主张不同 D.阶级属性不同20.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没有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B.创办的近代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中国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的破坏21.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因素是 A.由封建地主、商入转化而来的 B.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C.民族资产阶级资金少、力量薄弱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22.中国无产阶级产生早于民族资产阶级,其决定因素是 A.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洋务派属于于地主阶级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受外商企业和洋务派办厂的刺激 B.由鸦片战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C.是中国社会开始走向近代化的标志 D.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24.下列《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中,欧美列强也都享有的是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25.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后的实际结局是 A.仍处于日本的控制之下 B.为俄德法三国瓜分 C.中国领土主权得到维护 D.俄国的势力不断扩大26.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 A.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中国行不通 B.中华民族富有反抗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C.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 D.封建统治的腐朽27.“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这主要是因为该政策 A.得到了列强的认可 B.表明美国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C.可使美国在华获得权益居列强之首 D.有利于美国加快侵华步骤28.“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B.民族资产阶级参预政权的强烈愿望 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29.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C.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30.下列关于维新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 B.是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C.它在中国具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 D.它是一股进步的、爱国的民主思潮3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 ①引导人民重新认识孔子②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③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④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标志维新变法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A.康有为在万木草堂阐发维新变法思想 B.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 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进行激烈的论战 D.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33.《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引发“三国干涉还辽” B.列强展开资本输出的剧烈竞争 C.便利了日本向中国东北扩张势力 D.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34.19世纪末英德竞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反映在中国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双方都把侵略的魔手伸向 A.台湾地区 B.长江流域 C.山东地区 D.香港地区35.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南京②厦门③天津④杭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36.在下列侵略战争中,侵略者攻入北京烧杀抢掠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37.下列关于《辛丑条约》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赔款数额之巨居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之首②使中国北方国防门户洞开③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谕到,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趸船鸦片尽数缴官。……不得丝毫藏匿。一面出具夷字汉字合同具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字样。……此后照常贸易,既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利致富,岂不体面? ──摘自《林则徐?公牍》 材料2:1839年9月底,林则徐奏报朝廷说:对待英国人态度是“苟知悔悟尽许回头”。还说“他国货船遵式具结者固许进埔(黄埔)。即英国货船,亦不因其违抗于前而并阻其自新于后。” ──摘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3:1839年底,林则徐在朝廷下令断绝和西方一切贸易后,上书朝廷说:“窃以为封闭、禁海之策,一以绝诸夷之生计,一以杜鸦片之来源。虽若确有把握,然专断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现将未犯法之各夷船,与英吉利一同拒绝,未免良萎不分。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皆欣欣向荣,此中控取之法,似可以夷制夷。 ──摘自《鸦片战争?林则徐上书》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对待中外贸易的态度。 要求:内容应包括态度、态度的变化、与朝廷的分歧及其评价。评述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西人立国,……驯至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欲!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2:新式企业“全恃官力则巨费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根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力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郑观应《盛世危言》第4卷 材料3:早期维新派如郑观应等人呼吁由“民间自立公司”,“不使官吏得掣其时”,要求兴修铁路,开矿,纺织,制造等近代企业一律准许民间兴办,并“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以官场体统。” ──《中国政治思想史》 结合材料回答 ①简述早期维新派的“体、用”观,与洋务派“体、用”观相比有何区别。 ②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时,郑观应提出了哪些主张?材料中“官”与“商”矛盾的实质是什么?4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外贸易货值表(1872-1894年) 年份 进口 出口 出入超 1872-1874 66,105,041 71,484,090 (出)4,379,049 1882-1884 75,014,563 68,224,073 (入)6,790,490 1887-1889 112,643,649 91,736,369 (入)20,907,280 1892-1894 149,522,309 115,773,453 (入)33,748,856 (以海关平银两为单位) ──徐凤晨 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2: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3:九十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输入中国的货物比七十年代初增长一倍以上,其中鸦片和棉布各占五分之一,棉纱从七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三弱跃增为百分之十四强,开始占重要位置的商品有煤油(输入农村作灯油用)、染料、针等物。而机械在输入的货物中所占比重不及百分之一。……中国输出的货品茶丝两大宗从七十年代初年的占出口总值百分之八十,减为百分之六十。大豆(百分之一强)、猪毛、皮革、菜油和短绒棉花(百分之五弱)等农业品和原料都是被搜括的对象。 ──翦伯赞《中国史纲》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外贸易。 要求:内容包括时代背景、外贸特点及后果。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小题13分,第42小题14分,第43小题13分,共40分。 41.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新特点?试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2.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有人根据李鸿章在创办上海织布局时,不准华商另行设局和洋务派反对维新变法运动等作为依据,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加以说明。 43.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试结合史实分析这些变的原因和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D 3.D 4.A 5.C 6.A 7.D 8.D 9.C 10.D 11.D 12.D 13.B 14.A 15.A 16.C 17.A 18.D 19.D 20.C 21.B 22.D 23.B 24.C 25.D 26.D 27.D 28.B 29.A 30.C 31.B 32.B 33.D 34.C 35.C 36.B 37.D二、材料解析题38.态度:主张进行正常贸易。在朝廷下令禁止贸易后,仍主张维护同除英国外的其他国家贸易。 分歧:反对朝廷断绝贸易的政策。 评价:林则徐主张在禁止鸦片贸易的前提下,维护同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正当的商业贸易, 这是正确的。在朝廷下令禁止贸易后,仍主张同其它国家正当贸易,有利于孤立英国。但是在当时想通过正当贸易避免战争,“以夷制夷”实际上是幻想。39.①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是“体”,各种技术设备是“用”。早期维新派认为在一种社会制度下,“体”和“用”是统一的。而洋务派认为“体”和“用”是可以分离的,中国传统的思想理论是“体”,西方技术思想是“用”。 ②主张:“官督商办”;准许民办;企业按价值规律严格管理,追求利润。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原因:因为“商” 已不是旧式商人,而是投资近代企业的实业家。40.时代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利用所攫取的通商和内河航运特权加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外贸特点;中国从出超变为入超,入超逐年增加;贸易总额增加,原料出口和商品进口增长都很迅速。 后果: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封建自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对外国商品需求量增加,并为此廉价出售农产品及工业原料,中国社会经济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加强。三、问答题41.特点:①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②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 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这样一个新旧交替时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②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启迪人们面对现实,探索救国之路。太平天国一些领导人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启示: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42.其一,有利说:(1)经济条件: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使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2)阶级条件: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早期的维新派。(3)思想条件:洋务运动推动西学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促成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4)政治条件:客观上有利于维新运动,促进了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经过甲午战争实践,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国,促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 其二,不利说:(1)经济上,由于李鸿章排斥商办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2)政治上,洋务派以维护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为己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对维新变法。 其三,洋务运动对维新变法运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但从总体上看。是利大于弊。43.特征:由敌视、对抗到勾结,再由抗击、发展到完全屈服,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原因及影响:①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清政府试图坚持闭关锁国政策,以维护腐朽的统治,因此组织了抵抗,显示出对抗特征。政治的腐败和经济的落后使中国战败,签订屈辱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不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促使清政府与列强勾结。这便利了列强的对华侵略,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清政府与列强暂时“和好”局面的出现,也促成了洋务运动的出现。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中国出现了边疆新危机,爆发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清政府在组织抗击侵略的同时表现出更多的腐败和软弱。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清王朝内部的顽固派企图利用义和国反对外来侵略,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王朝很快又转为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外国列强,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认识:①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其腐朽统治,西方列强打击或支持清政府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②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的入侵。③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侵略的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征服、灭亡中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