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下册 / 第一单元 / 练习 / 《诗五首》同步练习

《诗五首》同步练习

  • 2021-05-18
  • 5页
  • 8.77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版七年级上《诗五首》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唐朝时“初唐四杰”指的是     、     、     、     。(4分)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      ,“乐天”就是      。(2分)    3.《夜雨寄北》作者 是 朝诗人。(2分)    4.原文填空。(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名句是 。    数声风笛离亭晚,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5.《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3分)    A、痛心忱惜  B、哀怜惋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6.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  )(3分)    A、十二三岁  B、或以钱币乞之    C、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7.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10分)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    ⑵忽啼求之(啼: )    ⑶父利其然也(利: )    ⑷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    ⑸或以钱币乞之(或: )    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任: )    ⑺城阙辅三秦(辅: )    ⑻小廊回合曲阑斜(回合: )    ⑼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 )    ⑽病树前头万木春(春: )    8.解释下列多义词:(3分)    ⑴自: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⑵书:即书诗四句( )       未尝识书具( )    ⑶然: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人矣( )    9.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1.对《伤仲永》一文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12.《伤仲永》的作者是 时的王安石,他是杰出的 家、 家,是 之一。(4分)    13.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3分)    14.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3分)    15.第二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3分)    16.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3分)    17.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用原文回答)。(2分)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病树”比喻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创设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从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2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的是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一下,说说它们表达的情怀有什么不同?(3分)    21.《寄人》一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第二部分:    (一)    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本诗押韵的字是 ,韵脚是 。(3分)    23.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 ;虚写景物的诗句是 。(3分)    24.“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3分)    25.“天涯若比邻”中“比邻”的意思是 。(3分)    26.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3分)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27.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是(  )(3分)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二)    读《夜雨寄北》,回答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8.诗的一、二句写 ,三、四句写 。(2分)    29.“问归期”是 问 ,表达了 的感情。(3分)    30.“巴山夜雨”四字的重复,实际上是意境的深化,第一次是表现诗人 ,第二次是表现诗人 ,体现了诗人切盼回归的心情。(2分)    31.全诗短短四句,由眼前写到对未来欢聚的向往,又用未来剪烛夜话的温馨和欢乐,反衬今夜的 和 ,造成一种回肠荡气的情致,给人一种回环反复之美。(2分)    32.最后两句的大意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刘禹锡;白居易 3.李商隐;唐 4.略 5.B 6.D 7.⑴每天⑵哭着⑶以……为利⑷以……为宾客⑸有的人⑹去上任⑺保卫⑻四面环绕⑼什么时候⑽动词,争春 8、⑴自己;从⑵写;用来书写⑶作诗;……的样子 9.B 10.略 11.C 12.北宋;政治;文学;唐宋八大家 13.承上启下 14.泯然众人也 15.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6.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7.“受于人”或“受之人” 18.比喻诗人自己。这两句诗的运用,使整首诗的格调为之高昂,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境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虽遭遇不公,却依然豁达开朗的胸襟。 19.创设了一个与友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心情的郁闷、孤独、苦寂。 20.略 21.略 22.津、人、邻、巾;in 23.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4.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的朋友时刻关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25.邻居 26.C 27.D 28、思归的情怀;想象异日北归与友人重聚的情景。 29.友人;李商隐;友人对李的殷切思念。 30.对现实的感受;它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31.孤寂;凄苦 32.略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