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知识点整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结合战国以来的史实分析,可有三条:
①战国时,大国不断兼并小国,战争频繁,各民族、各地区的联系加强,使统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给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③秦国变法彻底,国富民强,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2.统一的历史意义,要求结合统一对国家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和历史影响几个方面分析。应该概括为:
①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要求,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②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
③为各族人民的生活安定和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
④为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理解并解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概念
专制主义指君主专权,其主要矛盾是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指中央控制地方,其主要矛盾是中央与地方,这一概念针对西周以来的分封制而言,西周推行“分封制度”,造成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与战乱。秦吸取这一教训,决定废除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把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权利都集中于最高领导者――皇帝手中。以此防止分裂、巩固统一。
4.总结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依照课本,总结为六点。
①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
③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④迫使汉初统治者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⑤消弱了奴隶制残余。
⑥首创精神,树立了榜样。
5.秦王朝的历史地位和败亡的历史教训。
1)历史地位:①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使统一思想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为后代统治者沿用,创立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2)历史教训: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破坏社会生产力,激化了阶级矛盾,是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为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提供了历史借鉴。
6. 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在政治政策、民族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有那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政治方面:
相同点是:他们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控制。不同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点是消弱诸侯王的势力。秦始皇没有。在思想控制上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则是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尊儒尚法的两手政策。
民族关系方面:
相同点:①他们都以战争方式打败匈奴。②他们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不同点是:汉武帝还加强了与西域地区各民族的联系。
经济方面:
相同点:①他们都注重发展经济,并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和推行全国统一的货币。②他们都因对外战争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而造成对生产的破坏。不同的是:秦始皇的残暴剥削不断加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而汉武帝后来有所调整、使西汉统治稳定下来。
7.西汉赋税制度的内容
1)田租——土地税。自战国以来,均为“十税一”。后来刘邦称帝,减为“十五税一”。
2)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因称算赋。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3)更赋——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8.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即编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
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9.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了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公元前200年,在“白登之围”中,刘邦被围七天。此后,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而采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这种政策一直实行到汉武帝统治初期。
后来汉武帝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匈奴进行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汉武帝以后,随着匈奴族的内部矛盾的激化,对汉战争的失败,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于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都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提出要求当汉家女婿以便进一步亲汉时,宫女王昭君毅然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角色,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但这次和亲不像汉初那样有屈辱性,而是在匈奴归附中原后发生的,是汉甸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之间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如武帝时,曾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给乌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了。
10.关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佛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宗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之后,它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近两千年来,它已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它诞生之后,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道两教都有麻痹人民的作用,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在人民受压迫剥削,感到无法解脱时,佛教的来世说和道教的成仙说,使劳动人民在思想上得到安慰,精神得到解脱。佛道两教与儒家学说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关于《史记》和《汉书》
司马迁是我国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史学划时代的巨大进步。《史记》之后,我国的史学才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门类。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体裁。《史记》成为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尤其可贵的是贯穿于全书的民本思想和求实精神。《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是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突出的地位。
《汉书》主要由班固所写,与《史记》一样都是纪传体,但《史记》是通史,《汉书》则是断代史,叙述了自刘邦建汉至王莽败亡230年的历史。它记事详尽,文辞精练,被后世看作和《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正史”典范。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为后世朝代编撰正史提供了范例。
1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①含义:此问题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的,中央集权是就地方分权而言的。
君主专制主义指的是君主个人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独裁的决策方式。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在此方式下,封建君主对国家权力高度垄断,行使从决策权到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等一切大事的权力。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是统一的封建王朝,还是割据一方的封建君主都始终奉君主专制主义为圭皋。直到辛亥革命后,清帝被迫退位,君主专制主义制度才被迫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政治制度及组织形式。指的是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都归属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官员完全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员完全服从和执行中央政府的各项命令,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方面没有丝毫独立性。
②君主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君主专制主义其性质是皇帝个人的权利凌驾于一切人与一切法律制度之上,而且没有监督与制约的机制;中央集权的性质是国家大权归属中央政府掌握。
③运行模式:皇帝制一中央官制一地方行政体系
④主要特点:
a.皇权至高无上
b.皇权垄断。以皇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为主要特征。
c.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d.人治色彩浓厚。
(2)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
①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其形成是由封建经济基础决定的。
a.中国封建经济的主要形态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非常脆弱,经不起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的冲击,要维持生产和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依赖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体适应了这一要求,这是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历代统治者无不坚持农本思想的根源所在。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封建地主有着极强的割据性。割据局面一旦出现,必然引起大的社会动乱,严重威胁到封建政权基础的稳固。因而,必须要加强中央集权,以防止割据势力的膨胀。
c.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巩固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②历史根源: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是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从“君权神授”,“天子以四海为家”、“家天下”到春秋战国的“大一统”,都为其形成提供了社会文化的来源。
③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a.中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治理水患的需要。
b.抗拒自然灾害,救济灾荒的需要。需要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协调、组织。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a.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b.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4)职能和作用
职能:一方面起着压迫、剥削、镇压人民的职能,另一方面起着管理的职能。
(5)认识
A.积极作用
①政治方面:有利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
②经济方面:有利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技术和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
③有利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军事方面: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B.消极作用
①政治方面:
a.易产生暴政。
b.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可言,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束缚和压制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
c.形成长期人治传统,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扭曲了人格和灵魂,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的局面。
②经济方面:
皇权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③思想文化方面: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文化专制的日趋严厉,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13.秦汉民族关系
1、边疆的开发——这方面内容以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
(1)秦朝
南方地区派兵征服越族。开凿灵渠。设立桂林、南海和象郡。此外,击退匈奴、取得开发河套地区。
(2)汉朝
西南地区,西汉时,汉武帝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内地与各族的联系。 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人汉朝版图。
汉武帝时,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管理。
2、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此方面内容以汉与西域之间的交流最具代表性。
(1)西汉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同西域之间交流日益频繁,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汉朝种植,西域各族从汉朝得到了纺织品和铁器,还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 技术。
(2)东汉时期
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3、边境战争——这一内容以中央政权与匈奴之间关系最为典型。
(1)秦朝
战国时,匈奴南下占据河套地区,秦统一后,派兵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加强边防。
(2)西汉初年
匈奴骚扰北部边郡,并围困汉高祖于白登,之后汉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同匈奴的关系。汉武帝时,与匈奴展开长期猛烈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3)东汉
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内迁,北匈奴居蒙古高原,南下骚扰,控制西域各族。东汉政府先后两次出兵大败北匈奴.解除其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4、中央政权对边疆的管理
(1)对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管理
秦始皇时在越族地区设立三郡。汉武帝时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2)对河套和西北地区的管理
秦始皇时在河套地区设44县。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进行军政管理,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东汉时派班超出使并经营西域。
14.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要把握好一些原则:其一,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15.秦汉对外关系的基本特征
这一时期对外交往处于初始阶段,规模小,频度低。中国与外国政府间的往来和文化技术交流较为重要.如班超出使大秦,大秦遣使臣来东汉。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以印绶等。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一条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通道,对外商业贸易开始发展。
汉科技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原因、主要特征
1、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封建经济繁荣,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技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2、秦汉文化大发展的原因
(1)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和条件,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为了实现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如汉武帝时期以儒家思想进行教育。
(3)随着对外交往的开始,外来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如佛教和与之有关的文化艺术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4)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产生了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王充即是其代表。
3、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时期,由于中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半岛文化沿着丝绸之路流人中华。同时,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九章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的成就,表明那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可见秦汉文化影响之深远。
(4)气势恢弘。秦汉大一统的帝国,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等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16.如何评价中国古代杰出帝王将相
对杰出帝王的活动应注意归纳概括,同时要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观点。
①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陈寿《三国志》中桥玄曾这样评述曹操:“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这里陈寿就片面夸大了曹操个人的作用。
②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这是一个科学标准,它和任何形式的阶级偏见划清了界限。例如封建史家总是带着仇恨的心理去评价农民起义,说他们是“盗”、“贼”等。还有以往的旧史家,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这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③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于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因此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时,首先要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例如评价秦始皇,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看到的似乎仅仅是“好大喜功”、“暴虐无道”。可是只要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具体分析当时的时代要求,就会看到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代替分封制、政治经济统一代替诸侯战乱纷争的历史要求,为秦始皇提供了施展雄才大略的历史舞台,为他一系列好大喜功的作为提供了历史依据,历史肯定了他顺应历史发展所迈出的步伐。
④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历史人物常遇到功和过的问题,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这都要作具体的分析。在封建社会中,-些帝王将相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顺应历史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由于阶级地位所决定,又有压迫奴役本民族或异民族劳动人民的一面。只讲一面,功过不分,失之片面,如果功过不分,一团漆黑,那更武断。正确的方法是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找出社会发展的趋向,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并以此去判断他究竟是功绩占主流还是过失占主流。
17.关于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作用
首先,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 过程不是自动地进行的,在阶级社会里,这一历史活动的推动力就是阶级斗争的基本力量, 即人民群众。
其次,唯物史观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他们的重大作用,主要在于能够 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他们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 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就会创造出这样一个人物来。杰出人物的出现又有历史的偶然性,要善 于把握个别人物身上所表现的偶然性,从中揭示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必然性,
第三,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以其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其历史地 位。就中国古代史而言,这条标准又大致分为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民族团结与进步,经济、 文化的发展,人民的愿望与利益等几个方面。凡是能顺应、符合、促进以上方面的,就应该肯定。反之,则要否定。评价历史人物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历史人物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18.《田律》
是中国秦代的法律,是世界上第一条环保法律。
《田律》规限了国民在甚么时候才可以上山砍划树木,甚么时候可以开始火耕。
19.中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保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永续利用”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春秋时的管仲(管子),就从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的荀子也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特别注意遵从生态学的季节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保存和永续利用,北魏时的贾思勰(《齐民要术》语),也明确地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思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中发掘出1100多枚竹简,其中的《田律》清晰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环境法律之一。“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这对于当今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20.汉武帝经营边疆的史实
1)北击匈奴
2)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21.秦汉领先世界的文化成就
1)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2)东汉科学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3)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比欧洲人早1700多年
4)汉代的《九章算术》分九章介绍了许多算术命题及其解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比西方早1600多年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22.西汉与秦朝相比,在哪些方面既有继承又有明显发展
1)在政治上,西汉继承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明显的发展表现是宣扬换地的神圣性;提倡儒家学说,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2)在经济上,对农民赋税的征收和兵役、徭役的负担有了更严密的组织办法,实行编户制度。对农民剥削的数量比秦朝有所减轻,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在民族关系上,秦朝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西汉时中原和西域各族、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都得到加强。
4)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朝采取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则吸取道家、法家的合理成分,先实行无为而治,后又改造和发挥儒家学说,强调天人合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3.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
1)汉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成功。
2)尊儒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汉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
3)封建政治与儒学密切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儒家政治的历史传统。
4)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背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名显得消极作用。
24.秦汉的治国思想问题
1)任何统治阶级为维持统治,都会根据政治经济的形势和政治的需要,确立自己的统治思想。作为封建大一统开始形成的秦汉统治者在确立统治思想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实行法治的传统,商鞅就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更是受到秦王赢政的赏识,法家思想成为秦的统治思想。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建立的需要。
2)西汉王朝是农民起义摧毁了暴秦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汉初统治者面临经济凋敝的局势,为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确立了以道家“无为”思想特征的黄老学说为统治思想。黄老政治的实施,恢复了经济,稳定了统治。
3)到汉武帝时这种情况有了变化。黄老政治的实行,诸子百家学说的流行,不适应思想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时尊崇儒术,但实际上是儒法并用,是经过改进的儒家思想。
25.对秦长城、秦兵马俑等重大工程的认识
秦代动用国家力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了长城、兵马俑等重大工程。秦兵马俑如单从艺术看,对后代的陶俑和石窟艺术也影响巨大。这些遗迹,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第一,这是秦强大国力的见证,体现了国家的职能,从侧面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第二,这些重大工程,更是直接反映了秦的暴政和劳动人民负担的沉重。第三,秦长城还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关系。第四,秦长城、秦兵马俑还是当时统一国家“大一统”观念的体现。第五,秦长城、秦兵马俑等举世闻名的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历史发展的见证,特别是长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上的重要象征。
26.有关赞美昭君和亲的诗句
※杜甫《题古迹五首》之一: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胡曾《汉宫》: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垂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汪遵《昭君》: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顾钰《昭君怨》:
“红妆千里为和亲,倾国芳姿画未真。不恨妾身投塞外,却怜汉室竟无人。”
※苏郁《咏和亲》:
“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贡师泰《题出塞图》:
“沙碛微惊数骑尘,汉室便欲议和亲。当时卫霍兵犹在,未必明王弃妾身。”
※郭祥正《王昭君上马图》:
“飘飘秀色夺仙春,只恐丹青画不真。能为君王罢征戍,甘心玉骨葬胡尘。”
※汪循《明妃》:
“将军仗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死战生留皆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刘子翚《明妃出塞图》:
“羞貌丹青斗丽颜,为君一笑靖天山。西京自有麒麟阁,画向功臣卫霍间。”
※吴师道《昭君出塞图》:
“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边烽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
※王峻题《明妃出塞图》:
“塞上香风暗度村,琵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百万师。”
※彦德《咏王昭君》: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连逆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