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政治 / 教学同步 /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期中试卷 答案

还剩 7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学期月考《生活与哲学》试卷 说明: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命题范围:必修④《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1~6课; 3.本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答案请填写在的答题卡里。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Ⅰ:(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0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B.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   C.世界是永恒变化的         D.世界是普通联系的 02.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民以食为天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C.存在即被感知                             D.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0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其观点是 A.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B.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                 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 04.“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05.“对于中央的政策,有的同志习惯于照搬照抄,大而化之,不注意认真落实;有的同志主观随意,不切实际,不求实效,不考虑后果。”从唯物论角度看,上述做法违背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06.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                 B.事物总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07.人们在基因工程方面的成果,引起“绿色革命”。高产优质物种培育成功使富足成为事实,然而由此带来的大批物种的消灭,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扰;人们刚在法律方面完成了对人类行为的初步规范,道德方面的问题又突出出来,如何解决和法律问题不同的道德问题,成为人类的新课题。凡此种种,使人们认识到 ①人们在每一层次上的认识在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应该不断深化 ②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在广度上都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扩展 ③环境问题的内容变化了,人们的认识也要随之变化,不断向前推移 ④物质世界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没有穷尽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08.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因为 A.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B.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09.“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正确地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               ④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目前我国兴建的三峡工程,拦河大坝全长1983米,坝高185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它对防洪、发电、航运、灌溉等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利的。这件事说明 A.人们能认识规律,改变规律,使规律发生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新创造规律,变害为利 C.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以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 D.只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客观规律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四王子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1公里,返回舱完好无损。据此回答第11~12题。 11.我国神舟六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12.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连续六次发射成功,说明 A.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中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诗人的感受是完全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由客观存在决定 14.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 C.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15.“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运动的                              ②要注意相对静止  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17.有人认为:“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这个观点 A.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消灭或创造规律 B.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D.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认为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8.“挑战世界极限,雪域筑路,笑谈今生何为天堑:饮马长江源头,高原奋战,托起明天青藏通途。”这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青春无悔的誓言。这一誓言说明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D.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19.2005年8月7日,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矿工被水吞噬。据抢险指挥部的有关人员的介绍,此次矿难所带来的积水是1500-2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存水量。据专家分析,这次透水煤矿还连接着几条地下水系,抽水的同时,地下水也同时得到补充,要抽干矿井里的水至少需要600天。这说明 A.世界上还是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 C.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被动的          D.人类的实践活动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20.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这一要求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坚持从一切实际出发                       D.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结果 21.就意识所反映的内容来看,意识是 A.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 C.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娃娃日记》中写道:“儿童最初的世界是完全以他自己身体和动作为中心的,它完全是无意识的。然而这种无意识并不类似于洛克所说的‘白板’,事实上,主体的心灵上不可能是一张白纸,它没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就不可能具有任何认识能力,他具有遗传得到的心理本能结构,并用它来同化客体的信息。”阅读材料,回答22~23题。 22.上述论断说明 A.人脑天生就具有意识                  B.意识的内容来自于人脑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3.材料蕴涵的唯物论道理是 A.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B.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C.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24.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据此回答25~26题 25.“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6.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这说明 ①在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②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                      ③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④人们应不断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7.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10多个国家,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 28.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9.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 30.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事物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从青年时期起就对哲学怀着浑厚的兴趣。他在写给他父亲的信中曾激情地宣告:“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回答31~32题。 31. “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正确反映   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33.与“心外无物”的哲学观点相一致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理生万物              D.上帝创造了世界 34.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能指导社会的变革③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④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和谐社会、博客、物流等新名词不断涌现。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可以创造出新物质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三.简答题:(共20分) 36.南北朝时期范缜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质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十八世纪英国主教贝克莱说:“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它,摸到它。” 从哲学上看,范缜和贝克莱分别属于什么派别?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是什么?(5分)             37. 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老猎手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手一听声音句知道毛病在哪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问题(1)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6分)               38.某班在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进行的主题班会上,结合学过的哲学知识,就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甲:精神是万能的,长征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学生乙:物质决定意识,时过境迁,长征精神在今天已没有时代价值。     学生丙一一个民族和国家,必有一种精神和信念。它在人们的内心里蕴藏,外化成为一种能量。这就是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薪火不熄,代代相传。在我们的心灵里,长征永远是起点。     请你结合学过的哲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分别进行评析。(9分)                 五.分析与论述题:(共10分) 39. 材料一: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消耗的资源占世界的25%以上。人均GDP排名世界100多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北京奥组委重申了“节俭办奥运”的方针,强调在现有条件下,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对奥运会主赛场国家体育场工程“鸟巢”进行“瘦身”,工程造价从38.9亿元,缩减到现在的23亿元;同时主要奥运场馆之一五棵松篮球馆造价缩减过半。   结合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A  C  B  D  B  B  D  A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B  C  B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C  B  D  A  B  B  C   31  32  33  34  35             D  B  A  B  C               答案:       36. 范缜和贝克莱的哲学观点分别代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强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先有存在后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实体乃产生精神的基础”;而贝克莱“我说我写字的桌子存在,就是说我看见它,摸到它。”强调世界的本原是思维的,先有思维后有存在,思维决定存在。(3分) 这两个派别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展开的。(2分) 37、(1)它体现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对象的同时,才能认识客观对象,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 (2)我们在虚心学习间接经验、认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积极从事实践,通过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3分) 38、(1)甲同学看到长征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正确的;但他说精神是万能的,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3分)     (2)乙同学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正确的;但他没有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看到长征精神是可以传承和发展的,否定了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是错误的。(3分)     (3)丙同学既充分肯定了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又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还看到传承并发扬长征精神,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材不可或缺,是难能可贵的。(3分)   39、(1)我国基本国情是生产力水平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要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节俭办奥运。(4分) (2)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节俭办奥运”的方针既能节约资源,又会推动我国奥运事业的发展。(3分) (3)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从我国的现有条件出发,节约资源,提高效用,才能办好奥运会。(3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