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奶奶的白发》说课-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
《奶奶的白发》说课
一、教材简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二册第11课《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的一段对话,表现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让学生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课文叙述简洁,但意趣横生,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二自然段,难点是理解奶奶说的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含义。
二、设计理念和目标。(www.ywkt.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体系的理念,本课拟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学会本课9个一类字,
5个二类字,认识2个偏旁,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字音、字形,教师注重指导学生写好字形,记住笔顺。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感,增强情感体验。
3、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课标中提出“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本课教学的情感目标是“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三、设计特色
1、语言训练,落在实处;
2、质疑解读,流露真情;
3、自主探究,注重体验。
四、教学过程设计
我打算先学文后识字,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一课时学文的教学设计。这个过程,我分五个步骤来完成。
一、真实照片 孕育情感
课前,我让学生家长上传一些奶奶们的照片。上课伊始,由多媒体课件打出几张照片,让学生来认一认:这是谁的奶奶,她长什么样。引导学生感悟:奶奶们似乎长得差不多,年纪都很大了,满脸皱纹,满头白发,非常亲切慈祥。其中,奶奶那一头白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揭开了本课神秘的面纱:《奶奶的白发》。平时学生不注意观察,现在认认真真地端详奶奶的模样,奶奶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清晰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对奶奶潜在的亲切、敬爱之情,又为理解下文奶奶的艰辛、劳苦作了铺垫。同时也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个基调:对奶奶的感恩与热爱。
二、初步感知 诱发情感
在此基础上,话锋一转,打出课文插图:这又是谁的奶奶?奶奶和孙子在干什么?想知道的话就赶快拿起书读一读吧!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奶奶和孙子正在亲切地交谈。祖孙间的亲情正在学生心中悄悄地萌芽。
三、质疑探究 悟出情感
1、字里行间隐情
在教学中,我抓住:“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激发学生探究学问的兴趣。同时抓住两个重叠词“黑黑的”“雪白雪白的”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出示:黑的 黑黑的
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能读出它们的不同吗?我们班里谁的头发是黑黑的?(很多学生一定会抢着说)特别特别黑叫黑黑的,特别特别红叫什么?特别特别绿呢?特别特别亮呢?(亮亮的)。特别特别白呢?(白白的)出示:雪白的
白白的 这两个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雪白的:
像雪一样白。雪白雪白的:更白了,一根黑发都找不到。
你们中间谁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语文既具有它的人文性,还不失为工具性。积累词汇,丰富词汇同样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还应落实在字词上。“我们班里谁的头发是黑黑的?”
“你们中间谁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与此同时把学生的体验融入其中,使其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阅读探究文本的浓厚兴趣。
2、质疑解惑悟情
为体现新课标的开放、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奶奶与孙子的对话让学生质疑:“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句话是文章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如果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说,学生丝毫没有半点感性认识,一定会无所适从,不知所云。于是,课前准备就显得必不可少。“以前,奶奶为爸爸操过什么心?现在,奶奶又为我操什么心?”课前就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向爸爸了解奶奶为爸爸操心的生动事例,向奶奶了解她对孙子有什么殷切期望。既让每个学生在爸爸和奶奶动情的讲述中受到一次爱的教育,又能让学生心中装着文本进入课堂,学生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转述奶奶爸爸的话,对奶奶的辛劳、操心感触更深,对奶奶的劳苦功高,一定会由衷的充满感恩之情。
“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我又在想什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像“我”沉默不语的潜在原因,继而想像此时的心理活动。
“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围绕“奶奶的头发能不能变黑”这一问题,针对学生分歧引导学生领悟:我们虽然不能让奶奶的头发变黑,但我们可以使奶奶高兴,快乐,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同时启发想象“我”会怎么做,这样环环相扣的启发想象,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从谈话中悟出奶奶对孙子的疼爱之情,孙子对奶奶的关爱之情。从而潜移默化地完成“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辛劳,懂得孝敬长辈,不让他们多操心。”
这一情感教学目标。
3、感情朗读表情
指导朗读时,要抓住奶奶和孙子的对话,注意体会人物说话语气和内心感情的变化。
“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让学生抓住感悟奶奶的白发是长期操劳的结果:一部分是为自己的儿子操心,一部分是为孙子操心。这句话说得风趣但没有责怪的意思,要根据奶奶的年龄特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指导学生读奶奶第二次说的话:“怎么啦?不高兴了吗?说明奶奶发现了我的异常表现,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说明奶奶从我的异常表现中,产生了疼爱之情,要读出哄小孩子的那种语气,语调要轻松一些。
“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表现了我的天真和对奶奶的关心。读这句话,要抓住“要是、不再、还会”等词语体会我的天真可爱。
读最后一句,要抓住“抚摸”体会奶奶对我的疼爱,抓住“笑了”体会奶奶对我的赞扬,要带着高兴的心情读好这句话,体会奶奶的欣慰来。在细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读好全文,把祖孙间的亲情自然表露出来。
四、积累内化 激发情感
(1)朗读欣赏
学完课文,让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内心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情趣。在此基础上,再展开朗读比赛,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动情地朗读中积淀语感,增强情感体验。
(2)以演代背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构建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的初步阶段,光积累不行,还要学转化、学表达。为此,我让学生充分朗读,帮助学生感受、积累语言,然后再指导学生表演朗读,创设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五、实践体验 内化情感
最后安排的课外作业是:
1、布置学生回家后数一数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头上的白发有多少?爸爸妈妈现在也许还没长白发,如果哪一天长了白发,你一定要记录下来。
2、你能不惹他们生气,每天做一些让他们开心的事吗?
实践延伸既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又能实现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要孝敬长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