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课前检测:1、简述关于生命起源的几个假说          、           、          、        、         2、化学起源假说的四个阶段即生命诞生的过程: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设计: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举例:1、化石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2、始祖鸟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3、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读p55页进化树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植物:藻→苔→蕨→裸→被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历程: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植物:藻→苔→蕨→裸→被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课后巩固: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A化石       B比较胚胎学        C解剖学           D陨石2、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复杂、越高等   D越简单、低等3、与始祖鸟相似的生物是(   )A鱼、鸟类   B鸟类、爬行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鱼、哺乳类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A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A古代鱼类     B古两栖类        C古爬行类       D鸟类6、如果两种动物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构造很相近7、物种A化石比物种B化石在较晚地层中出现,由此可推测两者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8、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  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     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9、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可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马、驴、兔、蛇、龟和鲸6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马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五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一些差异,其中马与驴有1个氨基酸不同,与兔有6个不同,与蛇有22个不同,与龟有11个不同,与鲸有5个不同。(1)基于这些数据,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驴   ,最远的是   蛇  。(2)你认为以上资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 比较法     。(3)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吗?为什么?答:能。通过比较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课后反思: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