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  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升学生读图、阅读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变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呈现图表、数据、史料,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史料阅读能力;通过联想已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族企业家在命运多舛的近代中国兴办实业,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时代英雄;以其实业救国、造福人民的精神激励后世。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两部分内容之间为并列关系,都是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情况。  本课为本书最后一单元中的一课,内容涉及之前所学七个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教师要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之前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四、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但本课内容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学习难度较高,如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知识迁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社会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产生的历史背景;引起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六、教学资源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李长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3)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南京博物院民国馆;  (5)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这段历史中社会政权的更替,这100多年中经济和社会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新课讲授】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想一想:  西汉初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与什么有关?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什么有关?  当国外机器已经轰鸣数十年,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又与什么有关?  你能总结一下,经济发展往往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思考:  近代的中国有什么特点?  结合近代社会的特点,能预测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会顺利吗?为什么?  教师提出关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内容学习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状况是怎样的?  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是在怎样特定的历史背景或历史条件产生的?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有怎样的特点?  请学生仔细观察《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折线图,提问: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呢?  根据折线图可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何时起步?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能够促使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呢?  请学生阅读材料,分析,1895-1912年间,民族工业发展较前一个阶段发展更为迅速,是怎样的历史条件促使它初步发展呢?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付清日本2亿两的巨额赔款,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余万两。 1901-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政,其经济改革方面的措施是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  教师补充,除材料中反映的原因,民族工业发展还与当时社会“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有关。教师讲授张謇的事例,并带领学生巧辨“骞”、“謇”两字,突出张謇为江苏人及他不忘初心造福百姓的事迹。  请学生仔细观察《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折线图,提问:  1912-1919年间,工厂数量和面粉出口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这一阶段发生了什么,使得民族工业的发展迎来了它的“短暂春天”?  教师总结,并补充五四运动背景下抵制日货运动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向学生介绍抓住“短暂春天”这一历史契机发展壮大的荣氏企业,突出:荣氏兄弟为无锡人;其主要成就体现在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大领域;他们也将盈利的一部分用于造福百姓,并举出学生熟悉的例子。  请学生仔细观察《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折线图,介绍1919-1927年间,民族工业发展严重受挫的原因、具体表现及张謇事业崩盘最终含恨去世的史实,使学生感知:个人命运也与时代命运息息相关。  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请学生仔细观察《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折线图,提问:  哪些原因会导致1937-1949年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奄奄待毙这种状况的出现呢?  教师补充材料,提问:除了战争,民族工业的发展还遭受着什么?  材料: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荣氏企业,有的被日军炸毁,有的被日军占据。  抗战胜利后,荣德生两次遭绑架,被勒索款项达百万美元。其中一次绑架中的绑匪,居然拥有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司令部的“逮捕证”和淞沪警备司令部的汽车。  材料:1935年以后,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新华信托银行小四行,也被官商合办、政府控股、干预人事等方式拉进了国家金融系统。国家资本在金融业中占据了主体和主导位置。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教师总结:民族工业的发展除了遭受战争的破坏,还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奄奄待毙。  再次请学生仔细观察《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折线图,提问:  能否再概括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请学生仔细观察:“华商企业与外商企业平均纱锭数”柱状图、《1936年日商和华商纱厂对比表》、《1939年华北工业的资本构成比较表》、《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分布图》,提问: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又有什么特点呢?  请学生仔细观察《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力量对比表》,提问:  这种近代轻、重工业结构的严重不平衡,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教师总结,并向学生解释:这种轻、重工业比重失衡的局面不仅影响近代中国,还影响到新中国,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进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下学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学习做铺垫。  教师带领学生从“发展进程”、“行业比重、“地理分布”、“总体水平”几个方面,总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最后,教师总结: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政治、国家命运相辅相成。民族资本家们在命运多舛的近代中国挑战种种危机、克服种种困难兴办实业,是历史中的时代英雄!虽然他们的结局通常是悲剧的,但他们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实业救国、造福人民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设问:近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特点又会让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教师讲授: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苦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文明,如交通通讯方面。在这里,教师重点介绍在詹天佑和茅以昇的带领下,中国人自己在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  通过史料、图片等资料的呈现,教师带领学生感受:政局更迭及西方文化影响下,社会风俗习惯发生的变化,突出辛亥革命对风俗习惯的影响。  提问:  这些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呢?  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特点,你觉得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可能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不平衡、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受外来文化冲击程度严重影响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设问:地区间经济发展状况、受外来文化冲击程度又是怎样影响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呢?  下节课继续学习。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