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活动课《燃烧的条件》教学案例【实验课题】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3.培养学生实验创新的能力。【实验用品】基本器材: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创新实验器材:导气管、漏斗、注射器、小气球、鼓气球、胶头滳管、棉线 白磷、红磷、 自备实验器材:木屑、煤粉、固体火锅燃料、纱布、小纸盒、棉花等【实验内容】1、示范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 2、引导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二: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自主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三:氧气(或空气) 4、创新实验:水中生火、纸盒烧水、烧不坏的纱布、“气功”燃棉花【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实验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本节实验活动课,我们共同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学生回顾燃烧的三个条件
巩固知识,引起注意
1min
一、 示范探究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1、学生观察,说出现象及结论2、动手实验,验证现象
规范实验操作准确描述现象科学作出结论
3min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可燃物?
思考作答
扩展知识面,联系日常生活
1min
二、 引导探究【实验1】坩埚钳分别夹一小片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观察现象。【提问】哪一个碎片更快燃烧?说明了什么?【追问】这种方案能否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否设计其它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结论?【实验指导】你的实验方案中有没有不科学、不严密、不环保的地方?有没有方法加以改进? 【实验2】三角架上放一块薄铜片,分别放上学生自己选取的两种不同的可燃物,并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验证结论。
1、 学生动手实验,边实验边观察 2、 学生回答 3、学生回答:方案不太严密 ①可燃物所处酒精灯火焰部位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②可燃物大小、厚薄等不同;③不环保。仿照课本设计新的方案。 4、 展示自已的实验方案,并说出设计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5、动手实验、团结协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培养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培养求异思维 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案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反思 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8min
三、 自主探究【实验指导】利用蜡烛和烧杯(或选择其它用品),设计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需要氧气(或空气)。 【表达与交流】请同学们分组展示自已的设计方案,并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相互讨论研究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对比实验保护环境分组展示,主讲人说清楚实验原理,方案的优点、缺点,简单介绍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实验设计中存在的困惑。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并学会自我评价。
10min
四、 创新实验【提出问题】你能否设计出下列实验并对实验进行解释与说明:纸盒烧水、水中生火,烧不坏的纱布,“气功”燃棉花等。【实验指导】预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大组接受一个作任务,再分小组实施。 【表达与交流】四个组分别介绍自己的实验设计并演示。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答疑、解惑、协助部分组实验、点评。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阶段的分组,各自准备实验器材,每组中自行产生资料员、解说员、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等不同分工。 小组中的解说员与实验员分别解说与演示本组的实验设计。 水中生火纸盒烧水烧不坏的纱布棉花中包白磷
培养团队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min 2min/组,共8min
五、 问题与交流、整理与清洗【问题1】有什么现象?如何解释?【问题2】有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指导】请同学们整理仪器,洗手后离开实验室。
学生分析作答 清洗仪器、整理实验台。仪器摆放整齐有序。实验凳归还原位,洗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3min 2min
六、 实验报告【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册《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完成实验报告
巩固知识学会填写实验报告
课外5mi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