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四年级音乐上册《荡秋千》教学设计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针对本课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领域一:表现---演唱
内容标准: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领域二:感受与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
内容标准: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领域三:创造---即兴创编
内容标准: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二、 教材分析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手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的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余两个乐句完全一致。旋律的调式音阶是“1、2、3、5、6”五声宫调式。A段的第一乐句有着鲜明的个性,曲调质朴流畅,口语化的旋律平稳而亲切,第二乐句词曲营造的意境浑然一体,在旋律上先是一个三度小跳“6→i”,继而下行六度大跳“i→3”,再一个七度大跳“5→6”,把秋千“上下来回”荡来荡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三乐句又回到了平稳的旋律线上来,它似乎是荡秋千的儿童陶醉了,自由地飞翔,情景多美啊!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认知领域方面有一定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但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是比较薄弱的,针对四年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能力有所加强,所以,应该简单教授学生学习基本乐理知识,让学生学会认识音符、会唱简单的乐谱。
四、学习目标:
1、能够生动地演唱、富有表现力地演唱《荡秋千》。
2、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荡秋千》。
3、了解仡佬族地方特点。
五、评价任务:
1、分组演唱,完整展示歌曲——检测学习目标1。
评价标准:音准、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表现准确,情绪饱满。
2、以组为单位为歌曲进行创编、进行展示,表演唱——检测目标2、3。
评价标准:音准、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表现准确、情绪饱满。创编舞蹈与歌曲情绪相一致。
六、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环节一、课前准备
环节二、导入
师生问好!(双响筒伴奏)
音乐导入:(播放PPT音乐《金孔雀轻轻跳》)
边看边想一想:
1、你知道这个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没错,是傣族。我国有56个民族,在贵州有一个神奇而古老的民族——仡佬族,你们不知道吧?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音乐。
跟随节奏同老师问好(同学们上午好!牛老师上午好!......)
1、生:傣族。
环节三、新授
初听歌曲:
边听边想一想:
播放歌曲《荡秋千》。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仡佬族的童谣,多么美得音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刚才我们的动作像是在玩什么游戏?
复听歌曲:
师:荡秋千是我国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休闲运动,今天让我们和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在音乐中荡秋千。
3、听到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4、再听一遍音乐,你能听出歌曲中哪几句是重复的?
5、你能把这几句相同的谱子演唱出来吗?
6、你们想在音乐中玩荡秋千吗?一起来吧,用“啦”来轻声演唱。
7、加入歌词轻声唱。
8、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9、歌词接龙游戏(分组和男女来演唱)。
生:感受到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游戏,秋千荡的很高,快要飞起来了。
师:对,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我们上下起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的高低起伏,像是在玩荡秋千。瞧!他们玩的多么高兴。
1、生:快乐地、高兴地、兴奋地、心情很舒畅。
4、第三、四小节与第十五、十六小节相同。| 55 323 | 5— |
第五—十二小节与十七—二十四小节相同。
| 6i 56|i i3 | 5 56 | 5 60| 33 23 | 50 565 |3 232|1—|
5、学生跟老师一起演唱歌谱。注意音准。(5和低音6跨度大,注意唱准)。
7、注意用耳朵听音乐,找准音准,听歌曲是怎么唱的。
环节四、拓展
学习了仡佬族地歌曲,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仡佬族当地的民族文化,感受一下仡佬族的民族魅力。
播放PPT。
环节五、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了解了仡佬族,在以后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走进其他的民族的音乐。希望同学们可以爱上民族音乐,多多的了解民族音乐,使民族音乐发扬光大。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生:聆听歌曲《最美的光》结束音乐课,音乐书有序收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