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3)基于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2.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的第二篇课文,使用的是四年级学生,因此学情分析如下:(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但是,书写时对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不好,写出的字还不够美观。(2)基于阅读:本文是学生在本套教材中学习到的第三篇文言文,四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但对于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有一定困难。(3)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交谈中懂得认真耐心倾听,并做出评价,但是在抓住要点,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故事时加入想象成分的能力较弱,表达时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等方面还有所欠缺。3.教材分析《精卫填海》是本套教材中的第三篇文言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讲述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鸟,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塑造了坚切执着的精卫形象。课文非常简短,只有两句话。第一句交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及身份,即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第二句前半部分交代了填海的起因:女娃到东海去游玩,不幸在海里溺水而亡,再也回不来了,于是她化作了一只名叫“精卫”的小鸟。后半部分是故事的重点,写了精卫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故事充满神奇的想象,精卫的形象跃然纸上。文中多为单音节词,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接近,如,“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故”是因此的意思,“堙”是填塞的意思;有的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区别,如,“少女”在文中是“小女儿”的意思。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左上角是一只羽翼鲜艳、白喙赤足的精卫鸟,它嘴里叼着石子,正振翅高飞;下方和左上方是滔天巨浪。面对汹涌澎海的东海,精卫目光坚毅,毫无畏惧,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精卫的坚韧与执着。教学目标1.认识“帝、日”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4.能和同学交流精卫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评价任务1.通过默读、朗读和交流对文言文有初步的认识,并正确认识“帝、日”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日”等5个字。2.通过参考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文言文的停顿,达到熟读成诵。3.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能够讲述故事,体会精卫坚韧执着的形象,在交流中培养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4分钟)
活动一(2分钟)1.谈话交流,引出课题《精卫填海》。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课题。(完成目标一)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评价任务三)
环节二初读课文(8分钟)
活动一(7分钟)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生字词及停顿,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完成目标二)
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评价任务二)2.熟读促进理解。(评价任务二)
活动二(2分钟)教师读文,学生思考: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谁,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完成目标二)
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文言文的停顿,做到声断而气连。(评价任务二)
环节三熟读课文(10分钟)
活动一(5分钟)1.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2.全班交流对每个句子的理解,教师适时指导。(完成目标二)
通过交流正确理解整篇古文的意思。 (评价任务二)
活动二(5分钟)朗读指导:指名读,教师范读,配乐齐读。(完成目标二)
融入理解读课文。(评价任务三)
环节四学习生字(12分钟)
活动一(5分钟)学习生字的字形和读音以及多音字分别组词。活动二(7)指导书写生字,评价展示。(完成目标一)
学习生字词(评价任务一)
环节四拓展延伸(6分钟)
1.介绍《山海经》。2.开展综合性学习,体会语言的魅力。(完成目标三)
对《山海经》产生阅读兴趣,积极参与到综合性活动中。(评价任务三)
附:板书设计 13. 精卫填海起因 经过 结果帝 曰 溺 返 衔 少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3分钟)
活动一(2分钟)回忆上节课内容,说一说精卫填海的内容和精卫具有的精神品质。(完成目标三)
通过读题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课题的理解。(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1分钟)默读课文,初步认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完成目标一)
通过默读能体会到文言文短小精炼的特点。(评价任务一)
环节二精读课文讲故事(20分钟)
活动一(10分钟)1、对照注释理解第一句,小组交流学习。2、对照注释理解第二句,小组交流学习。3、根据你的理解发现哪些字的意思古今相近,哪些字的意思古今不同。4.背诵课文。(完成目标三)
1、理解重点字词。(评价任务二)2、了解古今字意的演变。(评价任务二)通过听老师的范读,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停顿。(评价任务二)
活动二(10分钟)借助故事背景和人物,展开想象,。(完成目标四)
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精卫、炎帝、大海以及其他事物对精卫所作所为的质疑和评价,体会精卫的决心之大和态度之执着。(评价任务三)
环节三续编故事(10分钟)
活动一(5分钟)正向引导,小组交流通过想象将后续故事补充完整,并书写下来。(完成目标二)
拓展思维,将人物精神品质内化于心。 (评价任务三)
活动二(5分钟)小组代表汇报续讲故事。(完成目标二)
口语训练。(评价任务三)
环节四拓展延伸 (7分钟)
1.学生交流具有精卫相同精神品质的人物。2教师引导体会愚公的精神品质。3.教师引导了解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4。推荐观看电影《红旗渠》(完成目标二、三)
强调坚韧执着的精神品质,赞扬讴歌愚公、林县人民的坚韧执着的精神品质。(评价任务三)
13. 精卫填海坚韧执着 动作 语言 神态心理活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