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昆明的雨》教案教材分析:《昆明的雨》是语文(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文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从内容上来说浅显易懂,但从写作手法上来说学生解有一定难度。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很差,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阅读积累较少,阅读内容科普居多,文学素养低,掌握的现代文阅读专用词汇少,学习本篇文章需从点到面的演示过程。补充写作背景: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为什么写的却是昆明的雨?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学习目标:1. 会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作者情感。2.品味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导语:雨是最寻常的,雨也是文人骚客们笔下的宠儿。同学们肯定知道不少跟雨有关的诗句,下面就请第一小组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他们积累。(雨字飞花令)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却有各不相同的独特体验。今天我们这节课也学习一篇写雨的抒情散文,齐读课题: 《昆明的雨》。一. 印象昆明:初读雨中景1. 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一句话。2. 本文写的不仅是雨,还写了哪些景、物、事来突显昆明的雨的特点?3. 说说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事。(选取其中一点进行介绍,要说说使人动情或饶有趣味的地方)我是导游xxx,欢迎来到昆明,昆明四季如春,……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昆明仿佛顷刻间变成了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地方。我们仿佛看到了绵绵细雨中的青灯古巷、静寂而忧郁的石板路、飘荡着乌云的暗暗的天空...... 下面就让我们驻足昆明,品味作者的感情。二.驻足昆明:悟读雨中情1. 文中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感觉有点散,但其中有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其中,这条线索是?从文中不难看出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之情。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三.感悟昆明:品读雨中美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此刻就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1、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格调”原情“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2 、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的怀念、喜爱之情。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汪老的文字,往往拾起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十分有趣。引人深思。四. 媲美昆明:笔下绘乡雨作者在第11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同学们,在我们大美中牟你是否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呢?请同学们用富有情味的语言,用热爱生活的态度记录一下我们中牟的雨吧!80字左右。(答题要点参考:“情味”有:雨引起的淡淡之情思,也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五. 作业设计:欣赏《春》和《骆驼祥子》中有关雨的描绘片段。六. 课堂小结:朱自清笔下的春雨细密,轻盈;老舍笔下的夏雨猛烈急骤。读汪老笔下《昆明的雨》,心灵仿佛被那细细绵绵的雨滴浸润得舒适熨贴,,他在画旁题下的那段文字虽短但很有诗情,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不是故乡却胜过故乡,把全部的爱与真情都融进了那里。 可见真情实感才是创作的生命力,希望同学们能从汪老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灵感。八. 板书设计:昆明的雨汪曾祺明亮 喜爱丰满 想念 清新自然使人动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