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文章的阳刚之美。2.能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3.理解排比、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品味文章所表现的主题和恢弘的气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今天我们要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进安塞腰鼓,去感受它的风采和魅力,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家刘成章的文章——《安塞腰鼓》吧。二、预习课文1.作者简介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高中写诗,然后又转写词,后写了戏剧,再写散文。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主要成就首届鲁迅文学奖《羊想云彩》,陕西省双五文学奖特别奖等。代表作品有《羊想云彩》《安塞腰鼓》等。2.重点读音瞳(tóng)仁羁绊(jībàn)颤栗(zhànlì)蓦(mò)然恬(tián)静冗(rǒng)杂戛(jiá)然磅礴(pángbó)亢(kàng)奋烧灼(zhuó)晦(huì)暗骤(zhòu)雨辐(fú)射三、教师范读1.听后,学生评价,朗读好的方面和不足的地方。2.归纳出要朗读好必须做到哪些方面。(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语调抑扬、语速适中、感情充沛。)四、朗读比赛1.请全班男、女生分部分朗读。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选一部分进行朗读比赛。五、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和段序号。安塞腰鼓( )腰鼓第(1~4段)( )腰鼓(第5~27段)( )腰鼓(第28~30段)―→宏伟的场面( )雄壮的响声( )击鼓的后生( )奇丽的舞姿( )参考答案:安静的 激昂的 寂静的 宏伟的场面(第5~13段) 雄壮的响声(第14~17段) 击鼓的后生(第18~22段) 奇丽的舞姿(第23~27段)第二课时一、问题探究分小组探讨问题,组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同学之间互问互答。可能出现的问题:1.上节课我们感知课文的时候说第一部分是“安静的腰鼓”,第三部分是“寂静的腰鼓”,这两个“静”是不是一样的意思?探讨后归纳:不一样,第一个“静”看似静,却是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2.为什么每写完一个方面,作者就要写“好一个安塞腰鼓”?文章中有四次之多,不觉得重复吗?学生讨论后归纳:这种方法叫反复,它的作用是使语言有了一种鼓的韵律,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文章中还有运用了反复的句子吗?请找出来。词语的反复:隆隆,隆隆,隆隆句子的反复:愈捶愈烈!……愈捶愈烈!……愈捶愈烈!……段与段的反复: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3.在“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中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一股劲?“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讨论后总结:“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4.作者写腰鼓的响声,为什么要写“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和“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讨论后总结:这种是侧面烘托的写法,用环境和观众的感受来烘托鼓声,使鼓和周围的环境及观众融为了一体,更能表现腰鼓的震撼力。5.“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讨论后总结: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6.为什么说“只有你(黄土高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而“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打不得这样的腰鼓”?听音乐:《黄河颂》欣赏画面:黄河和黄土地。由此领略黄土的厚重和坚毅。讨论后总结: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蓬勃的力量,而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7.文章最末尾“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学生可能回答:点明天已是早晨。也可以说: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来反衬寂静。探究说明:未列出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若有学生未提出,教师又认为重要的问题,也可提出来与学生共同交流,起到师生互动的作用。二、体会语言的节奏美1.提问:读后,你对文章的语言特色有什么感受?讨论后可能回答:有强烈的节奏感、像急促的鼓点一样使人震撼、烧灼、威逼、让人透不过气来。很有气势,与腰鼓产生的气势交融。2.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语言运用了哪些方法,使人感到这种气吞山河的气势?讨论后总结:排比、反复、比喻。3.能分别举出例子吗?排比:(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2)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反复:前面已讲过。比喻:(1)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2)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3)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教师补充长句与短句的结合,使语言一张一弛,铿锵有力,学生朗读体会。三、体会文章的意蕴美提问:作者歌颂了什么?讨论,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理即可。可能有: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了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歌颂了承载生命的黄土地。歌颂了黄土地上生活的人。四、课堂小结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我们品读了文章主体部分,领略了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了安塞腰鼓的意蕴;又分析学习了由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描摹手法。五、布置作业学习课文,借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如精彩的足球比赛场面,激越的舞蹈场面,激动人心的晚会场面,感人至深的救助场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