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
(1)对文中的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的把握
(2)对荆轲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方法】
A、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语言直接的感知,让学生在朗读中从语言层面去理解文意 ,有利于带动学生主动学习。
B、讲授法:教学中教师始终起着带动作用,对于文章中的难点我将主要采取讲授法,提示引导学生攻破难点。
C、自主学习法:此方法将结合讨论法,探究法一起运用,指导学生参照注释,圈点、勾画、思考,理解课文大意,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起讨论探究,开动脑筋,自主学习。
【教学设想】
1、大体读懂全文后,由学生根据文中的情节,归纳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阶段,并加以简述。
2、因历来对荆轲刺秦王之举评说不一,教师可在介绍有关观点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观点的不同组成两个队或三个队,有准备地进行辩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故事背景及《左传》。 2.诵读课文。
3.重点字词句疏通。 4.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其实,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使用过这一“战争手段”了,它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荆轲刺秦王》,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板书课题)
二、背景简介(幻灯片展示)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为此,太子丹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然而田光已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保守秘密而自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
三、《战国策》简介(幻灯片展示)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或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用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善于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
2、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淬(cuì)忤(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zhèn)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3、学生复述故事,梳理故事情节(每句四个字)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高潮(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 荆轲被斩
五、质疑解惑(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 (“宾”通“傧”,迎宾赞礼的人。)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仓促,突然。)
秦王方还柱走。 (“还”通“环”,绕。)
(2)指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进兵北略地: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函封之: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 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其人居远: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使使以闻大王: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太子迟之: 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群臣怪之: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乃欲以生劫之: 生,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3)指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今义:生活穷困,经济困难。
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的人。 今义:年长的人。
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有“故意”之意。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见。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方向;或表大体范围。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判断句)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判断句)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判断句)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动句)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被动句)
六、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师生齐读第一段,找出六个动词,提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提问: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明确: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请用简洁语言概括荆轲这一形象特点。
明确:热爱祖国,反抗强暴,机智英勇,果断沉稳,临危不惧,敢于牺牲。
七、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在作文时加以运用。
八、作业布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烛之武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问题探究 2.课文总结。 3.练习处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精彩部分。
二、问题探究:
1、本文有两个重要的场面描写——“易水送别”与“廷刺秦王”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易水送别”的描写体现在五个方面:
(1)服饰描写。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2)详略得当。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
(3)渲染衬托。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时间顺序。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5)借景抒情。“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几个层次?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明确】①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四层:
计见秦王(10—12自然段) 顾笑武阳(13自然段)
刺杀秦王(14—16自然段) 笑骂被杀(18、19自然段)
②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8226;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三、延伸拓展:
阅读下面文字,讨论:赵云的话是否有道理?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应(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8226;蜀书8226;赵云传》裴松之注)
四、堂上总结
通过纪寂荆轲刺杀秦王的前后经过,反映了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表现了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
五.作业布置
1、从本文可概括那些成语?
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怒发冲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2、最近,越南等国家不顾中国的抗议,强占我南海南沙群岛的一些领土,并进行非法开采。他们这一行为得到美国的默许。如果你是访美使者,写一段话,让美国认清是非,停止对中国的排斥行为。
附: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开端:行刺缘起
发展:行刺准备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荆轲被斩
教学反思:
1、字词的梳理,占用大量时间,课堂的互动严重缺失,课堂氛围不好。
2、如何让学生重视古文基础的积累?练习册附上的课文翻译,让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大为削减,怎样让学生懂得利用好手上资料,在接下来的课堂有必要进行指导,要摆脱材料依赖心理,让学生真正掌握下来。
3、人物刺杀行为的理解和评价,要引导学生明白不能简单地用现在的标准来苛求古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