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学习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习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  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  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            →  受命        →    退秦        →    撤围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 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 说 )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 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 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平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 (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 ,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 “君”,6 “郑” ),(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  亡 (言于秦)  亡  郑 (害于秦)     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  郑 (利于秦)  晓以利害   赐  晋 (负于秦)      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  晋 (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平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 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 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  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   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 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 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      会说 \   / 烛之武( 说 )退秦师 /   \    巧说       说好 围郑            →  受命        →    退秦        →    撤围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