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词,了解常见职业名称。  2、根据情境,练习写话。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4、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培养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5、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  难点:了解谚语这种语言形式,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读  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  3、请“小老师”带读词语。  4、解释词语意思。结合图片,看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5、全班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三遍。  二、我会写话  (一)照样子写一写  1、出示课本短文景物:田野、云、大树  示例:天上的云  雪白雪白的  好像一群小绵羊  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请同学来说一说。  景物:风景,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  3、指名同学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  提示:鲜花——蝴蝶  小河——飘带  月亮——白玉盘  ……  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把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句式,写一写,写一句即可。  5、作品展示。  挑选优秀的作品放到投影下进行展示。  (二)介绍我的好朋友  1、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  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  2、指名学生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以“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在一起做什么?”这个思路组织语言。  3、出示课本示例。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按照出示的例子,自己也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吧!  4、作品展示。  三、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  这两句话带点的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解。  特别:第一句中特别强调“很、十分、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  经过:第一个经过是“花费、集结”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路过、走过”的意思。  4、小结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  第二课时  一、我会积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  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2、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要为身边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3、交流句意。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告诉大家,你给别人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会很高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平时你乐于帮助他人,那么当你遇到危急情况时,也会有人来帮助你。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与其在别人好的时候去祝贺,不如别人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  4、小结。  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无私的帮助他人,这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二、我爱阅读  1、播放短文音频,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会的地方圈点勾画,读完小组交流。  3、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  4、分五个小结,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校音。  5、理解诗歌内容。  出示“踮疲倦、挂牵”,理解两个词的意思。放到句子中理解。  “踮”:一个动作,表现出孩子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到老师  “消除疲倦”:消除疲劳,让老师放松心情。  “牵挂”:时刻的想着我们。  6、复述诗歌内容。  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指名复述诗歌内容。  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表现出孩子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  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  8、尝试背诵诗歌。  三、课堂小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展。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二  田野——绿毯我的朋友  天空——棉花糖、小绵羊他是谁?  小河——飘带长什么样子?  月亮——白玉盘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情,了解和认识到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