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初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部编版(2016) / 七年级下册 / 第四单元 / 陋室铭/刘禹锡 / 《陋室铭》教学案例

《陋室铭》教学案例

  • 2021-04-08
  • 6页
  • 8.99 KB
还剩 1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修身正己”。《陋室铭》通过对“陋室”不陋的描写,表现了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本课体现了人教社统编版教材本单元的编写意图,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 【学情分析】 本文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生上初中后已经学习了先秦、魏晋南北朝、宋代、清代等不同时期的文言文或文言语段,拥有了一定程度的文言语感,掌握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和文言文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类比的写作手法,领会文章的意蕴。 3.联系现实生活,对文章内容和表达形成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把握类比的写作手法,领会文章的意蕴。 【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生活,对文章内容和表达形成自己的心得。 【教学过程】 一、由刘禹锡的经典诗句导入本课学习 二、知人论世,把握文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完善课前搜集的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和文体介绍,然后分 别展示交流结果,教师明确要点。 三、依韵诵文,疏通文意 (一)找一找 学生活动:听课文的范读录音,把表示韵脚的字,在书上圈画出来。 (二)挑一挑 把构成骈句的短句挑选出来,自己出声读一读,然后尝试背诵它们。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划一划 在书上用“/”,划出前面所找的四个骈句的断句,然后再读读它们。 (四)译一译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交流并尝试解决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 活动二:全班交流本文的翻译,明确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四、细读文本,品味旨趣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设置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揣摩课 文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 1.陋室中有什么?没有什么? 2.文章题目为“陋室”,为什么文中不写陋室如何陋,而是极力表现陋室“不陋”呢? 3.纵观全文,陋室的“陋”体现在物质的简单素朴,“不陋”体现在“惟吾德馨”,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惟吾德馨”?学习本课之后,你的感想是什么? 五、 设置作业 1.用硬笔或毛笔抄写《陋室铭》 2.阅读《子刘子自传》,再结合《陋室铭》一文,给刘禹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人物小传。 六、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陋室      不陋 清雅之境   没有平民百姓 文雅之人   没有世俗乐曲 高雅之事   没有官府公文     惟吾德馨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