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课文 25 快乐的节日(4篇)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一
陈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朗读和背诵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课前准备
课件,伴奏带,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1.5~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激趣导入
(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课件)老师讲述:在《快乐的节日》欢快优美的歌声中,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蹦蹦跳跳地来到花园里、草地上,他们尽情地歌唱、欢跳,小鸟在他们面前飞翔,小溪从他们面前流过,他们兴高采烈、朝气蓬勃。
他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呀?他们在过什么节日呢?想知道吗?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快乐的节日)
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本课出现的14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
3.请小老师根据出示的生字卡片教读生字,老师给予辅导。
4.老师出示词语,全班一齐读一读,发现容易错的字,提醒学生注意。(祝贺,祖国,勇敢,丰满,理想,度过,希望,羽毛)
5.学生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6.分四人小组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7.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
偏旁归类识字:“祝”“祖”都是“示字”旁;
分解部件识字:贺=加+贝,国=口+玉,羽=习+习;
形近字比较识字:席—度;
积累词语识字:希望,勇敢。
8.生字扩词练习。
如:吹风、吹牛、吹捧;祝愿、祝福、庆祝;贺电、贺信、恭贺。
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做到写字前心中有数。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中,有2个独体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4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2.注意提示:
◆“吹”字的“口”旁要写得高而小。
◆“地”字右边的“也”,横折钩要往右上斜,但是不能写得太长;竖要写得高一些;竖钩要拖长,出钩前,先回锋。
◆“乐”字一共5画,第一笔是横撇,第二笔是竖折,横撇不出头。
◆“师”字的第二笔是竖撇,不是一竖,第三笔是横不是横撇。
3.学生描红、临写,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4.师生共同评价、修改。
5.同桌相互欣赏对方的字,给对方提出建议。
第 二 课 时
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轮流读生字。
2.谈话导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小朋友们的快乐。
分节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1.自由朗读课文。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样的心情?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并在读中求解。
2.分小节朗读,选择你认为快乐的地方再读一读。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3.在伴奏的音乐声中,学生自由朗读,进一步体会小朋友们的欢乐和幸福。
4.小组比赛朗读。
欣赏歌曲,展开想象
1.播放歌曲,学生唱合。
2.同学们,什么节日最快乐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快乐的心情吗?
3.听曲子,愉快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1.请同学们随着课件的画面和歌声,试着自己背一背这篇课文。
方法一:提示关键词语。
第一节:小鸟──风儿──我们──
第二节:花儿──小溪──他们──
第三节:感谢──我们──像──等──就──
第四节:唱啊──跳啊──
方法二:唱《快乐的节日》歌曲,根据曲子背诵歌词。
2.能背诵的同学自愿站起来背诵。
3.在音乐声中,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4.学生自由地边唱边跳。
小结
在我们这个充满甜蜜、幸福和希望的新时代,每一天都是快乐的节日。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设置情境,看图入手,导入新课
1.板书“节日”,你知道一年有哪些节日?
2.板书“快乐的节日”,你感觉快乐的节日是什么节日?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当时快乐的情形吗?
3.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过什么节日?
4.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学生感受快乐节日的气氛。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分节朗读全文,师生共同正音。
3.出示词语,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提醒大家注意。
祝贺祖国勇敢丰满
理想度过希望羽毛
4.小组合作,交流记字方法。
5.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熟、读通句子。
(三)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1.看图,听老师范读,说说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快乐。
2.分小组学习讨论。
(1)分节朗读,想一想,“红领巾”为什么快乐?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红领巾”快乐的心情吗?
3.小组比赛朗读,看看哪组读得好。
评价标准: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快乐)。
(四)欣赏歌曲,想象说话
1.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2.听曲子,想象自己过快乐节日的情形,并说一说。
3.听曲子,读课文,表演唱。
(五)朗读全文,指导背诵
1.学完全文,我们感到生活是多么甜蜜,我们是多么幸福。这次,让我们一起把课文从头到尾朗读一遍。
2.按提示语背诵课文。自由练背—两人互背—自愿背—齐背。
(六)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认读字卡。
2.分析结构,说偏旁。
3.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提示:左窄右宽的字:吹、地、快、师;对准竖中线写的字:乐、老。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 邓志斌
教学目标:
1.会认“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曲调歌唱。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文中描写的是一群少先队员在“六一”节去郊游时的景象和他们快乐的心情。能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录音机、录音带
3.生字卡片
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当中有几个节日呀?你们最喜欢哪个节日?“六一”节我们是最快乐的,所以在“节日”前加上“快乐的”几个字。齐读课题。
2.欣赏歌曲《快乐的节日》。
3.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呢?想学唱就必须先记住歌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歌词。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朗读课文,相机纠正
四、逐段学习,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一组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图听朗读。
2.学习别人朗读的有点,自己读课文。
3.学生就课文内容质疑答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们像春天一样”?)
4.齐读第一段
5.学唱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互相纠正字音。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什么叫“流淌”?)
3.学唱第二自然段,边唱边做动作,体会快乐的心情。
(三)分别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学唱第三、第四自然段。
五、把整首歌连起来唱一遍
六、带着唱歌的好心情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指导背诵
八、认读生字
让生当小老师上讲台讲解自己是怎么记住生字的,一人讲一个字。师相机纠正、总结。生齐认读生字。
九、指导写字
1. 巩固读音。采用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读。
2. 观察分析:在这里,可以把巩固字形和发现书写规律结合起来进行。
同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吹、地、快、师
左窄右宽的字:同上
以竖中线为中心的字:老、乐
3.重点讲解:
“老”字第二横要写长,撇也要写长且直;“地”字右边的“也”,横折钩要尽量往右上方斜,竖要写高写长,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钩”要直向上方。“师”字第二撇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
4.描仿练习。
5.临写2-4遍。
《快乐的节日》教学案例
执教:厦门市集美小学 陈惠琼
【教学内容】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过程中渗透信息交流。
【片段一】
师:怎样读才能让我们觉得蚜虫很可恶啊?
生:要把“可恶”读得重一点,而且棉花姑娘很想人帮她,我们还要把“多么盼望”读得比较重,让人觉得棉花姑娘真的希望别人帮助她!
师:让我们一起来当一当这位可怜的棉花姑娘吧!
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老师,我们小组刚才在学习的时候有一问题想请问您,“蚜虫”是什么样子的?
师:老师这里刚好准备了一个资料,我们一起看看,“蚜虫长什么样子,它们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点击课件“蚜虫”。)
(蚜虫的话:我的名字叫“蚜虫”,我的身体圆圆的,可以有很多种颜色,你们看,我们的肚子都很大,因为我们专门吃植物的汁液。)
师:(故作神秘地)蚜虫是害虫还是益虫呢?
生:(你争我抢地)是害虫。
师: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动画片里知道,蚜虫吃植物的汁液,所以它们是害虫。
生:课文告诉我,蚜虫害棉花姑娘生病,所以它是害虫。
【片段二】
师:为什么棉花姑娘很惊奇呢?
生:因为别的动物都治不好棉花姑娘的病,只有七星瓢虫能治好,所以她很惊奇。我想请全班的女生当“棉花姑娘”,男生当“七星瓢虫”,好吗?
生:齐声动情地分角色朗读。
师: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让我们一起记住它,感谢它。
生:老师,我很想多了解七星瓢虫的有关知识。
师:昨天,老师请小朋友们查找七星瓢虫的资料,谁想来展示给大家看!(出示七星瓢虫课件,“七星瓢虫”背景图。)
生:(得意地)老师,小朋友们,我请爸爸和我一起上网,查到了七星瓢虫的家族可大了,(投影打印资料)有红斑瓢虫、鱼瓢虫、小龟瓢虫、两星瓢虫、七星瓢虫、十星瓢虫、十九星瓢虫,还有二十八星瓢虫呢!
(教室里一片惊叹声。)
生:我从《动物百科全书》上知道,不是所有的瓢虫都是益虫,比如二十八星瓢虫就是害虫,因为它们跟蚜虫一样、专门吃植物的汁液!
师:(总结)所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知道,瓢虫也有好有坏,大部分的瓢虫都是好的,它们靠吃蚜虫为生(投影图片资料)所以我们要保护益虫,消灭害虫。
【点评】
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立体传输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提倡教师和学生扩大信息的交流与吸纳的容量。从上述两个片段,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这一点。短短的片段中,竟包容了这么多的来自网上、课外书籍的信息!这样的交流和互动,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必要的援助,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内外的联系,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王老师善于把握信息交流的时机,注意由学生的疑惑拓展开去,自然贴切,水到渠成。(厦门市集美小学 李碧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