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数学 / 教学同步 / 西师大版 / 二年级下册 / 五 有余数的除法 / 除法 /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案

还剩 3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做好铺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自我发现的过程。因此,本设计充分利用主题图创设活动情境,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积累活动经验,做好铺垫。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因此,本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为抽象算式建立表象支撑,直观感受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通过对比恰好分完和分完后有剩余的情况,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并总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水果学具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主题图,教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邮递员叔叔今天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送来了一张照片,它是从我们的联谊班寄来的。你们看,联谊班的同学学得多认真啊! 请你仔细观察这张照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做什么。(这些同学在用小棒摆图形) (2)用11根小棒摆出黑板上的图形,各能摆几个?我们也来摆一摆吧。(在黑板上依次画出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 (3)学生利用11根小棒拼摆图形,并汇报结果。 (4)质疑:看到我们摆的图形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生1:我发现摆完图形后小棒都有剩余。 生2:我发现剩余的小棒根数都不相同。 2.揭示课题。 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好孩子!是啊,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剩余,那么怎样用数学语言描述它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 设计意图: 利用主题图创设邮递员叔叔送照片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图形,进而发现问题。目的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 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样摆?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个草莓来摆一摆,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集体交流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 预设 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列式为6÷2=3(盘)。(教师板书) (3)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 预设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6个草莓每2个分1份,可以分3份。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教师把原题改成: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2)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操作结果。 预设 生: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1个。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后有剩余怎么办?剩下的不能再平均分,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4)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5)教师明确:7里面最多有3个2,余下的1不够再分,余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用除法算式表示为7÷2=3(盘)……1(个)。(教师板书算式) (6)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称?分别表示什么? (7)学生组内讨论,并汇报。 预设 生1:7是被除数,表示被分的草莓的总数。 生2:2是除数,表示每份数;3是商,表示可以分的份数。 生3:1是余数,表示还剩1个不够再分。 (8)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比一比,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6÷2=3和7÷2=3……1这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2)学生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相同点是这两个算式都要把物体进行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表示。不同点是第一个算式没有余数,第二个算式有余数) (3)教师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完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进行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时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剩余的部分) (5)让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前面摆图形的结果,然后交流。 (11÷4=2……3,11÷3=3……2,11÷5=2……1) 4.确定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1)引导学生观察7÷2=3(盘)……1(个),想一想:这个算式中每个数的单位名称各是什么? (2)学生汇报:被除数、除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都是“个”,商的单位名称是“盘”。 (3)组内讨论: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与被除数相同?然后集体交流。 (因为被除数是被分的物体的总数,余数是这些物体中剩余的部分,所以它们的单位名称是相同的) (4)思考讨论:商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盘”?然后交流。 (因为这道题要求的是能摆几盘,商就是我们求出的结果,所以单位名称是“盘”) (5)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要根据除法的意义来确定单位名称。商的单位名称要根据问题“求什么”来确定,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相同。 (二)教学例2。 1.深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摆正方形,求能摆几个正方形,如果有剩余,求余下几根。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并根据摆的情况列出算式。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摆图形。记录结果,列出算式。 (3)小组内互相检查各自的结果。 (4)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算式。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12÷4=3(个) 2.引导学生明确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 生1:我们组发现除数都是4,余数是有规律的,是按1、2、3的顺序出现的。 生2:这几个余数都比4小。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前面主题图用小棒摆图形的算式,再说说有什么发现。 (除数不一样,但是余数也都比除数小) (4)师生共同总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首先复习除法的意义,为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作铺垫。然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为抽象的算式建立表象支撑,再通过对比恰好分完和分完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加深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分析等活动,学会如何确定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动手动脑,巩固新知 1.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教材60页“做一做”1题。 (1)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两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教材60页“做一做”2题。 (1)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2)指名汇报填空的情况,并说一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3.判断,并说说理由。 17÷3=4……5(  ) 13÷2=6……1(  ) 18÷3=5……3(  ) 4.猜一猜余数可能是几。 (  )÷6=(  )……(  ) (  )÷8=(  )……(  ) (  )÷9=(  )……(  )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1、2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例1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 正好摆完 7÷2=3(盘)……1 (个) 有剩余 ⋮ 余数 例2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 (根) ⋮ 余数 12÷4⋮,除数 =3(个) 余数<除数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