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标要求1.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2.认识这一时期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古代非洲文明1.古代非洲班图人(1)贡献: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掌握了冶铁技术。(2)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2.古代非洲文明区域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区域概况东北非出现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发展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东非原因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的传入出现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比较著名的有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兴盛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贸易品主要是手工业品 区域概况西非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桑海攻灭马里,确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兴建学校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南非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鼎盛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其统治之下 旁栏边角练一练观察教材第一子目的图片“中国瓷器”,有何史料价值?提示实物史料,对于研究古代非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结论要语辨一辨(1)以阿克苏姆为代表的东部非洲文明是在各种文明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东非一系列国家对外贸易发达,主要是环印度洋进行贸易,贸易品主要是手工业品。(√)(3)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大力发展商业贸易,贸易中的丰厚利润为这些国家的强盛提供了重要的动力。(√)(4)西非国家传统的农业和牧业衰退,主要依靠商业贸易活动维系经济。(×)提示西非国家传统的农业和牧业并没有衰退,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稳固。 二、古代美洲文明1.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2.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1)玛雅文明①政治统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②农业和手工业: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制造精美陶器。重要的高产粮食作物③建筑及艺术: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④自然科学: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以农业和贸易为基础 (2)阿兹特克文明①政治统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②经济基础:阿兹特克人以农业为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③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都城,建有水渠和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和运输。 (3)印加文明①兴起与发展: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疆域辽阔的统一帝国②统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旁栏边角练一练观察教材第二子目的图片“玛雅波南帕克神庙壁画”,有何历史价值?提示壁画色彩绚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场面,是玛雅艺术不可多得的精品,对于研究玛雅人的社会生活、艺术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结论要语辨一辨(1)美洲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与亚欧大陆人类社会主体相隔绝,使其文明成就尤为引人注目。(√)(2)美洲社会在缓慢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3)印加人创造的“浮动园地”是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提示“浮动园地”是阿兹特克人创造的。(4)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道路、城墙、城市等,其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古代非洲文明[情境探究]视角1西非文明的发展材料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是桑海阿斯基亚王朝著名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鼓励贸易,从而使帝国空前地繁荣起来。他大力引进精确的衡器并对之进行检视,并派出大批市场巡视员以保障买卖公平。他将战争中掳掠来的大批奴隶安置下来,让他们务农,并减轻农产品税收,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他尊重学者,发展文化,擢用才智之士。思考根据材料,概括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治国的措施,并对此进行评价。提示措施:扩大对外贸易;加强经济管理;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文化事业。评价:加强了对外交流,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稳定了市场秩序,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视角2南非文明的兴盛材料大约在13世纪初期,一个被称为“大津巴布韦”的宏伟石制建筑群出现在今非洲东南部的内陆地区。大津巴布韦的石头城墙里面有很多石头建造的高塔、王宫和公共建筑物,它是位于赞比西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的庞大王国的都城。15世纪末期是其发展规模最大的时期,大约有1.8万人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石建筑群的周围。居住在大津巴布韦的国王控制着内地与沿海之间的贸易并对贸易征税。他们组织黄金、象牙、奴隶和土特产品从产地运到沿海。——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思考根据材料,概括13—15世纪大津巴布韦的社会发展状况。提示城市建筑水平较高;人口较多,规模较大;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达。 [方法突破]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应用体验]【例1】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非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国内外贸易已从以物易物发展到以玛瑙、贝为货币的阶段。由此可知此时期(B)A.马里黄金产量居西非之首B.商品贸易的发展推动马里强大C.马里统治疆域不断扩大D.马里控制着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商路解析马里帝国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极大提高了马里帝国的综合国力,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对马里黄金的产量进行详细对比解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马里帝国对外扩张的进程,排除C项;马里控制着西非的贸易网,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铁器的出现和传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历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现代考古发现,该地区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可以推测,随着班图人南迁,冶铁技术也得以传播。由此可知(B)A.班图人的迁徙范围广B.班图人迁徙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非洲是古代农业的重要发生地D.非洲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冶铁技术 2.16世纪,桑海国达于极盛。该国在中央设各部大臣,分掌财政、航运等事务;将全国划分为4个行省和几个商业区,中央和地方大臣均由国王选派亲信担任;拥有一支以战俘和奴隶组成的常备军。由此可知,桑海国建立了(A)A.中央集权制度B.人才选拔制度C.行省制度D.奴隶制度解析桑海国国王通过控制中央和地方大臣的任命权以及掌控军事力量,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桑海国的管理体制,未涉及人才选拔制度,排除B项;C项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D项只是部分反映了材料信息,排除。 3.1986年,撒哈拉以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头城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该遗址是(D)A.摩加迪沙B.阿克苏姆王国C.桑海帝国D.大津巴布韦解析大津巴布韦遗址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也是非洲最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之一,故选D项;摩加迪沙是位于东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沿岸海港城市,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阿克苏姆王国位于东非(今埃塞俄比亚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桑海帝国位于西非,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主题二 古代美洲文明[情境探究]视角1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材料右图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文化遗址,这座金字塔神庙名叫库库尔坎神庙。“库库尔坎”就是羽蛇神,在玛雅文明中,它是太阳神的化身。传说中它在春分时降临,秋分时离去。于是人们便在神庙朝北的台阶上精心雕刻了一条带羽毛的巨蛇,蛇身藏在阶梯的断面上。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阳缓缓西坠,北墙的光照部分,棱角渐次分明。这时那些笔直的线条,也从上到下变成了波浪形,宛如飞动的巨蛇逶迤游走,故称“光影蛇形”。这座金字塔神庙被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说明美洲文明的特点,并简述玛雅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提示特点: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文明程度高。价值:为研究美洲文明提供可信素材;印第安人修筑的神庙、城墙、城市等建筑物遗址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视角2古代美洲文明的消亡材料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灾变。——摘编自林大雄《玛雅的智慧》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提示气候变化毁坏了生存基础;疫病流行导致人口减少;外族侵略与破坏。 [方法突破]美洲文明发展的特点 [应用体验]【例2】考古发现,玛雅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玉米并把它当作主粮。玛雅人对玉米十分喜爱甚至有“玉米人”的称号,这种农作物不仅产量非常高而且抗灾能力也很强。由此可推知,玛雅人对玉米的培育与种植(C)A.推动了玛雅经济的繁荣B.反映了古代美洲农业技术水平高超C.促进了玛雅人口的增长D.得益于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交流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玛雅人种植的玉米具有高产和抗灾能力强的特征,高产的玉米可以保障玛雅人的粮食稳定,有利于玛雅人口的增长,故选C项;材料主要涉及玛雅人所种植玉米的情况,尚未提及各个行业或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仅从玛雅人种植玉米的情况来看无法得知美洲整体的农业技术水平,排除B项;美洲和非洲建立直接联系是在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玛雅人没有共同的管理者和首都,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国王“库哈阿伽”(意为“神授的权力”)。国王拥有统治城邦的无上权力,城邦间发生战斗时,指挥祭司带着象征好运的神像随队出征。由此可见,玛雅文明(B)A.初显民主政治雏形B.具有君权神授的色彩C.打上暴力统治烙印D.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解析据材料可知,玛雅国王擅于借助神权来维护自身的统治权威,体现了君权神授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说明当时的玛雅文明具有鲜明的专制色彩,排除A项;材料并未具体说明玛雅国王的残暴统治和对平民的暴力镇压,无法体现暴力统治的特点,排除C项;“国王拥有统治城邦的无上权力”说明当时的玛雅文明已经进入阶级社会,排除D项。 2.人们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淤泥非常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7次收成。这种浮动园地(D)A.体现了玛雅文明的代表性成就B.造就了高度繁荣的外向型农业C.培育出了甜高粱等高产农作物D.突破自然限制扩大了耕地面积解析据材料可知,人们利用湖中的淤泥制成的浮动园地进行耕种,这扩大了耕地面积,突破了湖的限制,故选D项;浮动园地是阿兹特克人的代表性成就,不是玛雅人,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是自给自足型农业,不是外向型农业,排除B项;培育出了甜高粱等高产农作物是西非的班图人,不是阿兹特克人,排除C项。 3.我们说文化的交流在当今世界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从该角度看,美洲印第安文明衰落的原因则是(B)A.西方殖民者的入侵B.孤立缺乏交流C.富有文明的多样性D.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解析题目要求思考的角度是文化的交流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一种文明走向衰落应该是不交流导致的,所以印第安文明衰落是因为孤立缺乏交流,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均排除。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