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标要求1.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特点2.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2.概况(1)东亚: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2)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反对荷兰、越南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①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遭镇压失败。②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3)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4)南亚: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印度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第一阶段(1920—1922年)通过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与英印当局斗争第二阶段(1930—1934年)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甘地进行“食盐进军”迫使当局答应部分要求第三阶段(1940—1942年)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导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史料阅读”,指出印度国大党的主要目标和斗争方式。提示主要目标:实现民族自治或是脱离英国,民族独立。方式:主要通过一切合法的、和平的手段实现。历史概念判一判历史陈述史论判定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下中国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斗争国民革命甘地领导印度人民以和平方式、非暴力手段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1.埃及(1)独立:在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等特权。非洲现代史上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2)护宪运动: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1923年,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克里姆领导下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进行改革、但保留部落酋长制3.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1941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1.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2.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3.尼加拉瓜: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不懈努力。(2)措施致力于破除大地产制①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②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3)影响: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四、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的“历史纵横”,拉丁美洲共产党的兴起有何历史意义?提示拉丁美洲共产党人第一次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夺取政权的尝试,在拉丁美洲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结论要语辨一辨(1)埃及独立斗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帝国主义企图加强殖民统治,新兴的共产党成为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新生领导力量。(×)提示民族主义政党成为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新生领导力量。(2)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既是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3)卡德纳斯改革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有力地促进了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状况得到了某些改善。(√)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及表现[情境探究]视角1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材料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思考根据材料,概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这些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不同的方式,促进了被压迫民族的新觉醒;帝国主义势力的削弱,力量对比的变化使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视角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材料1922年到1924年,孙中山在数次讲演中一再谈到甘地领导的印度反英斗争。他充分肯定并赞赏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但是,在民族斗争的具体策略问题上,孙中山与甘地存在分歧。例如,在抵制帝国主义“经济压迫”方面,孙中山把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作为经济问题解决的前提。孙中山对甘地及非暴力斗争的看法反映了东方民族主义和民族运动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征。——摘编自尚劝余《20世纪2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中国的甘地研究》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和甘地在抵制“经济压迫”方面的策略,并简述他们领导的民族解放斗争共同的历史意义。提示策略:孙中山主张废除同西方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甘地采取非暴力形式,抵制英国侵略。意义:促进了国内民族解放斗争的开展;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鼓舞了其他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方法突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原因
[应用体验]【例1】1919年是世界革命运动频发的一年。下表为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C)1918年11月—1919年5月德国人民起义,推翻了德意志帝国,资产阶级成立魏玛共和国1919年3月埃及爆发以开罗学生反英示威为起点的反英大起义1919年4月印度人民因英国制造的阿姆利则惨案开展反英独立运动1919年5月4日中国发生五四运动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B.十月革命影响了各国革命斗争C.国际环境助推了革命的爆发D.革命运动推动殖民体系的崩溃
解析表格中德国是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埃及、印度的起义和独立运动则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卷土重来的缘故,中国的五四运动则起因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所以综合来看,上述革命运动都与国际环境的变化有关,故选C项;材料中革命运动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不能说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排除A项;埃及和印度人民的革命没有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排除B项;殖民体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开始瓦解的,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是(A)A.甘地B.苏加诺C.扎格鲁尔D.桑地诺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中,中国选择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印度却选择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两国选择不同道路的主要原因是(B)A.领导力量不同B.两国国情不同C.理论基础不同D.斗争对象不同
3.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反映这种“变化”的史实是(B)A.孙中山领导发动的辛亥革命B.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D.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解析据材料可知,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见证的是1926年亚洲的变化,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下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民族民主运动,故选B项。
主题二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特点及影响[情境探究]视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特点材料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地区国家主要事件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印度甘地领导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在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埃塞俄比亚坚持游击战争,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墨西哥卡德纳斯总统进行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征。提示领导阶级的不同:中国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部分国家仍是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争取独立、建立民主政府。斗争形式的不同:印度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墨西哥进行民主改革;中国、埃塞俄比亚等国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斗争内容的不同:主要是争取或捍卫独立主权并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个别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与反法西斯斗争交织在一起;有的则引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方法突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应用体验]【例2】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出现“新变化”。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1932年,萨尔瓦多很多地方建立了地方苏维埃政权;1934—1935年,巴西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总人数高达上百万人。据此可知,拉美“新变化”(C)A.以争取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B.开始走上探索本国现代化的道路C.深受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D.致力于反抗美国殖民者的军事侵略
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中,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对外国资本家的斗争,体现出当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故选C项;仅是领导工人罢工,不是以争取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排除A项;领导工人罢工反抗外国资本家,并非开始走上探索本国现代化的道路,排除B项;领导工人罢工是争取经济利益,并非反抗军事侵略,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开始注入新的内容,有了新的方向。以下史实符合这一特点的是(C)A.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B.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成立社会主义国家C.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了民族大起义D.印度国大党支持“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解析材料要求的是反殖民的斗争,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人民发动民族起义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起义,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为印度尼西亚后期的独立运动注入了新的内容,故选C项。
2.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的改革运动既有中东地域型的阿富汗阿马努拉改革,也有东非地域型的埃塞俄比亚改革,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则掀起了卡德纳斯改革,但改革成效大不相同。由此可知,亚非拉改革运动(C)A.深受世界大战环境影响B.成效取决于领导阶层C.带有明显地域性特征D.没有革命运动成效大解析据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改革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故选C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地区的改革运动所呈现的差异性主要是由当地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排除A项;改革成效取决于客观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共同作用,排除B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改革中,部分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排除D项。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掀起新高潮。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发生了扎格鲁尔领导的华夫脱运动;拉丁美洲出现了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和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这些运动的共同点是(B)A.倡导以仁爱、非暴力为思想核心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C.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发生D.无产阶级是各国运动的领导者解析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故B项正确。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