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章测评(B)(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2.某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3.(2020·江苏镇江中考)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4.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5
6.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7.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8.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9.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将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10.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 。 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 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两侧”)。 三、实验探究题(第12题16分,第13题17分,共33分)5
12.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好处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物质在熔化时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13.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
第三章测评(B)1.D 考场内的气温约在28℃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高于0℃,在4℃左右;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约为40℃。2.B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初温是40℃,BC段温度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这是一种晶体,选项A和C说法正确;CD段是液体吸热升温的过程,选项B说法错误;加热5分钟时,该物质还没有熔化完毕,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物质的温度是48℃,故选项D说法正确。3.A 湿手烘干是手上的水汽化为水蒸气,故A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现象,故D错误。4.C 干冰升华吸热,能使食品保鲜;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较冷的水瓶会发生液化;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5.B 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选项B正确。6.A 冰的熔点是0℃,加入盐后,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直接凝华而成的。7.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故A错误。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B错误。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故C正确。雪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故D错误。8.D 由题图可知,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6min熔化完毕,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项A错误;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选项B错误;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5℃,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9.答案汽化 液化 凝华10.解析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升华和熔化都需要加热,因此碘的温度影响碘的升华和熔化。答案吸收 碘的温度11.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铝罐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铝罐时,会凝华成小冰晶(霜)。寒冬,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车窗时,会放出热量,从而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车窗的内侧。答案水蒸气 凝华 会放热 内侧12.解析(1)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由题图乙可知,BC段属于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熔点为80℃。(2)由题图乙可知,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答案(1)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80℃ (2)4 温度5
13.解析(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①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②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答案(1)热胀冷缩 水银 (2)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 (3)96 98 (4)如图所示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