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小结与复习
构建知识体系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明晰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文明发展的阶段特征(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一、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1.基本线索:明清时期包括明朝和鸦片战争以前的清朝,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2.阶段特征: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既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前夜,又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埋下伏笔。
二、具体表现1.政治上(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各民族交融交流加强,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3)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2.经济上(1)封建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2)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3)江南经济转型,全国市场形成,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4)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渐废除。(5)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但与西方相比,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1)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禁锢人心。(2)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没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3)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文艺领域体现新的时代特色。(4)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科技上逐渐落后于西方。(5)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儒家思想推动西方启蒙运动。4.对外关系上:开始受到外来侵略,海禁和闭关自守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了世界工业化的大潮流。5.民族关系方面: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针对训练1.明初,吏部在皇帝的直接领导下履行本职。明朝中期后,皇帝扶持吏部尚书成为事实上的外廷之长,与此同时,皇帝又以擢升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的副职)入阁来加强内阁对吏部要务的参与。这样调整的目的是(D)A.重视人才选拔B.防止内阁专权C.尊重内阁权威D.确保皇权至上解析皇帝提升副职介入职务,是对原职功能的分散,其目的是强化君权,故选D项;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吏部对内阁的权力限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防止吏部尚书专权,与尊重内阁权威无关,排除C项。
2.《大清一统志》是清朝官修地理总志。该书编修时间极长,曾经三次编修。清朝政府测绘和制作青海、西藏、新疆地区的地图,编写《西域图志》等边疆地区的图书,并动员各省官员收集、整理、上交所需的有关资料。这主要反映了清朝(D)A.具有浓郁的边患危机意识B.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兴起C.测绘制作地图水平特别高D.政府致力于巩固统一局面解析清朝通过编纂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来巩固统一,故选D项;编纂边疆地区的图书不能代表边患意识,排除A项;近代国家主权观念从鸦片战争后开始兴起,排除B项;材料未比较测绘制作地图水平,排除C项。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