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七单元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标要求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政治(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2)东北易帜实质上是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①背景A.继续北伐: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日本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②标志: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③影响: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经济(1)民族工业迅速发展(2)官僚资本崛起: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的“历史纵横”,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提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结论要语辨一辨(1)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是新军阀向旧军阀争夺地盘和统治权的战争。(√)(2)东北易帜后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提示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中国,还存在地方实力派军阀及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3)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4)官僚资本利用金融优势地位建立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2)爆发: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2)内容①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总方针的具体实践3.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9月,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山区进军。文家市决策 4.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创建: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②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2)历史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工农武装割据”(1)建立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十万人。(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土地革命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②意义:广大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二子目的“史料阅读”,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提示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夺取全国政权的宏图伟业联系在一起考虑,充分说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历史概念判一判 三、红军长征1.背景(1)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转折:遵义会议背景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时间、地点1935年1月,贵州遵义 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会师①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3.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的“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说明红军长征战略转移的含义。提示一是革命中心的转移,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二是革命任务的转移,由反蒋转向抗日。 结论要语辨一辨(1)遵义会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提示遵义会议只是在军事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并没有彻底清算“左”倾错误。(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的会议。(√)(3)长征胜利,革命形势转危为安,革命的中心地区从南方转移到北方。(√)(4)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情境探究]视角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进步与危机材料南京国民政府从1927年建立起,对内致力于消除军阀割据,实现国家统一,应对共产党挑战,巩固国民党政权,发展经济,解决财政赤字。对外收回关税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从表面上看,一个进步的新的中国似乎正在崛起。但在进步的表象之下,存在着社会经济不公正和财政赤字严重等根本问题。——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在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危机。 提示成果:消除军阀割据,形式上基本统一中国;收回关税主权和废除不平等条约;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面临危机:社会经济不公正;财政赤字,通货膨胀严重;外来侵略不断。 视角2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材料20世纪30年代,政府对内不能运用通货保护和发展本国经济,对外又不能利用币值的伸缩争取外汇的主动地位。国民政府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进行内战、维护国家机器运转,必然需要庞大的军政开支,庞大的财政赤字使国民政府在1935年前后陷入了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加之严峻的国际形势影响,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实现了中国货币历史性的跨越。——摘编自申成玉《试论19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国内动因》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背景及作用。提示背景:民族工业的发展;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国家财政金融危机,货币体制的混乱;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的侵略加剧。作用:币制统一,防止白银外流,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为持久抗战准备了一些条件。 [方法突破]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 2.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推动因素①列强侵华瓦解着自然经济,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②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使实业救国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④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⑤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重大政治变革运动(如辛亥革命)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阻碍因素①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发展缺乏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③先天不足: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人才、技术、市场、思想观念的准备。④后天畸形:民族工业在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上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应用体验]【例1】(2022·山东淄博质量检测)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这一举措(A)A.推动了战时经济体制的构建B.消除了列强的经济掠夺C.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D.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 解析材料说明国民党要运用国家力量来干预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剧以及全力“围剿”共产党的需要,这一经济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战时经济体制的构建,故选A项;“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形成于1937年,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运用国家力量来干预经济发展会促进官僚资本的扩张,而不是“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排除D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特种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据材料可知(A)A.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D.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解析南京国民政府一系列措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故A项正确。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 2.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千米铁路建设任务。1935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这一计划旨在(D)A.应对世界经济危机B.为全面抗日战争做准备C.极力促进国家统一D.促进国民政府各项建设解析国民政府发展交通事业,目的是通过交通事业推动国民政府各项建设,故选D项;这项建设计划具有一定军事和国防目的,不是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排除A项;虽然在交通建设中增加了防空设施,但整个计划通过交通带动经济发展,不能判断其为全面抗日战争做准备,排除B项;1928年“东北易帜”以后,国民政府从形式上已经完成了统一,排除C项。 主题二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情境探究]视角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材料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红军形成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精神中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依靠群众”是如何体现的。 提示体现:“坚定信念”: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剩余部队进入井冈山,继续革命,对革命充满信心。“敢闯新路”:抛弃“城市中心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革命道路。“依靠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方法突破]1.认识“工农武装割据”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探索中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表现(1)中共二大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中共三大确定了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工农红军),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4)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5)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说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应用体验]【例2】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党员总数为57967人,其中工人占53.8%,农民占18.7%,而到了1929年7月6日,中国共产党共有133655名党员,其中只有30个城市中的3435人是工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C)A.党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显著提高B.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巩固C.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出现转移D.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解析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所以党员中农民比重增加,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党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提高,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在1924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期间建立,1929年国民革命已经结束,排除B、D两项。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会议。会上,仍有观点坚持“直攻长沙”的意见。毛泽东坚决反对再打长沙,主张将部队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山区和农村。毛泽东此举的主要意图是(B)A.动员农民配合北伐军B.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C.在农村推动土地革命D.维护党中央路线的严肃性解析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决定向农村进军主要是为了保存和发展党的武装力量,故选B项;秋收起义时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A项;在农村推动土地革命不是主要意图,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党中央路线的严肃性,排除D项。 2.1928年,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毛泽东旨在强调(A)A.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B.建立全国性革命政权的重要性C.攻占中心城市的重要性D.改变游击作战方式的重要性解析毛泽东在1928年的这番话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建立全国性革命政权问题,排除B项;毛泽东并未强调攻占中心城市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作战方式问题,排除D项。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