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十单元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内容索引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时空坐标]
课标要求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2)召开:1978年12月,北京。
(3)内容①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②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③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4)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平反冤假错案(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2)内容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名誉。②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③落实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
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时间:1981年6月。(2)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4.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会议: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内容: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3)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导语部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一事件的背景是什么?提示“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这一进程受到“两个凡是”错误观点的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
结论要语辨一辨(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3)平反冤假错案的实质是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4)拨乱反正有效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社会和群众基础。(√)
二、改革开放进程1.经济体制改革改变农业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2)城市①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②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2.对外开放(1)1980年5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特”: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3)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4)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5)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3.理论突破(1)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2)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3)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了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4)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历史纵横”,思考“三步走”发展战略有何意义。提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进一步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有利于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变化与发展。
结论要语辨一辨(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触动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3)对外开放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4)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1.“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2)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实践港澳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港澳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2.两岸关系(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2)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划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3)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5)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旁栏边角练一练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历史纵横”,思考九条方针政策的意义。提示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对台方针政策的深化与发展;也是“一国两制”的缘起。结论要语辨一辨(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一国”是前提,“两制”从属并统一于“一国”之内。(√)(3)港澳问题是国家主权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家内部事务问题。(√)(4)特别行政区的“特”是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提示是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主题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情境探究]视角1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研究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思考说明图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的史料价值。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史的一手史料。
视角2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十年来,我们沿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树起的这块界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通过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一次又一次飞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不仅启动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而且也使中国的改革走出“摸着石头过河”的感性认识阶段。——摘编自陶戍林《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次飞跃》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如何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飞跃的。提示说明:南方谈话,破除人们对“计划”的迷信;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方法突破]伟大的历史转折
[应用体验]【例1】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摸透。他提出不要以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B)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的束缚亟待突破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有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出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这并不是“百花齐放”,故A项错误;题目中老同志的思想仍然是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这说明人们当时还没有真正摆脱“左”的思想的束缚,故B项正确;当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故C项错误;当时“两个凡是”的思想没有真正消除,故D项错误。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下放一部分权力,调动企业、干部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逐步解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这一决策(D)A.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C.推动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D.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解析材料中的决策释放出企业改革的信号,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故选D项;我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才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针对农村的改革,而材料所述主要针对企业,排除B项;材料所述政策主要针对经济,而非思想,而推动正确的思想路线确立的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排除C项。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规定了“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许包产到户”的“两个不许”。1979年,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则把“两个不许”改为“不许分田单干”和“不要包产到户”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这说明(B)A.中共中央开始启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摆脱“左”的思想束缚历程艰难C.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关于农村改革有所后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中共中央的一致认可
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经启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材料是对1978年、1979年两个时间点进行比较,故A项错误;从1978年的“两个不许”到1979年的“一个不许、一个不要”,说明“左”的思想束缚依然严重,故B项正确;从“不许包产到户”到“不要包产到户”,表明中共中央对包产到户的认识略有提高,故C项错误;“不许分田单干”“不要包产到户”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没有得到中共中央的一致认可,故D项错误。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公社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会议的这一内容(B)A.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有利于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改变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重要性,这与农民的生产自主权有关,故选B项。
主题二 经济体制改革[情境探究]视角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四川等地的农民自发地进行联产承包,触及了“禁区”,引起“两个凡是”派的激烈反对。邓小平坚定而明确地指出:“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对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他称之为“伟大的创造”,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摘编自刘剑华《邓小平理论和农村改革的实践》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的意义。提示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视角2国企改革材料1978年开始,国家提出“扩权让利”改革。国家在计划体制内逐步调整国企与政府之间的经营管理权和利益分配。政府把国有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自主支配……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目标,不断深入改革。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强调明晰产权,政企分离……股份制改革成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摘编自朱建华、朱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国企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提示措施:逐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推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特点:党和政府主导;逐步推进,不断深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
[方法突破]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应用体验]【例2】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B)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解析据材料可知,义乌某供销社改革后,职工积极性提高,这是改革开放实行经济责任制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后,C项错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于20世纪末,故D项错误。
考题点睛
针对训练1.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说道:“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东,二十一世纪看雄安。中国经济版图上正在谱写新的壮丽诗篇。”这一伟大诗篇的谱写主要得益于(A)A.改革开放的实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经济特区的设立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圳、浦东和雄安等地能在中国经济版图上谱写出新的壮丽诗篇,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实行,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深圳等地的崛起无关,B项错误;经济特区的设立只符合深圳的发展,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并非深圳、浦东等地经济发展的主因,D项错误。
2.某学者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该学者意在说明(C)A.政治变革中边缘力量优势明显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C.经济体制改革受民间力量推动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解析小岗村的分田单干开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个体户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私营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受民间力量推动,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是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项。
3.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一做法(C)A.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适应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彻底解决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解析允许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在集镇落户,有利于促进乡镇工商业的发展,这一做法适应了当时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关,排除B项;“彻底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