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程标准学科素养1.了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变法的概况,培育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2.分析中国古代变法成败的原因,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3.认识中国近现代改革的特点,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识记理解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1)背景。①__________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②兼并战争不断。(2)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铁器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3)内容。①废除井田制,奖励__________。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③实行什伍连坐,建立__________。(4)意义:打击了__________,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从一个西部边陲弱国一跃成为虎视群雄的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耕织县制贵族特权 【图解历史】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看商鞅变法与封建制确立的关系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交融 均田制洛阳 3.北宋——王安石变法。范仲淹 财政 4.明朝——张居正改革。吏治税制一条鞭法 1.背景。(1)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3)______________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4)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__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维新思想 2.戊戌变法。封建制度启蒙 【知识拓展】正确认识百日维新的特点(1)涉及领域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2)从内容上看,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表现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4)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3.清末新政(1901年开始)。(1)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3)评价: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4.民国时期的改革。(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民族资本主义 1.新中国成立初期。(1)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2)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__________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2.20世纪50—70年代。(1)标志:1956年,以毛泽东的《____________》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良好开端。(2)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3)缺陷: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论十大关系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改革开放的进程。①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停止“_______________”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__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②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_______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以阶级斗争为纲改革开放小康 ③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④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______________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⑤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__________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的影响。①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__________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____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两个一百年 思考阅读教材第27页“思考点”: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提示]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把握改革开放前进方向等方面思考。 【答案】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理论创新,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重难探究|素养初培 材料一战国时期,周王室的统治逐渐崩溃,奴隶制度也在逐渐解体,加速这一解体的催化剂就是各国一系列的变法。“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秦国在整个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时刻有亡秦的危险。秦孝公求贤若渴,强烈支持商鞅变法。商鞅不负秦孝公的厚望,变法从阶级结构、政治文化、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摘编自何彬《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商鞅变法》探究点一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背景,并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推动社会转型的。(培育史料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背景:周王室日益衰微;变法成为潮流;兼并战争日渐激烈;秦国国力较为弱小;秦孝公欲变法图强。 说明:废井田、开阡陌,改革原有的土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维护并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推行县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孝文帝对原先胡汉杂用的官制进行改造,凡政权机构的设置、官职名号等一律改行汉制。并修订刑律,完善法律,废除一些野蛮残酷的刑罚……孝文帝极力尊崇孔子,提倡儒学,下诏在京城立孔子庙,并亲自到曲阜祭孔子,还封孔氏宗子为崇圣侯。又下令兴立学校,传播儒学,兴复汉族传统的礼乐制度……孝文帝改制极大地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问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解析】历史作用:完成政权封建化;加速北方民族融合;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要点总结】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材料一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探究点二 维新变法与清末新政 [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历史意义: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新思想;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二清政府实行的新政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方面,但在执行过程中无力解决新政所需资金,只能加重旧税,增设新税……新政曾下令废止清朝长期实行的捐官制度,但实则一直存在,这就降低了官员的素质,助长了腐败……清末新政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高旺著《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 [问题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末新政“没有挽救清政府的命运”的原因。(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原因:新政实施过程中缺乏资金,加重人民的赋税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腐败日盛;新政过程中的许多措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要点总结】维新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课堂小结|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1.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改革的过程充满了曲折与艰辛。2.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是自上而下由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但两者性质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后者是封建性质的自救运动。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和必由之路。 随堂小练|素养达成 1.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A.法家思想B.农耕经济C.中央集权D.轻罪重罚【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犹以务本之故”反映了重农的思想,“本”是指农耕经济,故B项正确。 2.南北朝时期,南梁使者陈庆之出使北魏时曾感慨道:“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D.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答案】B【解析】北魏孝文帝在494年迁都洛阳,他通过改革,使洛阳出现“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的现象,故B项正确。 3.近代中国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使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从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在中国实行()A.君主专制制度B.君主立宪制度C.议会内阁制度D.民主共和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使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可知,作者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B项正确。 4.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政客观上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B.新政标志中国由专制政治走向民主政治C.新政推动西学传播,为戊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D.新政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抵制侵略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政的主要内容是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和派遣留学生,这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表现,而这一过程为接下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思想和军事基础,客观上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故A项正确。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公社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会议的这一内容()A.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有利于扩大农民生产自主权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改变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强调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重要性,此三者均与农民的生产自主性相关,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排除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6.1983年,国家积极提倡发展集体和个体零售商业、服务业。于是,个体商业户,特别是个体零售商业、饮食业和缝纫、修理、洗染、照相等服务业在各大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一情况()A.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跃B.缓和了城镇的就业压力C.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个体经济在1983年后的城镇里大量出现,并且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这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故B项正确。 课后提能训练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