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学科素养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1.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认识其主要特点,培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通过相关法规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时空坐标·历史脉络】 知识归纳|识记理解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村社庄园基督教会 议会地方自治自治市镇社区组织 自我管理 【历史概念】封建庄园(1)概念含义: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如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取。(2)知识要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单位。 【思维点拨】中西方中世纪城市的不同(1)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过程。(2)从城市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中国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承担行政、军事职能,而欧洲城市则主要是工商业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 (3)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表现为封建社会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欧洲城市内部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4)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对立与欧洲中世纪城乡对立的表现不同。中国更偏向强取豪夺;欧洲更偏向城市对农村通过垄断价格、高利贷等进行经济剥削,农村对城市进行政治剥削。 思考阅读教材第105页“历史纵横”,思考: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从联合国对基层自治的态度、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等方面分析。【答案】说明:联合国对基层治理的重视;社区已经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强调自治成为各国基层治理的共同特点。 1.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济贫法社会保险 社会保障法福利国家 社会生产力财政负担 【思维点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承以及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现代中国。(1)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3)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保险 思考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实现了社会保障内容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城市到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质量从低水平到高层次的提升,初步建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的社会保障体系。——摘编自向运华、王晓慧《公平理念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社会保障事业回顾和展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的作用。[提示]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概括。【答案】作用: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重难探究|素养初培 材料一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1950年至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11.8%。——摘编自陈宝森著《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探究点一 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并分析其作用。(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做法:通过紧急救济法案;政府拨款,发放救济金;通过《社会保障法》。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为他国提供了借鉴。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限制了国内生产性投资的扩大,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摘编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一个理论研究视角》 [问题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社会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 【要点总结】全面认识福利制度(1)形成原因: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2)特点。①资金来源多元化,一般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④各国发展不平衡,英国、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发展水平较高。⑤发展程度较高,已由单纯的政府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3)影响。①积极: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②消极:造成普遍的国家财政赤字,使政府负担过重;另外也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 材料一般认为,“社区”这个概念出自德国学者腾尼斯1887年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也早于中国的实践。欧洲早期的救济工作就发挥了社区的重要作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德国部分城市实施的济贫改革,其要点就是“将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结合社区中教育、卫生、福利及宗教组织”的力量;19世纪末,英国和美国发起社区睦邻组织运动,探究点二 近代西方社会的“社区治理” 旨在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激发居民自主自立精神,协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二战以后,联合国借由“社区发展计划”来推动社区发展,借以推动基层社会改造。——吴晓琳、郝丽娜《“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特点。(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特点:从社会救济入手;将社会福利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自上而下推行;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要点总结】西方国家社区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1)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2)非营利性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社区志愿者组织是社区建设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 课堂小结|史论提升 知识导图 史论要语1.基层自治是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2.在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3.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4.近代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发展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此后、瑞典、法国、德国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7.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 随堂小练|素养达成 1.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公民权的认定取决于村社的登记,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说明()A.雅典城邦公民的范围缩小B.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雅典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D.雅典基层治理存在重大缺陷【答案】C【解析】材料说明当时雅典的各项制度是以村社为基础的,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故选C项。 2.有位于高处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由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中世纪庄园B.中世纪城市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D.门阀士族辖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领主”“农奴”“教堂”“法庭”等关键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故选A项。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这体现了社区管理的()A.制度化B.市场化C.体系化D.计划化【答案】B【解析】材料“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体现的是社区管理的市场化,故选B项。 4.18世纪中期,英国用于济贫的开支每年约为70万英镑,1830—1831年间用于济贫的开支达680万英镑,其中至少有300万英镑用于救济英格兰东南部地区的农业劳动者。英国用于济贫的开支日渐剧增说明工业革命期间,英国()A.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B.贫困人口总数始终不断增加C.人民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贫困人口呈现明显地域差别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用于济贫的开支日渐剧增,这说明此时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A项正确;“始终”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济贫对象主要是农业劳动者,这体现的是工农业生产的差异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与地区无关,排除D项。 5.某班同学围绕“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展开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示意图。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市场体制B.分配机制C.产业结构D.经济模式【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分配机制,故选B项。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共7章32条,其内容包括总则、劳动保险金的征集与保管、各项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享受优异劳动保险待遇的规定等内容。这部条例的颁布意在()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C.保护劳动者的利益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解析】该条例对劳动者缴纳劳动保险与享受保险待遇作出规范,从法律形式上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故C项正确;1951年,政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当时尚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A、B两项;当时要建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 课后提能训练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