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单元总结提升
【体系建构】
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1.户籍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商朝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考古发现,早在商代,就有关于人口清查统计的记载。这被视为中国户口登记制度的萌芽。2.西周时期,人口登记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西周设有“司民”这一官职,掌理户籍、计点民数,三年进行一次人口调查,说明西周时期已经有了制度性、经常性的户口调查登记。【专题整合】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通过基层官员进行清查、登记人口并实行管制,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力,另一方面可以限制人口流动,防止人口流失,保证兵役和赋税源源不断。如书社制度和上计制度。4.秦朝的户籍制度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5.汉承秦制,户籍制度在沿袭的基础上也有所发展。汉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户籍管理的专职官员,实行“编户齐民”,这是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
6.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豪族的崛起,户籍成为人们身份等级的凭证。7.隋唐开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进入发展完善阶段。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进行全国性户口清查,还实行析籍政策,规定堂兄弟以下分立户籍,以防容隐。8.宋代的户籍制度在唐代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户籍制度上分别设立坊郭户和乡村户,在户籍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宋代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
9.明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1370年)下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并置户贴”。10.清朝初期沿袭明朝制度,直到光绪年间,才对户籍制度进行了彻底改革,效仿日本警察户口编审制度,成立了警察局,发布了巡警清查户口条规,并制定了户籍法。
二、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特征1.以政府为主体、以民间为辅助。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政府在其中起到主体的作用,民间慈善组织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这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和保持社会安定有很大关系,民间慈善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发展和形成体系。2.带有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受宗教影响较深,特别是民间慈善,不管是宗族慈善还是宗教慈善,起初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宗教组织的慈善一直贯穿中国古代始终。
3.各自为政、缺少合作。中国古代慈善两大主体是官府和民间,虽然两者在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各自为政,缺少合作。4.制度缺乏、监督缺失。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达到鼎盛,注重的仅仅是措施和制度本身,缺少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制度。
三、世界主要国家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阶段性1.基层治理:从自治传统到自治市镇、社区自治。(1)自治传统的形成:在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以及获得特许状的城市中,自治因素普遍存在,村民组成的村庄共同体、教会的基层组织教区以及城市中市民组成的行会或商会担负着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责。(2)自治市镇制度确立: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及资产阶级革命形势推动着传统的地方自治向自治市镇制度转型,英、法等国自治市镇民选议会主导地方治理,对本地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3)社区自治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政府发挥政策制定、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作用,不直接干预社区事务,社区主要依靠居民自我管理。此外,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2.社会保障:从济贫制度到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1)济贫制度的建立:16世纪后期,英国政府率先强制征收济贫税,每一教区须对其贫民负责。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该济贫法被历届政府承袭下来,此后欧洲各国也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2)近代社会保障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率先推行社会保险立法,设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险管理和监督机构,初步建立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的工业人口,其成功实施使欧洲国家纷纷效仿。(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期间颁布《社会保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福利国家体系,此后一系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命题主题:古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命题材料】材料一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素养拓展】
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各种社会组织分担。——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在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学务、卫生、道路工事、农工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这既减轻了朝廷负担,又赢得士绅的支持。然而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晚清时期,士绅通过参与地方自治活动,涉足工商实业、新式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政治事业,重新设计自我角色,谋求自己的位置。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开始向资产阶级阵营靠拢。——摘编自张翠萍《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与民主政治》
【问题设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命题视角】(1)考查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以及阅读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难度分析:本题难度中等。(3)选材形式:本题以教材知识为基础,通过教材外的相关材料考查古代中国的乡村治理。
【解题策略】(1)解题角度:以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中国的基层自治。(2)解题步骤:首先,明白材料中考查的是唐宋至明清时期的乡村治理的史实;其次,分析古代中国乡村治理的特点、原因及影响。(3)方法技巧:首先,判断材料考查的知识点,依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其次,抓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
【参考答案】(1)特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或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历史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2)变化:传统乡村治理组织趋向解体(或农村社会权力组织趋向解体);纳入国家政治制度体系(被现代乡镇地方自治取代);新的地方治理体系兴起;地方自治事务进一步拓展;乡村治理法制化。原因:列强侵略与农民起义破坏了传统自治组织;清末新政改革的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自治组织失去存在的土壤;近代工业的兴起;西方文化的传播。影响:促进了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减轻了政府负担,缓解了社会矛盾;培植了民主革命的力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