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第8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知汉宣帝把“周政”等同于“德教”,“德教”即道德教化,与之相符的是礼乐制度,故选D项。2.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重礼轻法”。这些特征的来源是( )A.法家思想B.儒、道思想C.儒家思想D.儒、法思想的结合【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礼”与“法”,源于儒家和法家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的表现,故D项正确。3.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B.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答案】B 【解析】《春秋》中的事例和长孙无忌用的经、义均体现了儒学理念,而这些事例、经、义又具有和法律等同的效力,反映了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独尊儒术”,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仁政思想”,排除D项。4.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是因为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与“三教合一”
无关,排除A项;理学产生于宋朝,与材料时间“732年”(即唐朝)不符,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5.朱熹围绕日常生活而作《家礼》,包括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礼仪规范详尽细致。该礼仪很快被士庶接纳并广泛施行,成为宋元以后家庭礼仪的典范。这说明当时( )A.理学重规范轻自律B.理学重礼轻法C.礼制烦琐严苛D.礼制趋向世俗化【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士庶接纳”可以推断出礼下庶人,士庶皆用一套礼制程序,体现的是礼制的世俗化趋向,故D项正确;理学注重格物致知,强调的是自律,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但并非轻法,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礼制具体的程序,排除C项。6.《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答案】D 【解析】材料中对权势家族的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对权势家族的法律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加强君主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中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说明其并不享有种种特权,故C项错误。7.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据此可知,清代司法实践( )A.缺乏法律体系的支撑B.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C.缺少严格的司法程序D.主要是体现君主意志【答案】B 【解析】根据“因时所需”“三到五年修例一次”等信息可知,清代的司法实践不断地调整,带有与时俱进的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司法的与时俱进,不能反映出其没有法律体系的支撑,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程序,排除C项;根据材料“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可知并不是主要体现君主的意志,排除D项。8.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在执法方面有很大差异,古代中国有较多滥施刑罚和野蛮执法的现象。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A.法律实施目的不同B.执法者的法制观念不同C.司法程序不同D.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同
【答案】C 【解析】罗马法讲究证据,注重法律的程序性;古代中国属于“人治”,执法过程中以个人喜好和性情而定的情况较多,故C项正确;两者法律实施目的主要都是维护统治秩序,故A项错误;B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在执法上的差异与法律的适用范围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1670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摘编自杨开道著《中国乡约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2)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A.周人的天命观中含有理性成分B.天神崇拜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C.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D.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事鬼敬神而远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等信息可知周人更加关注人的世界,对待鬼神更加理性,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是敬天法祖,而不是“天神崇拜”,故排除B项;材料中对鬼神是敬而远之,并非是排斥,故排除C项;迷信色彩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D项。2.秦律规定:与盗者“不盈五人”,共赃“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只给予流放的处罚;但如“五人盗”,赃只“一钱以上”,也要“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律尤其重视对“群盗”的惩治B.秦律具有残酷性C.秦律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D.秦律具有公正性【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秦律对“五人盗”这样的“群盗”惩治更加严厉,故A项正确;秦律中该规定具有残酷性,但不是材料所要强调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律中该规定的目的,故C项错误;对是否“五人盗”的惩罚不同,无法据此推断秦律的公正性,故D项错误。3.“亲亲得相首匿”是西汉时期确立的刑罚适用原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官府不予追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血缘亲情关系逐渐淡化B.儒家纲常伦理渗入法律C.法家思想重新得到重用D.血亲之间享有相同权利【答案】B 【解析】材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官府不予追究”体现的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对法律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冲突,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并非法家思想,排除C项;D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4.关于化外人(外国人),《永徽律》首篇《名例律》中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A.尊华鄙夷的思想B.天朝上国的心态C.对外开放的程度与信心D.农耕文明因包容而发达【答案】C 【解析】材料中规定外国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反映了唐朝在尊重各国法律的基础上重视对外国人的管理,这是唐朝强大和开放的表现,故C项正确;“各依本俗法”反映唐朝对外国人的尊重,“尊华鄙夷”“天朝上国”说法错误,排除A、B两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5.明朝《大明律》共30卷460条,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其中《吏律》主要规定了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判死罪。这表明明朝(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注重协调行政关系C.政府重视商品经济D.形成完备法律体系【答案】B 【解析】材料“规定了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
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判死罪”反映了明朝加强对官吏在行政上的规定,注重协调行政关系,故B项正确;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中相关法律的实施并不能说明明代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D项。6.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制定了《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A.确立民主法治的政治统治B.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D.强化民族不平等政策【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以及《大清会典》等使清政府各机关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故C项正确;清朝没有确立民主法治,故A项错误;材料并无体现社会治安方面,排除B项;材料和强化民族不平等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7.有史学家指出,儒家是出于司徒之官的,司徒是主教之官,所以儒家也最重教化。儒家之言教化,养必先于教,认为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这主要说明儒家思想( )A.产生于古代的某种官职B.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C.认为礼义教化最为重要D.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答案】B 【解析】“儒家也最重教化”说明儒家思想重视教化,“如果生活问题没有解决,教化两字,简直无从谈起”表明儒家思想提倡教化以现实为基础,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礼义”,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倡导物质享受忽略道德”,排除D项。8.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B.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C.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D.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答案】A 【解析】
乡约是利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工具,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并把宣讲皇帝圣谕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皇权借助乡约向基层社会扩张,故A项正确;官方推行乡约,宣讲圣谕虽然反映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加强,但据此认为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到基层社会,则属于对历史现象的过度解释,排除B项;南宋后期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所示变化实际上是儒学士人自发的社会教化被官方化,使儒学成为宣扬国家意志的工具,但儒学本身也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因此儒学并未丧失社会道德教化功能,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颇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材料二 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摘编自马勇著《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西汉时期治国理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汉的治国理政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继承和发展秦制;法制不断完善;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共同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2)原因:秦朝法律过于残忍,不利于统治;秦朝司法体系比较完备;统治者需要稳定统治;儒学适应现实需要。(3)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