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九单元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历史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GAOZHONGTONGBUXUEANYOUHAUSHEJI
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标定位(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素养解读(1)通过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曲折及原因,认识“左”倾错误的危害,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2)通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在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理想
课前篇自主预习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正确的探索中共八大时间1956年内容①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时间1957年春内容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2.探索中的失误表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教训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结果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启思导学】下表是1960—1962年中国基本建设规模变化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年份投资金额施工项目积累率1960年384亿元8.2万个39.6%1962年56亿元2.5万个10.4%提示国内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3.政策调整(1)目的:克服困难,恢复经济发展。(2)概况①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③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3)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概念阐释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失调的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变了“大跃进”以来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错误做法,但对“左”倾思想未彻底清算。
二、“文化大革命”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2.目的: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3.过程(1)发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趁机煽动。(2)夺权:1967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3)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4)全面调整①1972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②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5)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6)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4.影响: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成就领域成就工业国防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科学技术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领域成就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文教卫生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骨干培养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精神面貌形成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领域成就外交拓展①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2.历史意义这些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课堂篇探究学习
情境体验主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失误材料一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方案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指标:项目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方案一(1955年夏)4600亿斤4300万担1100万吨方案二(1956年1月)6400亿斤7000万担1500万吨方案三(1956年8月)5000亿斤4800万担1050万—1200万吨
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流入地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情境解读由材料一中的“方案”可知,方案一相对保守,方案二偏于冒进,方案三较为合理,稳步发展。由材料二可知,1953—1965年,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整。
互动探究(1)从材料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共八大召开前,党和政府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
提示(1)方案一相对保守,方案二反映追求高速度的倾向,方案三调整了经济指标,反映出从实际出发,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2)变化: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我国经济严重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
素养史论1.家国情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1)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2)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3)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2.历史解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特征及原因(1)特征: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或经济发展起伏很大)。(2)原因:增长率下跌的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自然灾害;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恶化等。增长率上升的原因:1960年冬,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素养达标时空观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调整(2021·河南九师联盟检测)陈云在1962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指出,现在的计划,实质上是要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并提出要准备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伤筋动骨”,要痛痛快快地下来。这些主张()A.冲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B.正确分析了社会的主要矛盾C.指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D.扭转了思想上的“左”倾错误
明立意本题以1962年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为切入点,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在当时对经济的调整抓关键据材料“现在的计划,实质上是要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可知,针对20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陈云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实际上成为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指导方针,成为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决策的思考依据,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故选C项
排干扰材料只是陈云针对当时的经济困难,实事求是地提出化解困难的一些思想和主张,排除A项;1956年中共八大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陈云的这些思想和主张主要是针对三年经济困难而提出的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排除B项;陈云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中共中央在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但没有根本扭转,排除D项获答案C
情境体验主题二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材料一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不但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中国原有的工业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状况。——摘编自陈争平等《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
材料二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摘编自《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情境解读材料一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发展的特点,对于改变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具有积极意义。材料二体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相关史实。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线建设的意义。提示(1)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2)意义:提高国防能力;改善国民经济布局;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
素养史论1.家国情怀——雷锋精神的内涵(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2)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3)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4)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5)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历史解释——三线建设自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三线建设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作出了极大贡献。
3.唯物史观——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央政府能够调集全国之力建设重大经济、交通、民生项目,这是这一时期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制度因素。(2)人民群众高昂的劳动热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的时代人物,这是取得伟大建设成就的群众基础。(3)知识分子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毅然归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两弹一星”等科技的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老一辈革命家抵制“左”倾错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顶住“左”倾错误思想的压力,领导、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和外交工作,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素养达标1.史料实证——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2021·山东滨州期末)下面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A.社会经济的发展B.艰苦的工作环境C.恶劣的自然条件D.良好的时代风尚
明立意本题以雷锋精神和王进喜的日记为切入点,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抓关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雷锋、王进喜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雷锋是无私奉献的代表,王进喜是积极上进的代表,都体现了良好的时代风尚,故选D项排干扰材料反映的是人们进行社会劳动的积极精神,并非体现出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这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强调其无私奉献,并非“艰苦的工作环境”,排除B项;“恶劣的自然条件”与“这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无关,排除C项获答案D
2.时空观念——铁路建设的成就(2021·北京大兴期末)从1966年到1980年,铁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发展,建成贵昆线(贵阳到昆明)、成昆线(成都到昆明)、襄渝线(襄樊到重庆)、太焦线(太原到焦作)等铁路干线。这些成就能够显示出()A.改革开放政策为铁路建设事业注入了活力B.“文化大革命”的成就值得肯定C.中国的铁路网络建设已经覆盖了全国各地D.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建设上体现了制度优势
明立意本题以1966年至1980年的铁路建设为切入点,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考查我国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巨大的铁路建设成就抓关键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我国仍然建成了一系列铁路干线,这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故选D项排干扰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而材料中铁路建设从1966年开始,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明显错误,排除;材料中铁路分布并未覆盖全国各地,排除C项获答案D
随堂演练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类似表述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1956年中共八大强调,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与中共十九大报告阐述类似,故C项正确。
2.(2021·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1959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提出了“多快好省”这个建设经济、文化的口号。可以快一点,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由此可推知,这段讲话()A.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B.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C.推动了“双百”方针的提出D.否定了“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必要性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9年”“但不可能很快,想很快是吹牛皮”可知,1958年在“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下,掀起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忽视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故1959年毛泽东发表这段讲话试图纠正国家建设忽视规律的偏向,故选A项;中共八大于1956年召开,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毛泽东试图纠正国家建设中忽视规律的偏向,但并未反映其对“大跃进”运动开展的必要性进行否定,排除D项。
3.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大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这主要是为了()A.引导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B.克服困难以渡过经济难关C.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D.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答案B解析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根据材料中的“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大规模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可知,旨在克服困难,以渡过经济难关,故选B项。
4.(2021·天津河北期末)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这说明中国()A.开始结束屈辱外交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注重睦邻友好关系D.已经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故选D项;中国开始结束屈辱外交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侧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共处,与材料中中国的外交成就不符,排除B项;睦邻友好指的是与邻国和睦相处,友好互往,与材料中“联合国”“美国”等信息不符,排除C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主要目的是()A.推动科技进步B.促进社会发展C.提高国际地位D.加强国防实力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打破美国和苏联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共中央做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等尖端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以提高中国的国防实力,故答案为D项;推动科技进步是客观作用,而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是以政治、经济领域的成就为主,而材料涉及的是国防方面,没有太大关系,排除B项;提高国际地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公斤》《皮棉亩产5000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材料二“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材料三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年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1966年2534亿元+317.3%558.7亿元+24.4%1967年2104.5亿元-16.9%419.4亿元-24.9%1968年2015.3亿元-4.2%361.3亿元-13.9%(1)上述材料所示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2)材料一、二涉及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试作简要评价。(3)针对材料三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1)根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政治路线、经济路线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极左错误。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和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2)“大跃进”运动。评价:是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3)周恩来的调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本课结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