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1空气的成分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二氧化碳(0.03%)体积分数干燥空气的成分空气的组成认识空气的组成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玻璃管上的小气球,可以起到缓冲玻璃管内压强的作用。 (1)实验原理:铜粉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现象:红色的铜粉逐渐变成了_____,气体体积_____。(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黑色的氧化铜铜+氧气氧化铜黑色变小1/5加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 小气球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加热时,气体受热膨胀,为防止塞子冲出,小气球起缓冲作用。实验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使空气流动与铜粉接触,保证铜粉与氧气充分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注意: 做此实验时,能否用木炭代替铜粉,为什么?由此分析,选择铜粉的替代品应具备什么条件?提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会导致注射器内气体压强变化不大,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差。铜粉替代品须满足以下条件: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若可燃物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则注射器体积减少量大,测定结果偏大;若燃烧生成其他气体,会使注射器内气压变化不大,导致实验误差。 空气成分的发现史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舍勒(1742—1786)普利斯特里(1733—1804)拉瓦锡(1743—1794) 实验方法:曲颈甑(盛空气)中加热汞。实验原理: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实验现象:①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氧化汞)。②容器内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氧气);剩余气体约4/5(氮气)。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氧气的用途:曾经叫“养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性质: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氮气的用途(4)化工原料(6)食品充气包装(1)冷冻剂(2)制氮肥(3)保护气(5)超导试验车 3.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空气中有害物质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烟尘(可吸入颗粒物)2.空气污染的危害3.防治措施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关注空气质量 空气是怎样受污染的?人类的活动往往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成为空气的各种污染源,如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关注空气质量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NO2CO交通污染源化石燃料燃烧煤燃烧排放的烟气SO2关注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突出的危害二氧化硫含硫燃料的燃烧引发呼吸道疾病、严重者死亡;造成酸雨,破坏地面设施氮氧化物汽车、飞机等尾气引发眼睛、呼吸系统炎症;造成酸雨;破坏高空臭氧层等一氧化碳汽车尾气、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破坏人体血液输氧功能,使人死亡等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铅、碳颗粒等)汽车尾气、建筑、生活等城市垃圾扩散引发咳嗽、喉病、“尘肺”;导致云雾增多,使能见度降低关注空气质量 1、损害人体的健康;2、影响植物生长;3、损坏地面设施,破坏文物古迹;4、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地球的生态平衡失调等。酸雨二氧化硫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臭氧空洞氟利昂等关注空气质量 为了监测各地大气环境的质量,我国已建立了空气质量日报的制度。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保护大气环境大气监测车关注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日报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空气质量级别(共5级,越低越好)保护大气环境关注空气质量 防治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1.废气达标排放;2.煤炭综合利用;3.改变能源结构;4.使用无铅汽油;5.绿化。保护大气环境关注空气质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