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4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演示法,讲授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出示投影片(画面),人们在欣赏文艺演出时,经常会看到舞台上“白烟滚滚”,以渲染气氛。师问: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吗?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观赏投影的画面并认真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二.新课讲授:1.实验探究: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1)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巡视指导时要强调两点:一、是要缓慢加热;二、是要学生注意观察瓶底有无液态物质出现。(2)组织各小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学生:分组实验:(1)按课本图2—37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玻璃泡内放入少许碘颗粒,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玻璃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2)停止加热,使其冷却。仔细观察玻璃泡内又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甲:给固态碘颗粒加热时,瓶内有紫红色的碘蒸气但没有液态物质出现;学生乙:停止加热冷却时,也没有出现液态物质。在玻璃泡的内壁出现固态的碘………(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①:固态的碘颗粒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②:气态的碘蒸气要冷却后方可直接变成固态的碘颗粒。教师板书: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2-
(1)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学生举例:如:(1)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2)霜的形成;(3)放在衣橱中的卫生球越来越小;……(2)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图2-38、2-39实例。并在(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进行投影)。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3“生活、物理、社会”,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及过程。师生共同分析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升华—→凝华—→熔化。三.课堂小结:由学生叙述本节所学的基础知识。四.当堂巩固:(投影)1.分析教室玻璃内表面“窗花”形成的原因。2.在低于0℃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为什么?五.布置作业:1.白炽灯泡通常做成“梨形”。请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电灯泡做成梨形有什么道理?2.雾凇是一种冰雪美景,吉林市的雾凇更是特别,它与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齐名,被称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查找资料,找出“雾凇美景为何吉林独俏”的原因。六、板书设计第四节升华和凝华一.实验探究-----人工造“雪”二.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三.人工降雨:升华—→凝华—→熔化。-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