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9有理数的乘法2.9.1有理数的乘法的运算律第1课时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并利用运算律简化乘法运算.2.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教学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2.计算:(1)5×(―6);(2)(―6)×5;(3)[3×(―4)]×(―5);(4)3×[(―4)×(―5)];二、讲授新课: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运算律:①问题:在小学里,我们曾经学过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在有理数乘法运算中也是成立的吗?你能发现什么?②探索:*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和○×□。*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很重要!◇内,并比较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和□×(○×◇)。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④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
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2.问题:计算:(―2)×5×(―3),有多少种不同的算法?你认为哪些算法比较好?3.例题:例1:①计算:(―10)××0.1×6。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培养能力。解:原式=[(―10)×0.1]×=(―1)×2=―2。②能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吗?(―10)××0.1×6=;(―10)××(―0.1)×6=;(―10)××(―0.1)×(―6)=。③观察以上各式,能发现几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吗?④再试一试:希望由学生观察、总结得出!―1×1×1×1×1=______;―1×(―1)×1×1×1=______;―1×(―1)×(―1)×1×1=______;―1×(―1)×(―1)×(―1)×1=______;―1×(―1)×(―1)×(―1)×(―1)=______。⑤一般地,我们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试一试: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例2:计算:(1);(2)
解:(1)原式==8+3=11;(先乘后加)(2)原式=(先定符号)=(后定值)4.课堂练习:课本:P49:1,2。三、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精读多个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并强调运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