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复习专项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1.(1)如图甲所示,利用铅笔、刻度尺来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细铁丝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将细铁丝紧密地绕在铅笔上,则铁丝的直径是 cm。(2)如图乙所示,停表时间是 。(3)如图丙所示,用两种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 刻度尺较精确,测量操作有误的是 (前两空填“A”或“B”),其错误是 。2.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测量的数据如图所示,B为AC中点,电子表方框内的数字是显示小车前端在A、B、C三点的时间(数字格式为“小时:分:秒”)。(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略小一些,这样便于测量 (选填“时间”或“路程”),从而减小测量误差;(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①小车在下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②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的是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③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5)实验中,若当小车过B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所测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正确”)。3.“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实验中,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2)若将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3)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很难测准确,可采用增加 或换用锥角(图乙所示的角)较 (选填“大”或“小”)的纸锥进行实验。(4)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丙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 ;(2)除了图中有的器材以外,还应该有的器材是 ;(3)斜面底端的金属片的作用是: ;(4)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 ,为了计时更准确,斜面的坡度应该 (“较小”或者“较大”);(5)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 cm/s;可以发现AB段的平均速度 BC段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由实验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慢”“快”);(7)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选填“大”或“小”)。
(8)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他的做法正确吗? 为什么? 。5.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使用说明书(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ms(1ms=10﹣3s)。(1)若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0,下列关于铜铃所在的位置,最合理的是 ;A.甲处B.乙处C.甲乙中点处D.甲乙连线的垂线上(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中,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 m/s;(4)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天宫一号”内演示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成功。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编号ABCDEFGHI材料铜铜铜铜铜铜铁尼龙尼龙长度(cm)60606080 1008080100横截面积(mm2)0.760.891.020.760.761.021.020.89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表中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小华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声源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5)该探究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7.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如图,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 ;(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 (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这是因为 。(4)如图④所示,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 (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 (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8.在学习声学时,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此探究中通过乒乓球来显示音叉的现象,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选填“类比法”、“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如图②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泡沫小球也会弹起。(2)如图③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这个现象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3)如果将①、②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两小球会弹起的是 ;A、① B、② C、都会 D、都不会(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分别贴紧桌面和离开桌面时听到小东用相同力度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大小不同,这是因为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声性能好;(5)图⑤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阻止了线的 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6)如图⑥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7)小组探究材料的隔音性能时:把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得到如表的数据。
材料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听不见钟声的距离/m2.12.83.75.21.2你认为 (蓬松多孔/平整光滑)的材料隔声效果好。9.在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的活动中。(1)第一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1)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a”、“b”、“c”或“d”);②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③如图(2345)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 ,响度相同的图是 ,属于噪声的图是 ;(2)第二小组是用钢尺来做实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过 (选填“高”或“低”),不在人听觉范围;(3)第三小组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向瓶内吹气,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若是敲击瓶子,音调最高的是 瓶(选填瓶子序号);(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实验研究,B.分析归纳,C.提出问题(或猜想),D.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合理的探究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
10.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1)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的 (选填“温度”或“体积”)的变化;(2)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选填“A”或“B”或“C”)(3)D的工作原理与其他三支 (相同/不同),其工作原理是 ;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的会向 (左/右)移动;(4)为了提高自制温度计的精确程度,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11.小李同学为进一步探究液体沸腾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甲、乙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1)安装该实验装置的顺序是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点燃酒精灯时,打开灯帽,可闻到淡淡的酒精味,说明液态酒精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3)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和 。(4)当甲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9℃时,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说明当时大气压可能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继续加热,甲温度计的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当乙温度计示数达到99℃后,示数保持不变,但试管中的水始终没有沸腾,其原因是 。(6)当小李同学在烧杯的水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水的沸点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7)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①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②仔细观察图2、图3,图 所示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因为沸腾前上部的水温度比较 ,气泡上升的过程中发生 现象。③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12.小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该实验器材装配的合理顺序是(填序号) (①烧杯;②酒精灯;③温度计;④铁圈及石棉网)。(3)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4)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 。(5)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到杯中的水面上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液态”或“气态”)物质。(6)图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画出的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萘是 (晶体/非晶体),可是从图像反映出来的萘熔化过程不十分明显,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7)小华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温度与时间的图像。①图1中对试管的加热方法叫 ,优点是 ;②图2中,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用字母表示)段,此过程中该物质 (吸热/放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实验发现该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③图2中第14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
专项训练答案1.1;0.07;126s;A;B;被测物体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2.v=;刻度尺;秒表;时间;0.24;变速;小于;偏小;3.A;时间;高度;大;变速;4.v=;秒表;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使小车有一定的下滑速度;较小;25;50;小于;快;小;不正确;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5.C;不变;320;能;6.80;A;B;C;A;D;F;用同一根琴弦多次改变其松紧程度,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拨动琴弦进行实验;控制变量法;7.将音叉微小的振动转化放大为乒乓球明显的振动;转换法;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不会;真空不可以传声;还能听到微弱的;不可以;8.振动;转换法;不能;D;A;固体;振动;能量;蓬松多孔;9.a、d;不可行;没有控制材料相同;2、3;3、4;5;低;a;h;CABD;10.玻璃泡;体积;C;不同;气体热胀冷缩;左;增大玻璃泡的容积;11.自下而上;汽化;温度计;秒表;低于;不变;试管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升高;玻璃泡碰到容器壁;3;低;液化;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12.秒表;②④①③;慢;使物体受热均匀;液态;晶体;没有用水浴加热或萘质量小;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EF;放热;晶体;固液共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