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8课百家争鸣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托尔斯泰
1、老子学派时期创始人思想主张道家请根据下表提示,阅读课本P36内容,做好标划。请思考: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春秋后期老子无为而治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有《道德经》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老子》书影
2、孔子和儒家学说儒家时期创始人核心春秋后期孔子“仁”请根据下表提示,阅读课本P36内容,做好标划。“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材料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材料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薄赋敛”。材料三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1)“仁”。(2)主张“爱人”,爱惜民力。(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材料一《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1)依据材料一,孔子在扩大教育范围方面是怎么做的?(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什么先进的教育理念?(3)材料三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持什么学习态度?(4)材料四中孔子要求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科学的学习方法?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老老实实,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论语》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家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实事求是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案例分析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温故而知新,学习和思考结合,学习上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等。孔子月考结束某同学考得不理想,很不开心。请你运用本节课内容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许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利益出发,著书立说,到处游说,对这场大变革发表见解,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儒家——孟子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道家——庄子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中央集权”。其思想指导秦始皇统一六国,代表作《韩非子》。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翻译:治理人民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
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1、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2、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3、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代表作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道家老子《老子》庄子《庄子》法家韩非子《韩非子》墨家墨子《墨子》“仁”“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仁政”“民贵君轻”“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法治”“中央集权”“兼爱非攻”
百家争鸣小组讨论:选择你支持的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分组讨论“是否应该上晚自习”?儒:以礼治国道:无为治国法:以法治国
【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D.社会制度的变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