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1教学目标2字词语言品析3课文精讲4对比阅读5目录Contents 新知导入《恐龙无处不在》选自《新疆域》,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新知导入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曾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现在,地质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这块超级古大陆一分为二,继而又四分五裂,相继形成了北美洲和亚欧大陆、南极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和印度次大陆。这就是在地质学上曾引起一场深刻革命的大陆漂移学说。1986年,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的恐龙化石,就为这一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3、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3、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字词语言品析遗骸褶皱劫难致密两栖排斥陨石熔化追溯háizhějiézhìqīchìyǔnróngsù 字词语言品析漂移:迁移:褶皱:劫难:天衣无缝:致密:追溯: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灾难。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细致精密。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课文精讲初读课文,独立思考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课文精讲初读课文,独立思考: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课文精讲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课文精讲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课文精讲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课文精讲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说明顺序:逻辑 课文精讲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课文精讲再读课文探讨内容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证明了_________假说。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漂移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课文精讲分析文章结构总分总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第三部分(15):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课文精讲结构展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总起)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具体说明)大陆漂移学说成立(总结) 新知导入被压扁的沙子 字词语言品析细读课文品味语言首先是举例子。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中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第三是打比方。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字词语言品析2.(1)两篇短文选自_______国________作家_________的作品,两篇文章同为________。(2)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______________(地名)。3.这两篇短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科普阿西莫夫科普作品自贡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课文精讲初读课文,独立思考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恐龙灭绝的原因 课文精讲阅读课文,分组讨论: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课文精讲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 课文精讲撞击说: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火山说: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课文精讲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课文精讲《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4),提出“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提出恐龙灭绝的问题——举例提出“撞击说”——举例提出“火山说”。第二部分(5—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由果到因逻辑顺序 比较阅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 比较阅读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比较阅读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比较阅读主题思想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谢谢观看鸣谢:本资料由天天资源网(www.ttzyw.com)原创制作,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提供优质的教案课件资料。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