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5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与前两个探索活动相似,本节课的探索活动也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学生探索梯形面积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第三部分是在探索的基础上,归纳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完成了转化和归纳的全过程,还突出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到了探索所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剪刀 各种梯形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5分钟) 1.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索梯形的面积。 1.思考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口述答案。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二、探索交流,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59页情境图。 (1)引导学生思考:图中堤坝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求梯形的面积呢?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2.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实际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组织学生进行梯形的转化。 (2)引导学生观察梯形与转化成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总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可以利用一个梯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以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组织学生计算堤坝横截面的面积。 1.(1)思考问题得出:想求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猜想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运用转化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1)拿出梯形的图片剪一剪、拼一拼,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方法一: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一般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将梯形沿两腰的中点剪开,变成两个梯形,再将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通过观察得出梯形的各部分与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小组选代表汇报推导过程,归纳概括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为S=(a+b)×h÷2。 3.回顾推导过程,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4.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收集信息,在练习本上列式解题。 2.判断。 (1)两个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 (3)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选择。 (1)梯形的上底是3 m,下底是6 m,高是5 m,它的面积是(  )。 A.45 m2  B.22.5 m2 C.22.5 m (2)梯形的上底增加3 cm,下底减少3 cm,高不变,面积(  )。 A.增加3 cm2 B.不变 C.减少3 cm2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2分钟) 1.一张梯形彩纸,上底是5 cm,下底是7 cm,高是6 cm,要从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完成教材60页“练一练”5题。 思考:(1)这堆圆木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的? (2)怎样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圆木的数量?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读题,理解题意,根据所给条件解决问题。 2.读题,思考圆木的上层、下层根数与梯形的上底、下底之间的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4.一个梯形的周长是52 cm,两腰分别长12 cm,10 cm,高是8 cm,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的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20+80)×40÷2=2000(m2)   答:图中梯形的面积是2000 m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