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线与角 6.角的度量(二)
导学案设计
课题
角的度量(二)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充分体现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时从量角器的使用开始,就积极介入自主学习的方式,接着在探索量角、画角的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等学习方式,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能力。对于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的归纳,则设计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思考之后进行,这样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巧设活动,体验感知。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通常数学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实际操作往往难以充分有效进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交流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回忆1°角是如何规定的。 3.导入:我们今天将继续学习角的度量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1.思考后交流,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汇报角的度量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估一估下面各角的度数。
二、实践探究新知。(18分钟)
1.认识量角器。 (1)组织学生观察量角器,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课件演示,教师讲解量角器的结构。 2.量角。 (1)在量角器上画角。 组织学生在画有量角器的纸上画出50°和140°的角。 (2)讨论量角的方法。 组织学生用量角器试着去量∠1和∠2的度数,并汇报自己是怎么量的。 (3)结合课件介绍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3.画角。 (1)尝试画角。 引导学生画出一个60°的角。 (2)组织学生交流并汇报画角的过程。 (3)课件演示用量角器画角的过程,质疑难点。 质疑:量角器的两圈刻度上都有60°,这个点应点在哪里合适呢? (4)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时候用三角尺画角?什么时候用量角器画角? (5)反馈练习。 引导学生画一个150°的角。
1.(1)观察量角器,说出自己的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 (2)观看课件,倾听讲解,进一步了解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刻度线等内容。 2.(1)尝试画角,小组内交流,相互评价纠错。 (2)尝试量角,汇报结果,对比量法的不同,讨论正误,交流理由。 (3)观看课件,按照量角的方法和步骤重新测量。 3.(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一个60°的角。 (2)交流后汇报画角的过程。 (3)观察课件演示的过程,然后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找准内圈刻度或外圈刻度是关键。 (4)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5)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画法,合作画出一个150°的角。
2.填空。 3.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 4.填空。 (1)一副三角尺一共有( )种角,分别是( )。 (2)把180度的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度,这个角是( )。 (3)钟面上从2时到3时,分针刚好走了一圈,也就是一个( )角,走了( )度。 5.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75度、105度、15度、135度、150度的角吗?拼拼看,并把拼成的角画下来。 6.操作题。 画一个120°的角。
三、练习巩固提升。(14分钟)
1.完成教材27页“练一练”2、5题。 2.下面两幅图中的∠1和∠2相等吗?为什么?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答过程。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两幅图中的∠1和∠2都是相等的。
7.已知∠1=40°。 ∠2=( ) ∠3=( ) ∠4=( )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二) 量角:点对点 边对边 画角: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后画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