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 条形统计图(1)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条形统计图(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特进行如下设计: 1.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天气预报导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3.通过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数据,能自己提出并解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课件出示2012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组织学生记录各地区的天气情况。 2.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天气预报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条形统计图(1)]
1.观看课件,记录各地区的天气情况。 2.带着好奇与老师共同进入对新知的探究。
1.你知道哪些天气情况?
二、整理数据。(20分钟)
1.课件出示2012年北京8月的天气情况记录表。 2.组织学生思考: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才能清楚地把它们表示出来。 3.组织学生汇报。 4.课件展示各组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们观察各种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5.组织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6.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讲解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1.观察记录表,分别说出都有哪些天气情况。 2.分组讨论统计各种天气天数的方法。 3.各组派代表汇报。 4.组内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5.根据已有的知识绘制条形统计图。 6.观察条形统计图,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说说2012年北京8月的天气有几种情况。 3.说一说统计时记录数据的方法。 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三、分析数据。(5分钟)
提问: 1.1格表示几天? 2.哪种天气情况最多?是多少天? 3.晴的天数比雷阵雨的天数多多少天?
观察条形统计图,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组内交流并解决。
5.你从条形统计图上还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四、练习巩固。(8分钟)
完成教材95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统计本班同学出生月份的数据,并制成统计表。 2.指导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
1.汇报自己出生的月份,制成统计表。 2.根据老师的指导绘制条形统计图。
6.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少?
五、课堂总结。(2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1) 统计表:能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既能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又能看出各种数据之间的差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