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说课发言稿 幻灯片1: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的陈玲荣,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内容出自人教A版必修1第3.1.2节。幻灯片2: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过程分析、以及评价分析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幻灯片3:首先是教材分析。零点问题,即方程根的问题,是不等关系的基础。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新课程中新增的内容。按照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教材分四个步骤进行:零点是什么;零点有没有;零点有几个;零点怎么求。本节课要讨论的就是最后一个步骤,零点怎么求的问题。本节内容渗透了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算法和逼近等数学思想。幻灯片4:通过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理解用二分法逼近方程根的过程;难点定为:理解精确度的作用,归纳二分法的一般步骤。幻灯片5:
其次是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普通班的学生。从认知基础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零点定理,初步了解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思想;但对于高次方程和超越方程根的寻求有困难;另外,模式化求近似解是一个全新问题。幻灯片6:接下来是过程分析。总的来说,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引入课题,构建模型,分析归纳,应用巩固。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由数学史引问题,游戏引方法;然后按照游戏中的思想从表格图象两方面入手构建模型;接着归纳二分法的定义及步骤;最后通过练习巩固二分法的使用。下面我将按这个流程进行具体阐述。幻灯片7:第一部分,引入课题。向学生介绍中外历史上方程求解的一些史料,发现,对于高次方程及其它的一些非常规方程,没有具体的求根公式。怎么办呢?因此有必要寻求它们的近似解。幻灯片8:设计意图是,通过介绍方程求解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有些非常规方程是很难求根的,从而引出问题:怎么求这类方程的近似解?幻灯片9:接着,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猜猜我的年龄”。
这是某明星近期出席活动的照片,观察这张照片,大家一起来猜猜她到底有多少岁呢?通过观察,我们可初步断定她的年龄是介于20岁到60岁之间,那如何既快又准地猜出她的年龄呢?允许误差小于5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小组的猜测方案。通过对这些方案进行讨论和比较,我们确定出了如下的一个最优方案:首先猜测40岁,发现低了,于是她的年龄范围就缩短为40岁到60岁之间;再猜50岁,发现还是低了,于是年龄范围再次缩短,变为50岁到60岁之间;最后猜测55岁。那她的实际年龄到底是多少呢?通过百度,我们发现一个不可置信的事实:这位明星已经有58岁了,真是人不可貌相!但这与我们猜测的结果相差不到5岁,总算猜中了!在这个游戏中,通过不断地将年龄范围一分为二,从而使得所猜年龄逐步逼近实际年龄,这就是二分法的思想。那到底这个游戏与求函数零点有什么联系?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实际年龄对应到零点,年龄高低的判断对应到零点存在定理,而允许误差则对应到精确度。从而将游戏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幻灯片10:设计意图是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将其与数学问题对应,从而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分法。幻灯片11:
在这一部分中,通过数学史引出本节课研究的主要问题,又通过游戏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接下来,进入到第二部分,构建模型。设置这样一道例题,求函数f(x)零点的近似值,精确度为0.1.那精确度是指什么呢?如果区间(a,b)满足精确度,那么零点属于(a,b)且区间长度小于这道题的解决思路是,首先用表格分析零点的近似值,再用几何画板作图诠释逼近思想。这部分总的设计意图是将游戏中采用的方法严谨化,从表格、图象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幻灯片12:由于学生已经有了游戏中的二分法思想作基础,又由上一节课的探究,学生们已经知道函数的零点大致在区间(2,3)内。下面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拿计算器,一人记录过程,共同完成这个表格。之后让学生展示计算结果并解释过程,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幻灯片13:零点所在的初始区间为(2,3),区间长度为1,显然没有达到精确度,怎么办呢?我们需要缩小区间,于是取区间(2,3)的中点2.5,那这时零点区间变为哪一段了呢?因为f(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