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2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正是怎样围绕中心论定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4理解课文内容,收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60多年前,一个烧炭战士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让一代伟人吟诵出光焰万丈的名篇,它照耀了过去也温暖着今天。这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普通士兵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话。(板书课题)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指导写字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几个问题,大声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新词语。2、利用字典、或请教同学解决读文时遇到的生字,并同桌检查。3、生字解决了,词语你会读吗?(1)每组1号轮读词语,其他同学跟读。(2)开火车,读词语。4这些词语一定会有你不理解的,每组找出四个最有价值的进行交流。
“死得其所”,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5、指导写字:“鼎”注意笔顺共12画,中间是“目”而不是“日”“鸿”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让两边,工字小而细。6、同桌订正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生词,读通句子。7、组内轮读课文,把难读得句子多读几遍。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路,整体感知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句子。(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讨论述,这样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第二课时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十二课《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自读课文完成任务一。一、品读感悟,精读提升,批注交流,语感训练任务一:根据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落大意第一段: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第二段:接着讲了人的;第三段: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第四段:又讲为人民服务要,,;第五段:最后讲的目的。任务二:分组讨论交流,讨论汇报1至4组: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对比,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句子对比: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5至6组: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出示张思德同志的见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7至8组: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随机出示这段话。(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过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我们再来读课文,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意义。9至12组: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集体讨论:(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看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12至16组: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二、总结提升,积累背诵1、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宗旨:为人民服务死的意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