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东西方的两朵艺术奇葩——《哈姆莱特》与《窦娥冤》的比较摘要:《窦娥冤》和《哈姆雷特》是中国和西方著名的古典悲剧,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哲学的不同,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主体方面,哈姆雷特是一位独立意识强但又忧郁的贵族王子,而窦娥则是一位在中国伦理道德的桎梏下缺乏独立意识的没有地位的被压迫的弱者女性形象。在结构模式上,《哈姆雷特》表现为“一悲到底”,而《窦娥冤》则出现大团圆结局。在审美效果上,《哈姆雷特》的审美价值是一个从怜悯、恐惧到崇高的净化过程,《窦娥冤》则是一个从怜悯、悲愤到崇敬的教化过程。关键词:《哈姆雷特》《窦娥冤》悲剧比较《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著名的一部悲剧,创作于十七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英国和欧洲社会的面貌。《窦娥冤》是中国古典悲剧之一,以中国元代社会为背景,描写善良的窦娥受恶势力迫害含冤而亡的故事。两者虽然同为悲剧,但由于中西方文化以及作家与欣赏者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所依据的文化理念不同,人们对它们有着不同评价。就哈姆雷特来说,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窦娥而言,人们就只用一个“冤”字来评价。本文着重从悲剧主人公的角度,悲剧冲突角度,悲剧效果角度,悲剧结局角度来谈它们的差异。一,悲剧主人公角度:中国悲剧主人公具有弱小善良的性格,几乎没有缺陷。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善良、坚韧和勇于反抗封建势力。窦娥是一个善良的女子。第一折中窦娥的婆婆出门讨债,许久没有回来,于是她为婆婆担心:“婆婆索钱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后来在审讯窦娥的时候,窦娥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但是一旦昏官要对她的婆婆施刑逼供,她怕婆婆挨打受罪,情愿认了死罪:“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第三折中窦娥赴刑场时怕她的婆婆看见了自己这副模样心里难受,不走前街而绕道走后街也可以看出窦娥的善良性格:“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窦娥在自己性命尚且不保的前提下,还想着不让自己的婆婆着急生气,这样的思想也体现了她的心里亲人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的善良精神。坚韧,第8页共8页 也是窦娥的性格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断然拒绝张驴儿死缠烂打的追求,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在临死前发下三桩誓言以证明自己的冤屈,因为有坚韧的性格,窦娥才会苦苦在楚州守侯多年等待沉冤昭雪。她在受严刑拷打时尽管已经是“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飞。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她仍然没有招供低头,这是一个何其坚韧不摧的女子。而窦娥性格的最突出的特点,还应该是她勇于反抗封建势力的性格特点。这点在剧本中有突出体现,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是她在刑场时的一系列道白和唱腔,尤其是三桩誓愿,突出地表现了窦娥感天动地的沉冤和她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既是被压迫者负屈含冤的痛苦呼喊,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和抗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又如在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的主人公王昭君,她可以说是中国标准式的优秀女性,她以一个柔弱女性的肩膀,承担起拯救汉朝命运的重担,她善良到忽略自己而为天下,可当她行至汉匈交界处,举杯向南祭奠,纵身投人江中为国殉节时,有谁不被她的崇高行为所感动,又有谁不想到当朝政权的悲哀。西方悲剧主人公的性格都是有缺陷的。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性格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无疑使他的优柔寡断。面对父亲被毒杀,母亲被占有,王权被窃取,国家杯觊觎的国仇家恨,哈姆莱特有强烈的复仇愿望:“我的命运在呐喊,使我全身每一根微细的血管都变得像怒狮的筋骨一坚硬”。但另一方面,阿姆莱特对杀死仇人这一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表现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疑虑情结,他本来有几次绝佳的杀死仇人的机会,但却在这种情结的作祟下一次次功亏一篑。当他偶遇到仇人为自己的罪孽祈祷时,复仇的想法只是一闪而过,接着他就转入了时机价值的思考,于是,哈姆莱特的复仇变成了一场思想斗争。一面是杀父之仇的切齿之痛,父亲亡灵的声声追讨,另一方面是对生命价值严肃思考,与生俱来的忧郁秉性。哈姆莱特在这二者之间苦苦徘徊。一个复仇计划就这样演绎成了一次痛苦的思想突围,在这个突围过程中,哈姆莱特不断的看到社会的黑暗,力图让自己融入这种黑暗中去,但人道与正义的信仰却做着本能的抵抗,在这种尖锐的思想冲突中,哈姆莱特进行着艰难的锐变和抉择。他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人性的虚伪,世态的炎凉,天道的不公,最后,终于达到了怀疑的顶点:“生存还是毁灭”。而他的当务之急是复仇,是重振国家。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超负荷思考,对哈姆莱特的优柔寡断性格起了推动作用。他的优柔寡断终导致了一切的失败。同样,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性本温和,热情、直率、善良,但也同样的不够沉稳,缺乏心计。直率的本性和残酷的现实逼使他走向极端的道路。他杀死凯普莱特家族的人(提伯尔特),杀死帕里斯,都是忍无可忍的,或是出于仗义,或是出于自卫。我们看到他亲手杀死帕里斯,表现出一个垂死者不可理喻的疯狂。但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表现了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文主义者的品格:他对对手表达了爱心,实在不愿杀死对手;他是为了美好的爱情而死的,死得壮烈,可歌可泣。他的性格既直率,又不乏多样性。他是一个勇敢而不成熟的理想主义青年。第8页共8页 二,悲剧冲突的角度:中国的古典悲剧基本上是伦理悲剧,带有伦理批判色彩,其冲突点在于善恶、忠奸、正邪之间的较量。窦娥和其他古代妇女一样,长期处于“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桎梏下,逐渐形成了顺从忍让,自轻自贱的心理特征。她们很容易将现实苦难的根源归诸为“命定”,她们虔诚地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观。窦娥相信命运:“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油葫芦】)“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遭祸尤?”(【天下乐】)我们看到,对命运的无奈和屈从,使得窦娥只能从宗教中去寻找精神安慰和支撑。既然今生苦难是前世注定,为了来世脱离苦海,她告诫自己:“我劝今人早将来世修”(【天下乐】),这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撑。诚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状态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那么,如何修来世呢?窦娥的回答是:“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天下乐】)显然,遵循儒家的伦理纲常,尽孝守节,就是修来世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途径。从窦娥的心理流程及思想轨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儒家的伦理道德是如何与宗教联姻的。有论者指出:在封建时代各种宗教的世俗伦理化,伦理纲常的宗教神性化,共同形成了古代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中善恶有报的宿命模式。这一模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通过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及道教的鬼神惩戒、善恶感应,千百年来钳制、诱导着古代人们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思想、行为纳入封建纲常名教的规范之中。像窦娥这样的社会底层者,愈是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无法解释生存的困境,便愈是虔诚地笃信这一切。……窦娥也正是如此,她毫无条件地用严酷的封建伦理规范来束缚自己充满青春活力的身心,绝不是今人想象的那样,有一种充当“卫道士”的自觉意识。恰恰相反,她是在蒙昧、无奈、不自觉地状态中对宗教伦理的一种自觉的皈依,凭着宗教意识虚幻的憧憬,在痛苦中期待来生,在期待中苦熬今生。”此外,基于对封建妇女道德的自觉,窦娥把捍卫贞洁当成了生命的全部。在剧中反抗男性野蛮逼嫁的行为,被窦娥提升到了“烈女不嫁二夫”的高度。她对男人无端逼迫女性再嫁的荒淫、野蛮行径的斥责———“好色荒淫漏面贼”,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婚姻观基础上的。她甚至认为,自己之所以遭受惩罚,就是因为违背了这一婚姻观。在刑场上被杀戮之前,窦娥除诅咒天地之外,对自己遭受杀身之祸的根源作了剖析:【骂玉郎】这无情棍棒教我捱不的。婆婆也,须是你自做下,怨他谁?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第二折)我们看到,“窦娥的感性生命及人的自然欲求,都已被儒教的理性规范及浓厚的宗教意识所代替,她立志守节,以自己的苦行苦修、性似寒冰去换取来世的幸福。不可否认窦娥是一个不幸者,在她的身上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不幸。第8页共8页 窦娥的身世是极为可怜的。她三岁丧母,七岁离开了父亲,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以偿还高利债。十七岁结婚,不久丈夫就死了,她成为年轻的寡妇,二十岁被冤杀。这就是窦娥极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仅仅二十岁年纪,她却几乎承受了封建社会强加给妇女的一切灾难。然而,她只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磨难。她对婆婆尽孝,为丈夫守节,俨然是一个封建社会“孝女”“节妇”的典型。窦娥和婆婆过着孤单无援的生活,从花开到月圆,从春到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就过着这孤单无望,极其痛苦的生活,窦娥在不幸之中,克守礼教,她安分守己“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所以这个不幸者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这样一个普通的不幸女子,这样一个恪守封建伦理的柔弱女子,她对统治者是无害的,她不会威胁统治者的存在,她与世是无争的。但就是这平凡而可怜妇女,也活不下去,万恶的社会也不肯放过。作者安排了两次戏剧冲突来写窦娥的悲惨命运。第一次是张驴儿父子的闯入,表明了平民百姓与流氓恶棍的矛盾,张驴儿父子是统治者的爪牙,这种人在元代的数量是比较多的。我们说张驴儿父子的闯入虽然带有偶然性,但这个偶然性却表现了这两个孤苦无依寡妇受凌辱的必然性,即使张驴儿不来,王驴儿、赵驴儿也会来的。这种恶势力的迫害,激起了窦娥的愤然反抗,她决不屈负嫁给张驴儿。第二次戏剧冲突,是窦娥与昏官的斗争,这表现人民群众与贪官污吏的矛盾。窦娥在公廷上与贪官污吏桃杌据理力争。黑暗社会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将窦娥推向绝境,使她终于被冤杀。赛芦医、张驴儿、桃杌,这一群坏蛋组成了血泪的元代社会图画。这就是窦娥生活的典型环境。所以我们说窦娥的悲剧,是命运悲剧,是社会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窦娥是千万个不幸者的缩影,她代表了元代人民的不幸。窦娥的不幸显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她的遭遇使人看穿了封建统治阶级,使人懂得了对元朝统治者不能寄予任何幻想。而又如《赵氏孤儿》是通过对孤儿的几搜几救体现了忠奸两大势力的曲折冲突;《雷峰塔》则是通过法海的步步追逼与白娘子的几经忍辱,表现了正邪冲突的曲折性。古希腊悲剧称为命运悲剧:人物摆脱不了命运之神的约束而变成悲剧,而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哈姆莱特的性格是复杂的,莎士比亚通过了头绪繁多但皆与复仇主线交织的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哈姆莱特的身份是一位尊贵的丹麦王子,从小养尊处优,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王国未来的君王。离开宫廷以后,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上学。在中世纪,大学是当时人文主义中心,哈姆莱特在这里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他成了一个彻底的人文主义者。他天真、单纯,对人类、对世界报有美好的希望。在他的心中,现实中的一切都如同理想那样的美好: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天地;人类是了不起的杰作。父亲是一个理想的君主;父母恩爱相处;女友给予他的是坚贞、纯洁的爱情;朋友无处不在。这些,让他有新的看法,他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他本人还多才多艺,光明磊落,可以说他近乎完美。第8页共8页 但是在剧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他不再是一个乐观的青年。一系列的意外变故后,特别是父亲亡魂的倾诉后。他的精神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父亲的死亡,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这一些反常的乱伦的事情的,几乎完全打破了他的幻想。现实世界残忍的丑恶显现出了它的原形。他心中的至高无上的光明世界,顿时变成了一个恶行败德的荒漠。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对比,让哈姆莱特变得忧郁起来。怀疑最终成了无情的现实,背后可能潜藏了更大的丑恶,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信念也发生了动摇。他甚至对母亲的发出了失望情绪的感叹。他又逐渐看清了在新的国王的统治下,丹麦的宫廷丹麦的宫廷荒淫无度,阴谋成风。未来的岳父作为国家大臣,从不考虑国家大事,拿手好戏就是玩弄见不得人的勾当取悦新王,为此不惜出卖自己的女儿。老同学为了求得主子的恩宠,背信弃义、出卖朋友,甘当密探,甚至凶手。一切的一切,让他陷入了精神危机,他的发疯固然是为了窥测敌人而假装的,但也是他的精神危机的自然表现。面对社会的罪恶,哈姆莱特敢于正视现实,深入思考,竭力认识世界,寻找出路,哈姆莱特的眼光锐利,对事物的认识非常深刻,判断力也很准确。他还通过对丹麦的认识得出了对世界的认识,由此及彼、有表及里的对显示的反常现象和恶人当道的情况进行了概括,深富哲理性。他开始了新的哲学探讨,包括对人的价值、生存与毁灭,生命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道路……他具有一个思想家的特色。但是,哈姆莱特善于思考的特征也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的另一特点,他看到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却时时感到无力承担,不知如何行动。这直接决定了他的命运肯定是悲观的。在接受父亲亡魂的托付时,他的决心很大,立即想到了初步的行动是装疯。但是,在两个月后,他还在装疯,并没有完成任务,甚至在他叔父克劳狄斯的面目完全暴露后,哈姆莱特还放弃了复仇的最佳机会。哈姆莱特的精力过多的花费在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哈姆莱特是一个明显的宿命论者,直到斗争的最后阶段,他还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决定人的生死胜负,他被旧的思想给束缚了,这样的重担使他在斗争中贻误战机,消极被动。最终,哈姆莱特还是在克劳狄斯的阴谋中与克劳狄斯同归于尽,并没有完成目标,现实在临死的他的眼里还是“冷酷的人间”,他人文主义的理想随之终结。而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虽然四处防范躲避,左冲右突,但仍逃不脱“杀父娶母”,以至最后自挖双目,自我流浪,就是因为他的命运是由阿波罗预先注定、德尔斐神谕早已预言而无法抗拒的命运缘故。再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群鬼》,梅特林克的《青鸟》,奥尼尔的《琼斯王》,斯特林堡的《鬼魂变奏曲》,等等。无论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还是社会悲剧,都是人对其对立物,即命运、性格、社会的挣扎,悲剧的冲突可称为挣扎中的冲突。因此西方悲剧在表现冲突过程中,着重塑造人物复杂的性格,尤其是他们在与命运、性格和社会挣扎中所显露出来的致命缺陷。二,悲剧效果角度第8页共8页 亚里士多德曾作过这样的论述:“悲剧的效果就在于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在观看悲剧的过程中,这种怜悯和恐惧对观众起到一种“净化”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差异使得《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的悲剧效果也有所不同。中国悲剧的美学评价:用悲来评价,用眼泪来净化灵魂,迎合人民的怜悯之心。《窦娥冤》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想的影响,悲剧精神是以传统的伦理道德为宗旨的。和西方悲剧一样,《窦娥冤》展示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怜悯与恐惧等情感体验,但“更多包含着同情、悲愤和崇敬”。窦娥在剧中是一个孝敬婆婆、心地善良、从一而终的女性,她符合中国伦理道德的要求,并且身世可怜,命运悲惨。这些让观众首先产生的是一种怜悯之情,这种怜悯之情的产生主要因为她符合人们心目中正面的伦理道德,对窦娥的同情实质上是人们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认同。因此当窦娥“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时,观众心目中的伦理情感被唤起,这种认同的情感便会立即转化为一种伦理悲愤,即对窦娥苦难和不幸的命运悲伤痛惜之情和对邪恶势力一时得逞的愤怒之情。这种悲愤来自于观众欣赏过程中情感的投入,是主体自身的体验,它必须经过“恶有恶报”来证实自己心目中所信仰的伦理观的合理性,因此,对于恶势力的毁灭观众心理上达到平衡并且由于悲剧人物为伦理正义牺牲而感到崇敬,“从而获得道德上的满足,以达到教化目的”。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是很好的例子,当名妓杜十娘知道委身之人李甲将其出卖后,毅然怒沉无价百宝箱,并随之投身江河,她用死来控诉李甲的无情和社会对她们的压迫,用洁净的江水来雪清她的冤屈,最后李甲疯狂,得到应有惩罚,杜十娘是用美丽的形象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她名垂千古,并不是因为那傲人的美丽姿态,而是因为她那铮铮的傲骨,和永不屈服的倔强!由于中国古典悲剧是以教化为目的的,善的被毁灭并没有给予中国观众最高层次的审美满足,表现“罪恶的胜利”也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所要产生的审美情感不仅仅是西方美学家所强调的怜悯与同情,其创作动机除了鞭挞和揭露丑恶之外,还在于讴歌和欣赏善的最后胜利,为受摧残、被毁灭的善昭雪,来惩恶扬善,缓解观众的不平之气。这种形象表明悲剧主人公之所以受难,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忍受苦难那就意味着好人有好报;若不得好报,也就毫无意义。命运越悲惨,忍受的耐力就越坚韧,寄予未来的希望也就越多,这种民族心理状态使中国的观众不能忍受窦娥含冤不报,这是中国古典悲剧的文化功能。西方的悲剧是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进行感情的进化。第8页共8页 《哈姆雷特》一开头,作者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篡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这种场面首先给我们的是恐惧感,当我们融入角色时,看到种种现实逼迫哈姆雷特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看到他与邪恶力量、不公平的社会的斗争导致悲惨结局(死亡)时,我们体验到他的种种苦难,不由自主对他产生了怜悯之情。但是仅有怜悯和恐惧就难以表达悲剧所取得的审美效果,“使悲剧区别于其它戏剧形式的基本精神在于,悲剧在观众心里最终激起的是一种昂然向上的情绪,观众在经历了恐惧、怜悯之后突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体验到伟大与崇高。”年轻的王子从鬼魂的口中得知父王之死的真相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虽然期间有犹豫、彷徨,但他却从来不曾有过退缩之意,他始终独立承担复仇和除奸重任,直至用生命换来正义秩序的恢复。他不断地思索自己的处境,考虑怎样解决问题。哈姆雷特明白自己抗争的对象、目的和意义,并且通过抗争体现了“人”的价值。它“在征服我们和使我们生畏之后,又会使我们振奋鼓舞。在观赏该剧过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奇和赞叹的感情。”这种崇高感使我们觉得哈姆雷特如此高大,它与悲剧人物的崇高精神相连,在混合着恐惧、怜悯的快感中使观众受到震撼,心灵得到净化。综上所述,《哈姆雷特》的悲剧审美最终表现为崇高感,力求通过悲剧人物的直接毁灭来达到一种怜悯和恐惧,在悲剧人物崇高精神的陶冶下,灵魂得以净化。而《窦娥冤》则受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有苦乐相继,悲喜混合的特点,他的悲剧价值是是一个从怜悯、悲愤到崇敬的教化过程,体现了中国悲剧特殊的文化功能。二,悲剧结局角度中国悲剧的结局是大团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西方悲剧的结局基本上都是主人公的毁灭,其震撼力更明显。《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悲剧,在结构处理上,也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善良的窦娥被害过程让我们看到她的不幸和坚忍,她所发下的三桩誓愿让我们看到了她坚定而又无奈的反抗,最后冤屈被平反让我们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第三折窦娥“蒙冤赴刑场,悲天怨地入黄泉”也是以死亡的模式掀起了悲剧的高潮。但是它并没有像《哈姆雷特》那样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立即结束悲剧,而是在悲剧人物死亡达到高潮后,又有了一折戏的叙述,使结尾露出了少许的喜色,即大团圆结局。《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琵琶记》的玉烛调和,《鸣凤记》的献身祭告,《娇红记》的鸳鸯祥云,《清忠谱》锄奸慰灵,《雷峰塔》的雷峰佛圆,《长生殿》的蟾宫相见,《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双蝶飞舞等等,都是团圆的结局,它已成为中国戏曲中普遍的审美现象。《哈姆雷特》是西方悲剧中的典型,表现为“一悲到底”,更强调悲剧气氛前后的一致性。戏剧一开头鬼魂的出现就笼罩了一层浓重的悲剧气氛,哈姆雷特的性格随着整个剧情的发展越来越鲜明,直到乔特鲁德、雷欧提斯、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相继死亡,一了百了的毁灭,悲剧达到高潮,而且因为这种“毁灭性”的出现使剧情戛然而止。它“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刚勇地抗争,它的结局是毁灭,往往是双方的毁灭,以尸体加尸体落幕”。与哈姆雷特一样,用生命来证明斗争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的人物比比皆是,西方悲剧人物大多如此,如《雅典的泰门》中的泰门、《美狄亚》中的美狄亚、《安提戈涅》中的安提戈涅等等。第8页共8页 五,结语综上所述,《哈姆雷特》与《窦娥冤》虽然同为悲剧,但貌似而神离。由于中西方文化、宗教和哲学等思想影响,导致两者在悲剧中主人公、悲剧结构模式和审美效果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参考文献:1,郑传演,黄蓓《海外戏剧文学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1984年3,阿尼克斯特《论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国人民科学出版社1981年4,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5,智量《比较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6,李靖《东西方的两朵悲剧艺术奇葩》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8页共8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