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小学美术 / 教学同步 / 人美版(2012) / 二年级下册 / 第3课 认识身边的树 / 认识身边的树---说课稿

认识身边的树---说课稿

  • 2022-06-10
  • 7页
  • 75.39 KB
还剩 2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二年级下册美术《认识身边的树》说课稿杨官寨小学罗晓莉 《认识身边的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我将本课定义为综合•探索的学习领域,本课设计为一课时,内容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外形特征不同的树,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树的种类、作用、生长特点以及他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本课综合性很强,既要让学生认识、了解、比较身边树的不同种类、生长特点、作用,又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能上成单一的绘画课。课前我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认识树木深切的体会树干的粗细,树干上的纹理,树叶的色彩和形状,能感受到树木特有的英姿和魅力,区分出不同的树种。可以现场由远及近、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树木、用手触摸树皮、树叶、观察树叶的纹路等方式对学生的视觉和触觉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发学生对各种树木有更多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精神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身边树木的不同种类、作用,以及它对人类的生存所起到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及它们的优美姿态,用线条或色彩表现树木的结构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以及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综合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表现形形色色的树,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保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重点为:通过了解树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难点为: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三、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到达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以及“示范教学法”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具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学法上,我采用“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欣赏法”,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在一个自由、轻松、愉快、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四、教学程序:〔一〕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根据授课内容的安排在课前收集各种树的资料,图片,以及一些大师绘画的有关树的作品,并利用这些资料制作好课件;请学生准备油画棒,记号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因为低年级学生以油画棒绘画为主,因此颜料由老师准备,提供应部 分同学使用。〔二〕设计思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表达学科教学的特点,我以“激趣导入,赏析探究,尝试练习,展示交流,总结拓展”这五部分开展教学〔三〕教学流程:第一部分:激趣导入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运用图片展示和谈话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到本课的学习。板书课题:《认识身边的树》第二部分:赏析探究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运用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在欣赏、比较、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树的特征,明白不同树种特点也不一样,感受树木特有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意识。赏析探究为本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思考赏析:课件展示班里部分学生绘画作品中的树,请学生观察、比较,说出:树的形状都差不多。我们自然界中的树可是形形色色,各种各种的。2.各种树木的图片欣赏课件展示各种树的图片,老师在学生欣赏的同时介绍树的名字。第二环节:分析研究〔分析树的共性和特性〕对校园里树的图片进行有目的的分析,让学生明白树有共性,又 有其特性,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分两个步骤进行:1、课件同一页面出示拍摄的树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松树,柳树,并且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树的共同特征为:上细下粗,越到上面分枝越多,大部分树枝朝上长2、展示树,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说出。松树: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种子卵形,淡褐色有斑纹。叶子是针形叶。柳树:枝条细长而低垂,褐绿色;叶互生,线状披针形,两端尖削,边缘具有腺状小锯齿。总结概括树的不同特征为:形状各有不同,树叶生长方向各有不同,各种树木的外形各有不同。第三个环节:作品欣赏分三个步骤进行1、欣赏摄影作品:白桦树、白桦林、雪松、桃树和巨杉等。教师小结:在不同角度或不同季节欣赏一棵树,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画家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一幅幅树的美景,我们一起来欣赏。2、大师绘画作品欣赏:莫奈的《白杨树》组画中的一幅,用油画的形式表现出白杨树的特点,并介绍作者创作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任何一副成功的作品都要付出作者巨大的努力。吴历《湖天春色图轴局部》:中国画作品,运用水墨形式表现出 了整棵树的姿态。希什金《橡树》油画作品,重点表现了橡树的树干。3、学生作品欣赏:学生观看后答复:有的作品用了各种各样的线条表现树;有的作品用了色彩表现树;有的是看着树画的写生作品;画面中的树有高低不同,近大远小,并且运用了前后遮盖的方法表现树。第四环节、分析写生方法以教学课件直观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写生的方法和要点,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1、由远及近地观察校园里的树,观察顺序由整体到局部;对于两种不同的树木,可采用比照的方法进行观察,从而找出其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棵树,因各自观察角度不同,其姿态也不一样。2、不仅看,还可以动手摸一摸。观察树的不同特点及枝干、叶子的生长规律。分析树干上纹理的规律,体会具有秩序的美感。3、用画笔快速地描画出一棵或几棵树。也可以画出树身某一部分的特写,注意构图饱满,并且明确:要注意表现出其特点来;表现出近大远小,高低不同,前后遮挡的关系。4、上色整理。第三部分:尝试练习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通过观察、触摸的方法进行对身边的树进行写生创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按小组在指定的校园区域内写生,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生时出现的问题,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由于时间关系,写生安排十分钟,回教室进行对作品进行整理安排十分钟。第四部分:展示交流在这部分的教学中,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作业,借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五部分:总结拓展树木和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我国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定位为植树节,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节约用纸等好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少砍伐树木,而且也减少了废水的排放,我们只有保护好树木,生活环境才能更加美好。五、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单,形象,直观呈现本课的重难点。认识身边的树树的组成:树叶]k树冠树枝树干树根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