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高中语文 / 教学同步 / 苏教版 / 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 八声甘州--柳永

八声甘州--柳永

  • 2022-04-28
  • 11页
  • 33 KB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一、教学目的了解柳永慢词的特点和风格2、学习本词情景交融和白描的手法二、学习要点:本词的艺术技巧三、教学安排:1、词的简介词:随唐时兴起的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原是乐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和词的内容并无联系。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最短的只有十几个字,最长的不超过二百四十字,如《莺啼序》,有人按字数多少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阕(曲)或一片,上下片的句式有完全相同的。如《西湖》、《卜算子》等。也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清平乐》、《沁园春》等。凡是下片开头的字数平仄,句式与上片有不同的,叫“换头” ,换头与不换头都是曲,乐曲的节奏变化决定的。词从片数来分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几种。单调不分片,多为小令,双调分二片,三叠分三片,四叠分四片。从乐曲性质分,词调有令、引、慢、等,舒缓的乐曲叫“慢词”依慢词填的词叫慢词。有的词调名下加慢“慢”字,如《木兰花慢》是由小令演化成的慢词。柳永是慢词的奠基人,他开创了词的新局面,宋以前的词,主要是小令,柳永依慢词填词后,慢词才得发展。柳永对词的贡献不反在于创意,而且在于创调。他通晓音律。(见作者介绍后部分)1、题解:《八声甘州》简称《甘州》,原为唐代边塞曲,后用为词调。《词谱》说:“此调前后八韵,故名‘八声’,上下阙,九十七字,是慢词,上下个四平韵。这首词写的是游子失意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心情。(羁游行役之苦)2、作者及背景介绍柳永:初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柳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父祖两代都中举作官,在京城开封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养成了一种放荡的性格,整日与伶工歌妓为伍,写过一些风月歌词,自道是“白衣卿相”,据说柳永科场失意的主要原因是他生活浪费,不像一个正流文人。他曾写过一收《鹤冲知》其中有一句话是“忍把浮名挨了浅斟低唱”。后来应进士考试,到发榜的时候,宋仁宗勾掉了他的名字,说道:“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用浮名?且去填词!” 以为他作官是不够格的,从此受到上层社会的白眼,而他则索性自称为“奉旨填词刘三变”,无所顾忌地去纵游娼馆酒楼,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创制的慢词风行天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刘词。到了五十岁左右,虽然该名柳永,考取进士,做了几任小官,但政治上可说是终身潦倒,了无成就。他的生活境遇也相当困苦,死时还是一贫如洗,只得有伶工当时的平民、各妓凑钱办了丧事。柳永毕生从事词的创作,所作词主要反映了当时的平民生活,透露着封建社会大部分知识分子在仕途失意后的悲愤和苦闷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人,他在词的创意和词调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辉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有《乐章集》1、范读2、分析讲解此词上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着意于凄冷秋景的渲染,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①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面对着傍晚潇潇的秋雨洒在秋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秋景变得格外晴朗。“对”字领起,把词人自己形象写进画里。潇潇,雨落之声洒,雨势江天,雨洒之广 清秋,清凉的秋天“洗”字用的巧,不仅照应了“潇潇”而且点出了“洒”的效果,洗却尘土,天气格外晴朗。原本“秋”是不能洗的。词人意念上以为秋清皆因雨洗,使人更感形象真切,而雨后秋空清朗状,如在目前,故“洗清秋”构思新颖。总:第一句写出秋雨的声势,时间,背景。展现出一片凄冷、昏暗、迷茫、阔大的景色②渐霜风凄紧,关沙冷落,残照当楼渐,渐渐;霜风,下霜时节的风凄紧,凄冷而急剧关河,关塞,河防,这里指山河当楼,面对~一映照在楼上~(秋雨过后,傍晚江边)感到寒风渐冷渐急,放眼望去,山河一派沉寂荒凉,夕阳的余辉回照在游子眺望的搂头。用“渐”字领起,突出渐冷渐紧的秋风,读时略作停顿,再读下面四字霜风(写感觉)极言秋风之凉凄紧突出其凄冷、紧迫、寒气袭人关沙冷落(写所见)――写关塞要津沉寂荒凉景色残照当楼――写落日余辉当楼回照,有凄凉之色这三句所写景色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大气磅礴。点染出“无处不堪愁”的意境。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大加赞美,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这几句不仅形象解明,使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也是词中稀有的。③“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木凋零苒苒,渐渐,同“荏苒”,形容时光消逝物华,美好的景物~:这里红花枯萎了,绿叶凋落了,时光苒苒而逝,美好的景物也渐渐衰减下去。这两句写近景,即楼头所见衰、减、休,承前两句,描绘了在凄冷的秋风之下,花木万物凋零的凄凉景象,诗人此时的心情悲秋之感深入一层,万物都在无情的衰变,都无法抗拒大自然的法则,词人此时感触颇多,却没说明。④唯有长江水,无语东留只有长江三水,默默无语的向东流去。这两句原本高瞻《秋日北固望》的: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惟有”将一切排开,言他物无可比拼,在诗人看来,只有浩渺无际的长江才是永恒的,不枯竭的,始终不衰的。也只有他才能抗衡那使万物凋零的无情秋风。用长江做唯一能抗衡秋风的景物,更突出物华之难驻了。词人的满腹忧愁,用写长江的无语而隐下,这也是为下片的抒情蓄势。长江无语是拟人手法,暗含词人的无限惆怅,并表示词人是目送长江东去,暗示远望,引起下片:下片:直抒思乡怀人的心情。①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归思:想回乡的情绪收,止住~不忍心登高跳远,望着遥远的故乡,想回乡的念头难以抑制。“不忍”领起,用反笔领起,仿佛耸起一个波澜,给文章增添了翻腾之势,表达更委婉深曲的感情。登高临远:既总括上片写景,又容开下片抒情,登高临远本来是为想望故乡,“望”然却“故乡渺邈”,太远了,爱而不见,所闯入眼帘的,只不过是更加引起乡思的凄凉景物,如上片所描写的,当然要更强烈的触动乡思,故而说“归思难收”这就自然地产生了“不忍”的感情不忍与“望故乡”两句前乎后应,互为因果。②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淹留,久留~:可叹自己近年来行踪无定,东飘西荡,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叹”字领起,由望乡转到自念。怀乡之情虽如此迫切,但是自己近年来还是落魄江湖。“何事”问句一提加重了语气,写出了千回百转的心思和回顾茫然的神态,自叹自问,满腹穷困潦倒的怨艾。对内在的感情作了极生动的刻画,表达出“归也未能归,住也如何住”即“归思”和“淹留” 之间的矛盾,舍有不尽难言之隐。究竟为什么淹留,词人心中当然明白:从前的读书人在没有取得功名之前,要上京应考,在已经取得功名之后,当上了官,也要在他乡任职。长期考不取,就或者在京城住下来,准备下届再考,或者四处游谒地方长官,以谋衣着。这当中,是包含了许多生活经历中的酸甜苦辣的,所以这“一叹一问”既有对行踪无定,漂泊流离的感叹,又有对人生坎坷,仕途失意的悲呼,所有这一切心灵上的创伤和肉体上的折磨,难以诉诸言语,要说也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不如索性不说,因此用了隐约含蓄之笔,这比直抒胸臆,更加动人。③想佳人,妆楼涌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涌(yóng)望:抬头凝望。涌头,一说,本有思慕的意思误,错认几回,多少次~(词人)想象妻子会经常地在妆楼上痴痴地望着远处的归帆,而几次三番地误认为这船上载着他从远方回来的丈夫。“想佳人”本是自己思归心切,却没有想到故乡的妻子在期盼自己。用撇笔把自己的感情蕴藉而曲折地反映出来,借人映己,运实于虚,用此反折笔法,使境界较为宏阔,局势较为跌宕,情思更显得缠绵缱绻,悱恻动人。“天际识归舟”本是谢眺诗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诗是实写江景,柳词则借其语为怀念自己的妻子创造了一个生动的形象。而温庭云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殡频洲。”这是“想佳人”两句的具体解释,柳永采谢、温诗句,加上“误”字传神传情,通俗精雅,显得分外委婉、深曲,真切感人。④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争同“怎”恁(nèn),如此,这样凝愁,愁绪不解 ~他怎么会知道我现在倚栏远望的时候,是如此愁苦呢?“争知我”与上句“想佳人”两句对照。由写对方回到写自己。“倚栏杆”远回应篇首一切景象都是“倚栏”是所见,近回映下片起句“不忍~~难收”,一切归思都是“凝愁”中所起,首尾照应,呼应灵活。“争知我”三句,是诗人默诉对方不知自己行役漂泊,欲归不归的苦衷。在佳人多次的希望和失望中,肯定要埋怨在外面长期不归的人不想家。因为有时连词人自己都感到“淹留”的茫然,所以“佳人”自然更难于理解了,她也许还认为丈夫乐而忘返呢,又怎么会知道我在倚栏远望是是如此愁苦呢?即是这三句的委曲的心情。从写法上看,“想佳人”和“争知我”都很有特色本是自己望乡,怀人,思归,却从对面写“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本是自己倚栏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佳人”怀念自己,出于想象,本应虚写,却用“妆楼涌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这样具体的细节表达,仿佛实有其事,倚栏凝愁,本是实情,却从对方设想,用“争知我”领起则又化实为虚,显得十分空灵。这种设想对方,虚实相生的写法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委婉,深沉,跌宕多姿,达到感人至深的境地。这种写法不自柳永开始,如韦庄的《浣溪纱》“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日凭栏杆,想君念我锦衾寒”,即是,杜甫的《月夜》更有“今夜(肤)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耳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但词层次更多,更曲折变化(单就这一点来说,不是比较这些作品的整个高下)梁启超对此很为称赞,以为其构成的两情相合的词境颇似温庭筠的《菩萨蛮》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就是指词中所写自己与对方的情景,有如美女簪花以后,前后照镜,镜中形象重叠辉映。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暮雨中所见广寞、凄清的秋景描写,抒发了词人流落江湖,失意苦闷和思乡的心情。这首词以:“登高临远”为线索。艺术特色(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曲折、细腻、委婉)1、寓情于景,因景抒情。上阕寓情于景,下阕因景抒情,把景物离愁,恋情交织起来描写,水乳交融。上片无论写霜风还是写关河残照,红、翠、物华都着意于凄冷的秋景的渲染,借以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悲凉。因为秋天的景象最容易叩动穷途失路、去国离乡者的心弦。这是以景见情。下片则写远望秋景勾起的思乡怀人和对自身遭际的伤感之情。抒情细腻深沉,委曲婉转,缠绵悱恻。2、采用白描的手法传情状物,纯真自然。 本词不用典故,不尚藻绘,浅显通俗,词中用词度句,毫无斧斫之感痕,然而又能于平淡中见功力,质实中现风神,浑朴中出韶秀,前人所说大巧之朴,浓后之谈,正是此词艺术上的胜境。3、虚实相生本词还一个突出特色是为对方设想,如本是自己怀人、望乡,却写佳人盼自己归去,这本想象的虚景,却写得仿佛实有其事,即以实写虚,化虚为实;本是自己倚栏凝愁,却说佳人在埋怨自己,不知自己如此这般愁苦,又化实为虚,这样回环往复,思乡之苦,怀人之情表达的十分生动。4、集雄浑豪放和清丽柔婉为一身的格调。本词上片写景中既有重笔渲染又有绘声绘色的刻画,动静结合,气魄苍茫辽阔,境界高远雄浑,情致深沉,苍凉,有一种雄壮的美。下片抒情运用呼应,问答,对照,虚实结合等各种手法,将思乡、怀人、失意等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委婉动人,表现了婉约的美,正如昔人所说的柳永词“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即突出其婉转缠绵的婉约风格。王国维在《人间词活》中,就把它和苏轼的《念奴娇??赤璧怀古》并提,说它们都是“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课后练习:1、柳永写景叙事,纯用白描,试述之。如写景处,一个“洗” 字,把秋雨后天地之境的分外清朗活画出来,“渐”字从感觉上突出秋风渐冷渐紧的变化,渲染一种肃杀的气氛“冷落”残照,更突出秋景的凄凉与“关河”、“当楼”并句,自然挥写出雄浑,寂廖的秋景。“长江”句,写出其壮观,也包含其难言的情感下片抒情中“不忍”“望”“叹”“想”“误”“争知”皆为极通俗的口语,加上作者的巧妙调遣却能传难传之情,状难状之隐。全词无典故,无藻饰极清淡。2、柳永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3、背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