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消失的恐龙》教学设计教案背景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科:小学科学课时:1课时学生课前准备:1、学生研究恐龙的兴趣高,但水平较低,头脑中虽有一系列的疑问,却又未曾深究其原因,通常表现为只对现象感兴趣。2、学生对恐龙知识的了解比较零乱,缺乏系统,他们很难对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3、本课的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较多(书本、画报、网络等)因此,可以就一些内容让学生进行自学。教学课题《消失的恐龙》教材分析《消失了的恐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进化》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重点从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为学习《共同的家园》这一单元做好准备。恐龙的种类、恐龙的生活、恐龙的灭绝等都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它们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庞大身躯,有着令人生畏的力量,以至于人们一提起它就会产生敬畏和神秘感,同时也留下了一个个无尽的谜团……本课以学生在课外对恐龙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点滴知识,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将“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陈列模型:提出问题—说明事实:发现(文)、骨骼还原(图)——加深认识:从骨骼到模型—拓展引伸:从课内到课外。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2、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科学知识:1、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2、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研讨活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收集、整理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恐龙的标本、多媒体课件、有关恐龙的影视资料。学生准备: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文字材料、图片等),用于课上交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对“恐龙”问题的理性思考。1、提问:关于恐龙,同学们从课外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外查阅和收集到的学生对于恐龙的世界并非是一无所知的,此环节设计以学生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追根溯源,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4、谈话:刚才,同学们从恐龙的种类、形态、食性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收集到的恐龙图片,老师觉得同学们很不简单,自己通过自学,就了解到这这么多恐龙的知识,老师这里还有关于恐龙的影片,大家想看吗?5、视频播放《恐龙帝国》片断。(时间3分钟左右)http://www.56.com/u11/v_Mjc0MzA0NTc.html6、谈话:刚才同学们展示的恐龙图片、《恐龙帝国》影片中的恐龙,这些都是真的吗?7、小组讨论: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呢?1、谈话: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些图片、模型及影片都是根据恐龙的化石复制出来的,那对于恐龙化石,我们又了解多少呢?2、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第25页中的有关恐龙化石的文字资料。(配音播诵)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恐龙化石的发掘3、多媒体课件展示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成恐龙骨架的关于恐龙的资料放于桌上,组内展开交流,形成对恐龙的直观认识。3、学生就恐龙的问题展开全班交流。生:想。学生观看《恐龙帝国》视频。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将问题归结到恐龙化石上来。恐龙已有的零星认识为基础,为他们交流有关恐龙的经验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他们梳理零散的知识。学生通过对恐龙图片、模型的观察,对影片的观赏,他们头脑中对这些“恐龙”的来历已经有了疑问,这时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既反映出了学生的疑问,同时也引发出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对“恐龙”的理性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用多媒体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相关学习内容,不仅有效避免教师直接讲授时的枯燥,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学生看完多媒体介绍后,让他们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人们对恐龙的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强化认识,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过程图。(将课本中的四幅图进行有机串联,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http://video.sina.com.cn/v/b/5467922-1239440374.html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F%D6%C1%FA%BB%AF%CA%AF%CD%BC%C6%AC4、谈话:通过上面音像资料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第26页上面的恐龙图片资料。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F%D6%C1%FA%BB%AF%CA%AF%CD%BC%C6%AC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ala1&fr=ala1&sf=1&fmq=1332163892859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F%D6%C1%FA%CD%BC%C6%AC&s=0学生观看课件。5、学生畅谈自己的内心感受。2、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形态上的特征。3、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4、汇报交流活动情况。认识和了解是源于科学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是源于对化石的研究,为下一课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体会到科学家工作的辛劳与艰辛,受到情感上的震撼。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同种类恐龙的形态特征来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合理的想象、推断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恐龙的一些特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四、拓展引伸,引导学生对恐龙问题进行后续研究。1、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3、谈话: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带着心中有关恐龙的疑惑,去进一步研究。(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恐龙”的网址、图书目录等,为学生的后续研究提供帮助。)(中国古生物网http://www.dinosaur.net.cn/;自贡恐龙博物馆http://www.zdm.cn/indextwo.HTM;恐龙博物馆http://www.nigpas.ac.cn/dino-main.htm;中国科普展览恐龙博物馆http://www.nigpas.ac.cn/dino-main.htm)2、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困惑。科学课的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上的四十分钟里,让学生运用课上习得的本领在课后继续研究,让他们对“科学探究”始终抱有热情才是我们科学教育的真实目的,但对学生的课外研究不能只提要求不加指导,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的课外研究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反思恐龙生活在非常遥远的古代,而且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学生熟悉而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学生平时看过有关恐龙的书籍、动画等太多,比我们老师懂得的还多;说陌生是因为恐龙离我们的生活十分遥远。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真正的了解恐龙的知识,可能还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有条件地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让大家在课上进行恐龙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恐龙的知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对恐龙图片、模型的观察,对影片的观赏,围绕他们头脑中对这些“恐龙”的来历已经有了疑问,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既反映出了学生的疑问,同时也引发出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引发了学生对“恐龙”的理性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接着通过对恐龙化石的挖掘视频的观看,让他们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了解是源于科学家的不断发掘和研究,是源于对化石的研究,为下一课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也体会到科学家工作的辛劳与艰辛,受到情感上的震撼。教师个人介绍省份:辽宁省学校: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解放小学姓名:陈继明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白杨路69号(解放小学)邮编:1101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