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种子变成幼苗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活动导入: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活动指导: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2.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二、我们的思考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4.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5.师:板书: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作业布置】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板书设计】4.种子变成了幼苗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下册种子变成芽5教案教科版“那是什么?”“好像是几颗豆子!”“不是,是各种种子!啊,也不是的,是种子长芽了!”“啊,是的!你看、你看……”课前准备时,一组配有悠扬音乐的图片在大屏幕上任意地播放着。进来的学生看到了,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他们看到我进来了,静了一下,但是看到老师好像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又用惊喜的语气小声地讨论着……这是《种子变成芽》上课前的一个小插曲,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时,学生没有端端正正地坐好,但是他们的情绪很好,看着这种情景,微笑挂在了我的脸上!“小朋友们,春天的气息你们闻到了吗?”伴着他们清亮的回答,这一节课开始了!背景分析《种子变成芽》是三年级科学(下)中,植物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想通过引导学生种植、培养一株植物来了解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以这种植物为载体,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起一个认识植物的“模型”,让这个“模型”去引导学生认识其它植物,成为学生与植物亲密接触的一个开端。因此作为植物生长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本课时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甚至是对于整个单元的延伸都有着较大的引领作用。而众所周知,种子发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萌发,一个种子变成芽的过程,并且把这种情绪延续到今后几课的学习,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过程分析课前十天的小任务: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任意播种。 在教材上,播种是学完这一课时后的任务。但是考虑到城市学生,真正见过种子变成芽的小朋友是极为少数的,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在课前提前布置了这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先去尝试一下。这样,一方面播种发芽成功的小朋友的小成果可以从视觉上给其他学生带去播种的渴求,另一方面没有发出芽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更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教学流程:一、课前引入:种子变成芽各阶段的图片展示。这个过程作为课前情景的一个创设,不是刻意地让学生去接受些什么,只是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潜意识的渗透,结果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记得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而人的情绪感情又可以促进或阻止人的认知过程。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思维敏捷,反应积极。“你们怎么会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的呢?”我故作惊讶地问道。“种子发芽了!”“种子在呼吸!”“小生命在生长!”……一连串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我们的种子顿时变得生动!于是很自然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1、交流播种情况,认识各种不同的种子。已发芽的小朋友骄傲地把他们的小成果带到了展示台前,“你用什么种子播的种,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黄黄的,椭圆的,还是可以吃的……”“呵呵!”小朋友们听了都善意地笑了!“小小的,旁边还有一个小黑芽呢!”兴致正高的一个小朋友早已忘了举手为何物,早早地喊着帮他作了补充!我没有批评他,这是孩子情感最真实的表现,不是吗?“这是什么种子呢,你们能在你们的桌子上把它找出来吗?”同组的小朋友一起拥向了桌上放各式种子的小碟子,“是黄豆,是这颗!”“是吗,我认识这颗,是绿豆……”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已经关注起了其它的种子!“这是什么种子长成的小苗,竟然已经长这么大了,真不简单!”我故作夸张地展示了一棵长势正旺的蚕豆苗,成功而又不留痕迹地拉回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是蚕豆!”“就是扁扁的,绿色的那个!”“就是这颗……”一个小朋友干脆举起了他在桌子上找到的种子!“是吗?小朋友们真不简单,桌子上还有那么多的种子你们都认识吗?”“谁能描述一下你最熟悉的一种种子,让其它小朋友来猜猜它的名字!”“我能!”“我来!”“我……”望着小朋友们举到站起来的小手,不认识种子的小朋友,还能不急吗?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我没有说“我们来认一认种子”,“我们来描述一下各种种子”,我也没有说“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但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在找一找、猜一猜中,在那一株株充满绿意的小苗的牵动下,在无意识中,所有的目的都达到了!2、小组解剖种子,比较认识种子的内部特点。在经历了前一个活动后,大多小朋友都比较激动,这么一颗颗看起来平凡的种子,竟还能变得那么有生命力!看着种子,再看着发芽的小苗,他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种子是怎样长大的?”“种子真的能长那么大吗?”“种子里面有什么呢?”……顺着他们的思路,“是啊,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接下来的解剖种子的活动,小朋友们异常地投入!而且在解剖时我在数量上进行了限制,小组四位同学每人选择分发到的四颗不同种子中的一颗进行解剖,并让他们在完成以后比较一下组内小朋友种子的异同点。 在实际操作中,解剖种子数量的限制并不是剥夺他们更多动手的机会,相反地我们知道:在小组活动中,性格外向、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无疑会成为主角。有时几次活动下来,有几个学生事实上只是旁观者而已!而每人选择一颗,他们却很自然地进行了协调……再有让他们比较异同的活动,比较不是目的,既然各位小朋友的种子是不同的,他们自然对其他小朋友的种子充满了好奇心,怎能忍住不去仔细看一看,比较一下?在比较中,对种子内部结构观察的任务就水到渠成了!3、推测种子各部分的变化情况。小学生的耐心是有限的,种子种下去,第一天他们充满期待,第二天他们满怀希望,第三天他们就有可能忘了去看,怎样延续他们对种子观察的投入呢!“你们能先来猜一猜吗?种子播种以后大概过几天会出现变化,它的各个部分会出现些什么变化呢?”我展示了种子发芽过程的简图……低段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猜一猜,他们的兴致很高!并且他们的推测让他们更有一个期待、比较、证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或惊喜或失望,但相同的,他们全情投入,经历了一个能动的等待与观察过程!4、播种。播种是以后一切活动的起始,怎样让学生正确的播种是极为关键的。种子的成长需要哪些条件?小朋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像阳光、水份、土壤、空气等比较泛泛的条件是不在话下的。但是,怎样让学生认识到那些细节问题呢?一味地追问:“你能说得更仔细点吗?”“你还能补充吗?”这样的问题甚至让有几位小朋友摸不着头脑!这时我想到了“归缪法”,“下面老师就用小朋友们的说的方法来播一下种……”我拿起了一个小花盆,把几颗种子放到了盆底,加入泥土,倒进大半杯水……“这几天阳光很明媚,我决定让它‘住’到阳台上!”“不对!”“这样不行的!”“这样会死的!”下面的小朋友一看、一听,急了!“为什么不行呢?你认为应该怎样?”我故作疑问。“种子放得太深了,长不出来的!”“这么多的水,会淹死的!”“在花盆下面挖个洞,让水流走……”有的小朋友已经出起了主意!“太阳也不能晒太多!”……在叽叽喳喳中,有的小朋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我的种子烂掉了!”“原来种子也要呼吸!”“我要再种一次……”“想再亲手播种一次吗?”我问道。不用听回答,因为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5、讨论怎样记录种子的成长信息。种子播种以后,接下来就是一个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过程,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的学习态度的最佳载体。观察什么,怎样记录无疑是学生良好科学品质和科学素养生成的一个渠道。“看着这盆还冒着泥土清香的种子,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种子是怎样长大的!”“它什么时候开花?”“它每天会长多少?”……在前面环节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都说出了心中的渴望!“画下它的样子!”“写日记!”“拍照!”……“给它拍录象,做成一个电视……”他们又一下子“蹦”出了许多记录的方法!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没有刻意去引导些什么,但孩子们在一个个他们感兴趣的小活动中,自然而然地生成了他们的想法,积累了他们的求知,激发了他们的创意!“知识不是老师传授的,而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而成的!”我没有在学生交流讨论后,给出一个固定的记录成长信息的“模板”,最后小朋友们的记录结果可想而知,可能不尽人意,可能花样百出,但是相对于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撞击,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6、适当延伸。在下课铃声响起时,每一个小组得到了老师送出的各式种子。在经历了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对于怎样播种必然有了更好的认识,所以对于最后老师送给小组的种子,也有了特别的意义。再播一次种,既是本课的学习小结,更是本单元下几节课的延伸!一点遗憾在学生播种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竟然把前一活动环节已经解剖过的种子种下去了,看到这个现象,我作了如下的引导:“大家觉得种子的外皮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取暖,就像种子的衣服!”“可以吃!”“可以保护种子!”“我觉得没有用!”……他们的回答层出不穷,最后我小结:“有些小朋友说对了,它可以保护种子,既然这样,我们能用没有种皮的种子播种吗……”开始这样处理时,我觉得挺好的,几分种的讨论与小结,小朋友没有用裸露的种子播种了!但是事后反思时,我发现了问题。因为再回头看他们的回答时,我发现他们对于种皮的作用实际上是非常模糊的,说对的小朋友很大程度上是“蒙”对的,我的小结只是形式上,事实上我是把已有的知识简单地“灌输”给了他们!为何不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一下呢?为什么不让他们在种的过程当中,去发现种皮对于种子的意义呢?为什么不让他们从类似“为什么没有种皮的种子不能长大?”的问题中去建构、生成他们对种皮的理解呢?我很遗憾!“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知!”“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顿时出现在我脑海中的话,引起了我长时间的思索。优秀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创造出最丰富的能动空间,让他们能够展开想像的翅膀,在探究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想说的一句话在科学探究的路上,看着他们惊喜,看着他们疑惑,看着他们成功,看着他们失望,看着他们在蹒蹒跚跚中生成、建构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所有的这些,坚定了我在新课程的路上不断前进的信心、决心!课题3-1种子变成芽 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2、  在种植活动中,促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和交流,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3、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种子、自带种植容器、透明塑料杯和土。  教师准备:提前一周播种;为每组准备一盆初出芽的苗;浸泡过的凤仙花、黄豆、玉米和小麦种子;放大镜、镊子。教   学 过  程谈话:如果老师问一粒种子种进土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大家怎样回答?会发芽、会长高、会开花、会结果……很好。但这只是一般的回答,我们认识植物的一生,最后要用事实、数据来说明植物的一生。所以要实际种植一株植物,坚持观察、记录,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观察记录,用事实数据科学、准确地说明这株植物的一生。  活动:观察种子。  ·从各种种子中认出凤仙花的种子,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说出各种种子的名称,说不出名称的由老师告诉。二是描述凤仙花的种子,把凤仙花种子同别的种子进行比较,说明凤仙花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剖去种皮,观察种子内部。凤仙花种子小,种皮不易剥离,用放大镜也难看得很清楚所以提供浸泡过的黄豆、蚕豆、玉米和小麦和种子供学生比较。看凤仙花的种子同哪种种子相似:有皮有两瓣、有小芽。玉米、小麦种子是没有两片子叶的。  教  学  过 程·推测种子种到土里以后会怎样长。一是推测种子的各部分可能会怎样变化(先是根向下长,后是茎往上长)。二是预测过多少天种子会出芽(发芽时间为5~7天)。推测的直接目的是促成学生能动地进行观察。活动:播种。  ·先让学生说说怎样播种、种多深、怎样浇水。再以小组为单位在花盆里播种,在盆上做上本组的标记,放在学校由各组同学轮流管理,每个学生带种子回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地栽或盆栽。  ·做记录,先看清"凤仙花生长发育"表一共要记几次,看清播种活动记在哪一栏后再记录。  活动:想办法看到种子在泥土里的变化。  ·让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凤仙花苗,说明我们看不见种子在泥土里怎样长出苗,让学生猜测种子在土里可能会怎样变化,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然后按教材上的方法、步骤做实验。  如果学生没有想到用纸巾,可以不用,但注意每次浇水要沿杯壁浇。  ·在四种种子中,凤仙花、黄豆的芽为一对子叶,玉米、小麦的芽为一片子叶。  以上两项活动合并进行,更便于组织教学。可以先讨论明确播种、做种子萌发实验的方法,再动手播种、做实验。活动:种子长出芽以后的观察与记录。  这项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课内的任务是通过讨论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记录。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