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6.比例尺一、单选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4.8厘米.求甲乙两城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A. 144千米                         B. 1440千米                         C. 14400千米                         D. 144000千米2.在一幅地图上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50                       B. 1:5000000                       C. 5000000:13.校园长240米,宽180米,而画校园平面图的图纸长6分米,宽2分米,那么画该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选择( )比较合适.A. 1:900                             B. 1:800                             C. 1:1200                             D. 无法确定4.图上距离10厘米的地图上,比例尺是1:1000,表示实际距离( )米.A. 1000                                  B. 100                                  C. 10000                                  D. 100000二、判断题5.1:20000的比例尺,就是说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判断对错)6.判断对错.60∶1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60cm.7.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8.判断对错.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三、填空题9.把数值比例尺1:5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________.10.在照片上小华的身高是5厘米,她的实际身高是1.6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________11.一个零件长5毫米,在一张图纸上画了10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______.12.秦奋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6厘米.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13.学校准备出一张环保知识的手抄报,要将这幅画按1∶2复印出来放在手抄报上,应该调到________%。四、解答题14.将直角三角形各边缩小为原来的。 15.将下面的数值比例尺转化成线段比例尺.(1)1∶5000(2)1∶25000000五、综合题16.根据要求画一画、算一算。(1)①画出小明从A点安全过马路的最短路线。(2)求出马路的实际宽度是多少米。六、应用题17.下雨了,小华拿出两个容器同时放在雨地里,她紧盯这两个容器.到20分钟时,甲容器被注满了,她便认真地记在本子上,又继续观察起来.小芳见了,忙说:“小华,别看了,想知道另外一个容器注满水的时间,算一算不就行了吗?小芳说得对吗?若降水量不变,你能算出乙容器注满雨水需要多少时间吗?(单位:分米)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4.8÷=4.8×3000000=14400000(厘米)=144(千米)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据此解答.2.【答案】B【解析】【解答】解:50千米=5000000厘米,比例尺:1:5000000。故答案为:B【分析】先把实际距离换算成厘米,1千米=100000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前项是1的比即可求出比例尺。3.【答案】A【解析】【解答】解:180米=1800厘米2:1800=1:900答:画该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选择1:900比较合适.故选:A.【分析】依据比例尺的意义,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据此解答即可.此题主要依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4.【答案】B【解析】【解答】1000×10=10000(厘米),10000厘米=100米;【分析】根据比例尺是1:100,知道图上是1厘米的距离,它的实际距离是1000厘米,由此即可求出要求的答案。故选:B二、判断题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由比例尺的意义可知,1:20000表示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0厘米, 即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进行判断即可.6.【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60:1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60cm相当于实际距离1cm,所以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60cm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本题是数值比例尺,要转化的是文字比例尺,注意比例尺的前项是图上距离,后项是实际距离。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此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00:1,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据此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定义,要注意比例尺有时会放大原距离,有时会缩小原距离.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1=1平方厘米;一个正方形按1:10缩小后,正方形边长是1×(1:10)=1×=厘米,正方形面积=×=平方厘米;÷1=,所以面积缩小为原来的;所以一个图形按1:10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本题先设原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求出原正方形面积,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按1:10缩小后,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是多少,然后进行比较面积的变化,即可解答此题。三、填空题9.【答案】 【解析】【解答】解:5000000厘米=50千米,所以数值比例尺1:5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为:,故答案为:.【分析】数值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000厘米,先将长度单位厘米换算成千米后,再将数字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即可.10.【答案】1:32【解析】【解答】解:1.6米=160厘米,5厘米:160厘米=1:32;答: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1:32.故答案为:1:32.【分析】因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从而可以求得这张照片的比例尺.11.【答案】20;1【解析】【解答】10厘米=100毫米,比例尺:100:5=20:1.故答案为:20;1【分析】先把图上距离换算成毫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把比化成后项是1的比就是比例尺.12.【答案】224【解析】【解答】5.6÷=22400000(厘米),22400000厘米=224千米.故答案为:224【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列式求出实际距离,再把两厘米换算成千米即可.13.【答案】50【解析】【解答】(2-1)÷2=50%。【分析】此题考察放大与缩小,指新图形与原图形的比。把新图形看成1,则原图形是2,则新图形比原图形多(2-1)÷2=50%。四、解答题14.【答案】解: 【解析】【分析】数一数原来的直角三角形的底是9格,高是6格,将这个直角三角形各边缩小为原来的,就是求原来底和高的一半,据此计算并作图.15.【答案】(1)解:5000厘米=50米,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米,化成线段比例尺如下:(2)解:25000000厘米=250千米,化成线段比例尺如下:【解析】【分析】(1)这个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0厘米,把5000厘米换算成米,然后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即可;(2)把25000000厘米换算成千米,然后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千米数即可.五、综合题16.【答案】(1)解:因为:点到直线的所有连接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所以小明从A点安全过马路的最短路线,如图所示:②在对面马路边人行横道的右边有一棵柏树,已知柏树与A点的连线正好与马路边成夹角。请用一个小“”号标出柏树的位置。解:利用方向坐标可以找出柏树的位置,如图处.(2)解:马路的宽度就是这条垂直线段的实际距离,经测量得知,从A点到对面马路这条垂直线段图上距离为2.5厘米.设马路的实际宽度为x厘米.根据题意可得2.5:x=1:1000     x=2.5×1000     x=25002500厘米=25米答:马路的实际宽度是25米. 【解析】【分析】(1)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因此A点到对面垂线段的长度就是最短线路;可以利用三角板上60°的角来确定柏树的位置;(2)测量出马路的图上宽度,根据比例尺是1:1000列出比例,求出实际距离,注意换算单位.六、应用题17.【答案】解:设甲乙容器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注满乙容器需要的时间为t,则有:20:V1=t:V2,       20V2=V1t,          t=;答:乙容器注满雨水需要分钟.【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单位时间内下的雨量是一定的,则注满容器的时间与容器的体积成正比,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若两个相关联量的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从而可以列比例求解.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