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上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1.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四、总结。这节课你又有哪些收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