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情况,辩证思考其历史意义。2.引导学生讨论并把握朱熹在理欲、义利、读书方法等方面的基本思想。
理学发展概况理学兴起于北宋时期,周敦颐和张载是理学的真正奠基人,理学体系真正形成于程颢、程颐两亲兄弟,南宋是理学的发展高峰,出现了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等重要的理学家。到了元代,程朱理学成为官学,明代中期,随着朱学逐渐走向僵化,理学发展主要的内容是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以及王学的广泛传播。明代后期,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宋明理学在历经了六、七百年的发展以后,逐渐在思想学术领域衰落了。
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三则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天理”“人欲”是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被誉为继孔子后最博学的儒家代表人物。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上有何物?”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苦不如此,便不成人。”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十八岁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
朱熹诗歌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暗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名言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在庐山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与当时的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并为“四大书院”,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朱熹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
朱张渡
数(shù)过:几次略晓:大略通晓厌:通“餍”,满足得趣:明白其中旨趣愦愦(kuì):昏乱不清醒芜秽(wúhuì):杂草丛生交战之机:交战的关键战战兢兢:害怕而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仁:实现仁德自家:自己大段:仔细学者:求学的人以为:以……为切己:切身说话:说教睹:察看剖(pōu)判:辨别,分析喻:明白不肖:不才,不正派将:助词,常用于动词后,无实义。字词疏通
内容理解第一则这一则中,朱子讲读书方法。在《朱子语类》当中记载有“读书法”两卷,朱子门人还将老师的读书法作了归纳,称为“朱子读书法”,共有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课文所选的这一则语录,中心思想就是熟读精思。所谓得“真味”,即对书中的义理有深刻的体会。朱熹所讲的读书方法,并不仅仅是一种读书的方法,而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他主张通过读书来“穷理”,来体认天理,即人伦、圣言、世故等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最终达到道德品质的完善,提高精神境界。
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人间词话》
第二则此章讨论天理与人欲的问题。天理与人欲,或理与欲的问题,是宋明理学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儒家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简单说,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程朱理学继承并进一步发挥和论证了这种看法。理学家所讲的天理,首先指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世界的根本规律,同时,也指儒家所主张的伦理道德规范。理学主张的人的修养目标,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用天理格去人欲。又由于人对天理的禀赋不同,对于普通的、大多数人来说,在后天的道德修养过程中,就要更加用力,时刻要“克己复礼”,以便不为人欲所牵引,这也就是后天的修养功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朱熹认为,以实践仁德为人生修养的毕生目标,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因此要尽心尽力去完成。这也暗含着对前文所讲的理欲之辨、克己复礼的修养工夫要认真对待的教导。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诗经·小雅》:“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诗本是讽刺周幽王政治昏暗的一首诗,诗的最后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明在政治上要非常认真谨慎。这几句诗历代流传,至今已成为习语。曾子引用这几句诗,也是表明一种谨慎态度。朱熹在这里又一次引用,是为了总结前文,说明对于理欲之辨的问题,要认真谨慎地对待,要明天理,灭人欲,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标。
第三则本章讨论的主旨是义利之辨,这与前章的理欲之辨是相关的,也是儒家思想当中重要的问题。义就是道义原则,利就是利益。重义轻利,是儒家一贯的立场,也是朱熹在这一章语录当中要讲明的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对立起来,看做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舍生取义”,要舍弃利,选择义。
朱熹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一方面认为,作为政府和地方官吏,应该实行奖励生产、开荒救灾、薄赋赈济以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措施,这个角度的“利”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从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应该重义轻利,讲义不讲利。朱熹特别强调义利之辨,严守义利之分别,还在于这是朱熹与其他学派论辩中的主要问题。在南宋的思想学术界,朱熹的理学虽然是主要的一派,但同时还有其他不同的思想学派存在,其中主要是浙东事功学派,陈亮(陈同甫)(1143—1194)为代表。陈亮是朱熹同时代的学者,他与朱熹因为对道的不同理解而展开争论,其中义利问题也是双方论辩的一个主题。朱熹是“谈性命而辟功利”,陈亮是“专言事功”而“嗤嗤性命”。朱熹主张义利不两立,陈亮则主张义利双行,二者缺一不可。
本则门人向朱熹问的是关于读书的问题,朱熹却回答义利之辨,是否答非所问?朱熹回答义利之辨看起来好像是答非所问,但其实是朱熹所认为的关于读书的大事情。读书首先要明辨义利,是“为人”还是“为己”,是为了成圣成贤,还是趋于愚昧不肖,这是读书的原则,朱熹认为,这是个是非分界的问题,不容讨论,认清了这个问题,读什么书,“却好商量也”。所以,整段语录也是和读书密切相关的,他说的是读书的一个原则性问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义且富贵,于我若浮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见利思义。——《论语》人到无求品自高。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积累·义与利
再说“理”与“欲”在对待个人获取财富的原则和途径问题上,朱熹倡导儒家“见利思义”、“先义后利”,认为对于“天理之公”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但不应否定,还应该加以宣传,而对于“人欲之私”的利己之心,则应受到道德和论理的规范和限制。因为“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使用“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在现代社会,同样存在人的物质欲望与社会规则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的利益追求与道德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当今社会,物质虽然高度丰富了,但一些人欲壑难填,在物质的狂迷中丧失了自己,完全突破了伦理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人欲”无度,“天理”何存?从大的方
面说,人类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向自然过度索取,以致进行破坏性、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其实也是放纵欲望的结果,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因此,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应当正确的处理欲望与规范的关系,只有这样,人的正常需求才能最终得到合理的满足。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还应鼓励人们在不违背法律道义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义”与“利”上实现双赢。然而,当二者不可调和,必须在其中作出抉择时,我们必须努力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把守住心中的道德底线。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正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鹿奶粉等事件中,有很多人很多事让我们不齿,也有很多人很多事令我们感动。
祥林嫂之死
李纨
《金锁记》曹七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