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资料简介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学习目标1•了解《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对应学生用书P43资料助读初识文本〃〃〃屯近作才//////伽斯那,又称伽斯、伽先,是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有述作,撰有《修行经》《大道地经》《僧伽罗刹所集经》等。其中,《僧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世。他也参与《华严经》《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大。求那毗地,中天竺人。南齐译经僧。幼年出家,师事僧伽斯那。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齐建元初(479-482)到京师,居止于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族迭相供请。伽斯那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切要的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求那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永明十年(492)秋译为齐文,凡有十卷(今为四卷),称为《百句譬喻经》,或《百喻经》。〃〃〃数V////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 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JV////《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写,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一百篇譬喻故事。《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釆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農体感知么〃《百喻经》的第一个故事《愚人食盐》。经文的本旨是批评外道修持中过分强调“断食”而带来的弊端,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渴见水》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讽刺那些一时不能全部得到就索性舍弃不要的愚蠢人。《入海取沉水》的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尝庵婆罗果》中的小故事比喻说明了在生活中学会见微知著,懂得变通,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诈言马死》比喻有种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肯老老实实坦白认错,总以为别人不一定知道,于是,信口雌黄,编造谎言,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N0.2、《驼瓮俱失》比喻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多种意见比较分析,选取最佳意见,同时也要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做“驼瓮俱失”的蠢事。古文今译疏通语篇古今对逐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里做客。主人给他饭吃,他嫌饭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就为他加了一些盐。加盐之后,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味道鲜美,于是自言自语说:“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愚人没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有什么智慧,于是空口吃盐。吃完后觉得味道很差,反倒遭受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 了痛苦。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 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徒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就像那个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愚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觉得味道爽,此亦复尔。「他家:别人家。空:空口。口爽:败坏了口一很差,这也是一样。L味。爽,败、伤,此指口发干。复:同样。.渴见水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过去有个人,痴呆而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看见由热乞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众人热时焰: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时,折射的影像、闻其此语,皆大嗤笑。听了他的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幻景,在干旱或温差大的地方容_易出现。辛头河:印度河的音译。一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一年,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心里感到很厌烦,把这当作了苦恼的事情。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可以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 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沉水:即沉香,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售:卖出去。尝庵婆罗果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来吃。他吩咐说:“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买回来。”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买。园子的主人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买果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买果子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尝一个,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他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才拿着回了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扔了。■庵婆罗果:一种水果的名字,果形■■似梨。敕:吩咐。当:则。寻:接着。■诈言马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由于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害怕,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就想回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尾巴。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诈现死相:■_装死。■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 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瓮中吃谷子,结果头出不来了。骆驼头无法出来,使他感到很烦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有一个老人过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能够很快使它出来。你应该把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于是那人就听了他的话,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杀死骆驼之后,又打破了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语:告诉。速:很快。既]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嘲笑。L复:……之后,又……。」对应学生用书P44一、识字注音2•庵婆罗果(dn)■4.诈现死相(zhd)■通“值”,价值,价格1.嗤笑(chi)3・敕(chi)二、通假字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三、一词多义r①见人卖炭,时得速售(能够)■②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得意,满足)■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得到)■1.得<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心得,收获)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实现,达到)、⑥此言得之(《捕蛇者说》)(适宜,得当)r①诈现死相(样子)②伯乐学相马(《伯乐相马》)(观察,审察)③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容貌,貌相)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帮助,辅助)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2相<••(宰相,丞相,相国)⑤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表示动作偏指一方)■⑦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古代主持礼仪的官)「①心生疲厌,以为苦恼(介词,把)②何以可知(介词,凭)3以<••③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介词,因为.由于)、④以刀斩头(介词,用)■1①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添加)②香远益清(《爱莲说》)(更加)4••③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渐渐)、④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好处,利益)r①汝当斩头,自得出之(代词,代骆驼头)■②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并序》)、丿(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5・之1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代词,这)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鋅并序》)(动词,至IJ)■I⑤不得半车炭之价直(结构助词,的)■ '①主人与食(给予)6.与{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和)③可得闻与(《孟子》)(通“欤”,吗)■四、古今异义1.昔有愚人,至于①他家②••••J古义:型。①至于(今义:表示另提一事。1古义:别人家。②他家1今义:他的家。2.即便断食[古义:于是,就。即便I今义:即使。3.傍人语言••、五士j古义:对……说。'口口i今义:话语。4.经历多日,不能得售••经历古义:过,经过。今义:亲身遭遇,亲自经受。(名词作动词,喝水)(名词作动词,告诉)(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5.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古义:有声望的人。长者[今义:年长的人。6・便以血污涂其面目••1古义:脸。面目{〔今义:面貌,脸面、面子。五、词类活用1・极渴须水1.有一老人来语之言■2.我教汝出■3.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1.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六、辨识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呢。译文: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1.汝马本黑。句式:判断句,句意表判断。译文:你的马本来是黑的。2.食已口爽,返为其患。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译文:最后终因吃盐过多,反而被其败坏了口味。3.默然无对,为人所笑。句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译文: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4.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句式: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译文:如果只是尝一个,凭什么就知道个个都很好呢?5.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句式:省略句,“诈现死相”前省略主语“他”。译文:(他)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七、名句积累1.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2.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3.汝马本黑,尾何以白。[语句研读]1.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解读]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对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1.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解读]故事中的那个人用“品尝一果,怎知他果甜美”的思路,去“尽尝他果”,导致“一切都弃”的结果。这原本是用来比喻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1.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解读]为了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就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问题探究]1.前四则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示分别是什么?[明确](1)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2)制定长远的目标,切不可因为目标太远而放弃一切努力;积珪步以至千里。(3)有恒心、耐心,不急不躁,才不至于失去理性判断。(4)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绝对的实践主义会时时碰壁,也不可能;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认识世界重要的思维方式。2.“驼瓮俱失”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明确]做事情不要顾此失彼,要兼顾两个方面。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3.熟语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条,你对“尝庵婆罗果”这则故事中的“买果者”有何新认识?[明确]古人有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就是要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善于由此及彼。那买果人只要抽检几个果子,便可知好坏,怎么能固执不变,可谓胶柱鼓瑟了。更何况古人又倡言“通权达变”,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要善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对策。所以说“买果者”是干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警惕的。4.如何看待“诈言马死”中的那位骑士?[明确]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5.《百喻经》在说理上有何特色?这种特色有何好处? [明确]《百喻经》是一部古老的佛经寓言故事,在近百个短篇故事中,每个譬喻先讲故事后说理。作者运用熟稔的白描手法,使得情节生动,人物传神。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 直裁了当地说破人心缺憾,每个诙谐风趣的比喻皆能使人得到反省与启示。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及个人的体会来叙述发人省思的哲理,在虚妄的人物中反映现实的人生。用字虽浅近,寓意却无限深远,让人在现实中获得人生启示。【阶段质量检测(二)】对应学生用书P135(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巩固(20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此之谓自谦B.上恤孤而民不倍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D.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解析:A项,“谦”通“慄”,满足;B项,“倍”通“背”,违背;D项,“直”通“值”,价值。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老老而民兴孝老老:尊敬老人••B・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鲜:很少C.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去:前往■D.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患:祸害,灾祸■解析:去:离开。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3分)()■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B.修身也,尊贤也■C.上长长而民兴弟■D.圣人之所以为圣■解析:A项,“明”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1.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道也考,不可须臾离也②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j①故君子慎臬独也B•[②中庸其至矣乎①恐惧乎其所不闻②知耻近乎勇■[①道乙不行也,我知之矣D・j②柔远人,则四方归之■解析:A项,“者”,①表停顿;②代词,的人。B项,“其”,①代词,他;②语气词,表推测。C项,“乎”,都相当于“于”,介词。D项,“之”,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他。答案:C2.默写下列名句名篇。(3分)(1)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学》)⑵,,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3)法即一种,见有迟疾,,o(《坛经》)答案: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⑵博学之审问之(3)见迟即渐见疾即顿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3分)译文:(2)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2分)译文:答案:(1)尧、舜用仁义来统治天下,民众就跟从他们追求仁义;桀、纣用暴虐来统治天下,民众就跟着凶暴。(2)中,是天下人最重要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普遍通行的行为准则。二、阅读提升(55分)(一)课内阅读(15分)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15分)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诈言马死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黒,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驼瓮俱失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A.即烧为炭,诣市卖之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诣:到B.以其怖故,不能战斗C.默然无对,为人所笑默:沉默D.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复:同样解析:D项,“复”的意思是“又”。答案:D8.下列语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写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诣市卖之,以其贵故,(沉水)卒无买者。B.(那人)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在)死人中。C.(骆驼)既不得岀,以(入头瓮中食谷)为忧恼。D.(那人)即用其语,以刀斩(骆驼)头。解析:C项,应为:(骆驼)既不得出,(那人)以(入头瓮中食谷不得出)为忧恼。“忧恼”的主动者是“人”而非“骆驼”。答案:C9.下列有关《入海取沉水》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他把沉香运回到家里。B.由于沉香的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他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 C・他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D.那人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然后再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解析:A项,“经过多年的辛苦,才打捞了一车”与原文内容不符,应是“经过一年”。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2分)译文:(2)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4分)译文:解析:在第(1)句中,注意“语言”是同义复词,“语”即“言”;“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成白色”。第(2)句中,“我教汝出”为省略句,应为“我教汝出(法)”;“自得”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意思是“自然”。答案:(1)有人看了看马尾巴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2)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二)课外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21分)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①。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②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庐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④,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齐明盛服⑤,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跆⑥,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 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节选自《中庸》)[注]①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②敏:勉力,用力,致力。③蒲庐: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④杀:减少。⑤齐明盛服: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WQia):说话不通畅。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布:分布B.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远:远离■C・所以劝大臣也劝:劝勉■D.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预备■解析:A项,“布”的意思是“陈列,写”的意思。答案:A9.下列语句,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一项是(3分)()①夫政也者,蒲庐也②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③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④继绝世,举废国⑤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⑥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③⑤解析:④说明对待诸侯国的方法,⑥强调的是“诚”。排除这两项即可。答案:D10.下列有关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就像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一样。B.孔子解释说,“仁”就是爱人,“义”就是应该多做事,这都是礼的要求。C.做任何事情,事先预备才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做事都是这样。D.文章在结尾处告诉人们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到达真诚,即要明白什么是“善”。解析:B项,对“义”的解释不当,原文是“义者宜也”,就是事事做得适宜的意思。答案:B 8.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4分)译文:(3)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4分)译文:解析:第(1)句要注意介词结构的翻译。第⑵句“官盛任使”是省略句,要注意恰当地补写出省略的成分。第(3)句“一"是“一样”的意思。答案:(1)所以,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2)让他们官位高,让众多的人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劝勉大臣。(3)总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参考译文:鲁哀公询问政事。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这些政事就实施;他们去世,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说起来,政事就像芦苇一样。所以,政事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侍奉亲族;要侍奉亲族,不能不了解他人;要了解他人,不能不知道天理。”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驱除小人,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让他们官位高,让众多的人供他们使用,这是为了劝勉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稅,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招纳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总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预备,就不会中断;做事先有预备,就不会受挫;行为先有预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走投无路。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办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办法:不 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有办法: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9分)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三辞,不允。崇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则党人可安也。弘勋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濬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帝是之。给事申邵英Z冬发一弘勋赃私JL宣弘一勋坯土金贽维坦得御史帝怒茎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坦谬王焚毀《要典》帝贵以妄言停其俸。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鸿训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鸿训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帝不听,下廷臣议罪。明年正月,鸿训谪戍代州。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七年五月卒戍所。(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B.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C.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D.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 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解析:解答本题,要把握语句的意思和句中特殊词语的词性。这句话主要表述了两件事,即给事中邓英揭发袁弘勋贪赃枉法的事情,皇上解除了袁弘勋的官职;高捷上书揭发刘鸿训,皇上停止了高捷的俸禄。从特殊词语的角度分析,这里有专有名词“弘勋”“帝”“高捷”“鸿训”“维垣”等,这些专有名词有可能作主语或宾语,如果作主语或宾语并且主语前、宾语后没有状语出现就可以断定主语前、宾语后停顿,如果有这句话中的状语,就在主语前的状语前面或宾语后的状语后面停顿;比如“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一句,专有名词有“高捷”“鸿训”“维垣”,“已而”前停顿,“维垣”后要停顿。由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答案:D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吉士”,明代选举人中文学优等及善书者担任,三年后考试,成绩优良者授编修、检讨等职。B.“服阕”,指服丧期满。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阕期间辞官、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C.“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的人),主管某一事务的人,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文渊阁编纂的。解析:A项,“选举人”错误,应是选“进士”中优秀者担任。答案:A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鸿训的父亲刘一相是一位性格刚直的人。进士出身,后来担任吏科给事中一职,因为追究之前的首辅张居正的事情被执政者嫉恨。B.刘鸿训在出使朝鲜时遭遇国内战乱。神宗、光宗去世后,刘鸿训到朝鲜颁布诏令,但遇到国内的战乱,就乘坐朝鲜专门为他建造的两艘大船,从海上回国。C・刘鸿训出任礼部尚书时处在斗争的旋涡当中。此时,魏忠贤虽然失败,但其党羽还比较兴盛,因为刘鸿训能够主持公道,而遭受杨维垣等人的合谋排斥。D.刘鸿训因为敢于直言而失去皇上的宠信。刘鸿训被召见时应对敏捷,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人担任要职;在关门之兵起哄的事上受到皇上责难,从此失宠。解析:D项,“推荐自己喜欢的人担任要职”“受到皇上责难”错误,文中的意思是刘鸿训推举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在关门之兵起哄的事情上请求发钱币与皇上的想法不一致,是皇上不再宠信他的原因,没有“责难”的说法。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5分)译文:(2)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5分)译文:参考答案:(1)沿途收留难民,船超重而毁坏。刘鸿训跳入水不太深的沙滩,坐小船,漂泊三天三夜,才得以到达登州回复命令。(2)刘鸿训身居要职,处理政务意志坚定。皇帝有做的不妥的地方,退朝后说:“皇上到底是年幼的君主。”参考译文: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其父是刘一相,由进士入南京吏科给事中。由于追究以前的首辅张居正的事情,执政的人嫉恨他,(他)离开京城为陇右佥事,以陕西副使而终。刘鸿训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宗、光宗相继去世,刘鸿训到朝鲜颁布诏令。刚一入境,辽阳被攻陷,朝鲜为他建造两镀大船,从海路而回。沿途收留难民,船超重而毁坏。刘鸿训跳入水不太深的沙滩,坐小船,漂泊三天三夜,才得以到达登州回复命令。他的母亲去世,服丧期满,晋升右中允,转任左谕德。父亲去世而回。天启六年冬,起任少詹事,违抗魏忠贤,被贬斥为民。庄烈帝即位,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派使者去召他。刘鸿训三次推辞,皇上不许。崇祯元年四月回朝。在那时,魏忠贤虽然失败,其党羽仍兴盛,刚晋升的谏官群起抨击他。各个主管事务的官员曾经与魏忠贤共事,不敢明显地辩白。刘鸿训到了,毅然主持公道,斥责杨维垣等人,人心大快。而御史袁弘勋本来由杨维垣等人推举,想着合谋攻击排斥刘鸿训使他离开,那么党人就可以安心了。袁弘勋就诋毁刘鸿训出使朝鲜,满载貂皮、人参回国。锦衣佥事张道濬也诬陷攻击刘鸿训,刘鸿训上奏章辩解。给事中颜继祖说:“刘鸿训在先朝时被削去官职。出使朝鲜,因为船毁坏,仅仅保住自己的性命。”皇帝认为是。给事中邓英就全力告发袁弘勋接受赃物,并说袁弘勋送千金给杨维垣,得以做御史。皇帝大怒,免去袁弘勋官职(让其)等候审讯。不久,高捷上书说刘鸿训斥责攻击奸臣杨维垣、错误地主张焚毁《要典》。皇帝以妄言责备他,停止他的俸禄。七月,因四川贼寇平定,加授刘鸿训为太子太保,晋升文渊阁。皇帝屡次召见廷臣。唯独刘鸿训应对敏捷,说百姓困苦是由于官吏失职,请求皇上长久任用专人完成任务。因为尚书毕自严善于治理赋稅,王在晋善于治兵,请求皇上倚重信任。皇帝起初很器重他。关门之兵因为缺乏粮饷而起哄,皇帝责备户部,而刘鸿训请求调发钱币三十万,以示皇恩浩荡,由此失去皇帝的宠信。没过多久,御史田时震弹劾刘鸿训。刘鸿训数次被弹劾,连续上奏为自己辩解。皇帝不听,发到廷臣之中议罪。第二年正月,刘鸿训被贬谪戍守代州。刘鸿训身居要职,处理政务意志坚定。皇帝有做的不妥的地方,退朝后说:“皇上到底是年幼的君主。”皇上听说后,十分恨他,想置其于死地。依靠诸位大臣极力救援,才得以稍微从轻处罚。七年五月在戍所去世。 三、语言运用(15分)8.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有人问:哲学有什么用?这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也应该明白,不是事事都要看有用没用。现在人们都认为科学很有用,―②―把科学技术称为第一生产力。西方开始发展近代科学,并不是—④—科学有用。不必需的东西未必不重要。没有近代科学,人类照样种地、盖房、吃喝玩乐;—⑤—出现了近代科学,它就要反过来改变种地、盖房、吃喝玩乐的方式。科学,改变了西方人的生存面貌,—⑥—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面貌。①②③④⑤⑥A当然因而至于缘于/进而B或许/然而由于同时因血C固然甚至其实因为但是进而D的确以致但是/反之从而解析:③处,根据后面的“并不是”可知此处应填表转折关系的词语。据此排除A项。⑤处,分号前说的是“没有近代科学”时人们的生存状况,分号后说的是“出现了近代科学”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此处填“同时”不合适。据此排除B项。⑥处,“改变了西方人的生存面貌”与“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面貌”之间明显是递进关系,所以此处应填表递进关系的词语。据此排除D项。答案:C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有些人描述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和人一样在思考,但是比人快无数倍”。①,AlphaGo确实比人快无数倍,但是AlphaGo的思考只能说是“被人的大脑启发",而非和人类思考一样。不过,AlphaGo确实能深度学习,经过专家的调节,它能在纯凭逻辑分析推算的问题上,把人类远远地抛在后面。②?如自动交易能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推荐引擎将能推荐你最可能会买的产品、想吃的菜、想认识的人;③,例如,将取代许多的护士、记者、会计、教师、理财师的工作。这些机器不需要工资,只需要电和网,就会一年365天上班,一天24小时工作。解析:解答此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语境。第①处,前面是某些人对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的评价,后面有“但是"一词,可知横线上应填笔者对前面“有些人”看法的评价等。第②处所填语句是个疑问句,横线后面就是问题的答案,根据所给答案不难填写。第③处,由后面的“例如”可知,此处所填语句应是对“将取代……的工作”的总结。参考答案:①这么说并不精确②未来人工智能会带来什么改变呢③人工智能机器将取代人类的很多工作(意思对即可) 8.下面是某主要从事小物件速递业务的物流公司的标识(深色部分为绿色),请写岀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答:解析:仔细观察所给标识不难看出,标识由三部分组成,即小猴、小猴手里拎着的东西、圆圏。分析寓意时,要结合标识的名称、所属公司(物流公司)、所属公司的业务(小物件速递)、标识颜色(绿色,一般象征生命、活力等)。参考答案:该标识中的猴子形象使人想到灵敏、快捷的孙悟空,表明公司的速递性质;拎着的包裹代表从事的小件快运业务;圆圈寓意服务周到;绿色象征生命,象征该公司永远充满活力。(意思对即可)四、写作表达(60分)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颔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祖孙二人,倚窗远眺,针对看到的美好景色,表达了对科技文明、古代文明的不同看法:男孩认为科技带来了美丽的景色;老人“颔首”说明他也认可男孩的观点,但老人也回望了过去的美丽景色。通读材料,考生可以从男孩的角度出发,由“霓虹闪耀”“高楼林立”,引发对现代科技带来的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思考。也可以从老人的角度出发,由“满天繁星”“沧海桑田”“山洞边点燃篝火”“月亮初升”“星汉灿烂”,引发对没有受到破坏的自然之美的思考。还可以把祖孙二人的观点结合起来辩证分析,谈科技与自然的关 系,比如“霓虹闪烁与繁星消逝”“让科技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综合的角度立意更佳。从二人的观点可以看出,材料的立意可以有:①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果;②传承与发展(传承古代文明,创新现代文明);③正确认识现代科技文明(古代文明)等。在文体方面,写议论文相对好把握一些,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有话可说的方面来写,但一定要注意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