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资料详情(天天资源网)

天天资源网 / 中小学试题 / 中学历史试题 / 初一下册历史试题 / 期末复习 / 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还剩 5 页未读,点击继续阅读

继续阅读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天天官方客服QQ: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0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一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 年-618 年)   建立: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 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 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 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   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 大官吏选拔范围。2)推动教育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 1300 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 年   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 年-907 年)   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 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首创于隋朝);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 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 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 殿试制度和武举,亲自面试考生,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第 3 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 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 国际性的大都会。(有市:商业区和坊:居民区)。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作用:唐蕃和亲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唐玄宗时,将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 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 之称,他被誉为“诗圣”。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 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3、画家:唐朝最的画家是阎 立本和吴道子。   第 4 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与日本的交往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 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2)鉴真东渡: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 出杰出贡献。(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前后 12 年,前 5 次东渡失败,第 6 次才成功,双眼 失明)   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 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玄奘——《西游记》 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 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四、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 吸引力.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第 5 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原因: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B.社会矛盾尖锐, 边疆形势紧张。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D.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 渐扩张势力。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3、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 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但给唐朝统治者 以沉重的打击。   三、唐朝灭亡:907 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四、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 方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 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影响: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2020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二   一、隋唐科举制度:   北:P20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 武则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 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 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 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北:P32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 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 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北:P33 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 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 P34 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 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 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P64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两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   北:P75-761206 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首领, 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60 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为元世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北:P1101727 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北:P110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 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设伊犁将军,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 辖。   三、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继光抗倭:明朝时戚继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 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严重,倭寇到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 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2)戚继光训练的军队作 战勇敢、纪律严明,多次挫败倭寇的进攻,声名大振,号称“戚家军”。1561 年戚家军 在台州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后又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抗倭寇基本 肃清。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北:P105—106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1661 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 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在当地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地在台湾登陆并 迅速包围了入侵的荷军。1662 年,荷兰总督被迫签字投降,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郑 成功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和其他国家也起到保护作用。   六、雅克萨之战   北:P106—107 沙俄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决定用武力捍卫祖国边疆,1685 年, 清军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战败投降。1686 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萨,重 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边界问题。1689 年,中俄两国在尼布 楚进行谈判,双方签定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020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篇三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   1.继秦汉之后,实现我国第二次大规模统一的朝代是隋朝   2.开创“开皇之治”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隋文帝杨坚   3.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在历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4.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 589 年   5.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皇帝是隋炀帝杨广   6.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时,最后一个灭掉的南方政权是陈朝   7.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的是京杭大运河   8.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9.京杭大运河连通了五大水系,由北到南依次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10.京杭大运河的中心是洛阳   11.京杭大运河分为四段,由北到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12.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江都就是今天的扬州   13.京杭大运河的南北终点是余杭和涿郡   14.隋朝京杭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运输   15.今天的北京,在隋朝时被称作是涿郡   16.大运河的南端、在隋朝时被称作“余杭”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杭州   17.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18.唐朝的建立者是唐高祖李渊   19.唐太宗李世民夺得政权的方式是玄武门之变   20.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盛世是贞观之治   2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中书省   22.李世民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原因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2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是《唐律疏议》   24.隋朝建立、唐朝得以发展使用的制度有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25.唐太宗时的谏臣,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是魏征   26.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   27.记录唐太宗和他的大臣等议论古今得失的书是《贞观政要》   28.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29.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的根本原因是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   30.唐朝百姓不想服劳役,可以合法利用的方法是交纳实物代替   31.三省六部制中,负责管辖六部、执行政令的是尚书省   32.唐太宗的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根源是儒家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33.武则天当皇帝后将国号改为周   34.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创新贡献是创立“武举”和“殿试”   35.有“贞观遗风”,被称作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是武则天统治时期   36.武则天为提高庶族地主等新贵族的政治地位而编修的是《姓氏录》   37.唐朝新发明的农业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   38.唐朝最鼎盛时期是开元盛世   39.唐朝时管理今天新疆的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40.唐朝用于灌溉的工具是筒车   41.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代表是唐三彩   42.被誉为开元前期“救时之相”的是姚崇   43.武则天时期对于整个唐朝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44.唐朝用于耕地的工具是曲辕犁   45.武则天修订《姓氏录》后,排名第一位的姓氏是武氏  46.武则天的历史功绩是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47.开辟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唐玄宗李隆基   48.被称作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是科举制度   49.科举考试中的常设科目有明经科和进士科   50.盛唐时期,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的特点是胡汉交融与中西贯通   51.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习俗风靡全国开始的时间是唐朝   52.唐朝科举制度中,重点考察考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治理政事能力的科目是进士 科中的策问   53.唐朝时期,人们出行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骑马   54.科举制度以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出生门第高低   55.周边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   56.唐太宗时期,前往吐蕃和亲的女英雄是文成公主   57.科举制度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是才能   58.唐朝时期,被称为“吐蕃”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西藏   59.与文成公主和亲的吐蕃藏族首领是松赞干布   60.采取“怀柔”政策,用民族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 汗”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   1.我国历第一位、也是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   2.文成公主入藏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3.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皮逻阁   4.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大唐西域记》  5.“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吐蕃   6.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是遣唐使   7.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   8.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时被称作 天竺   9.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   1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玄奘   11.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宫城皇城外郭城   12.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   14.长安城内,百姓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哪个部分?外郭城   15.我们今天将购物称作是“买东西”,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   16.唐朝最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汉语 名字叫做晁衡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1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初年   19.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科学家及其著作是孙思邈的《丹经》   20.火药的发明,与我国古代哪一项活动有关?炼丹   21.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的时间是唐朝末年   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   23.被称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24.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的是飞天图案   25.唐朝时,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用于交易凭据的印刷品是印纸   26.唐朝末年,的印刷业中心是成都和洛阳   27.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飞火   28.赵州桥的设计工匠是李春   29.赵州桥的设计时间是隋朝   30.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   31.我国的三大艺术石窟除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外,另外一 个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32.唐朝的乐舞《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   33.大型乐舞《霓裳羽衣舞》,主要是借鉴了哪里的音乐元素?西域乐曲   34.杜甫的诗歌大多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歌被称作是诗史   35.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大型乐舞是《秦王破阵乐》   36.孙思邈在我国医学被称作是药王   37.有资格“雁塔题名”的人是新科进士   38.科举考试时,明经科主要考察的内容是记诵儒家经典学说   39.我国规模、艺术成就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   40.赵州桥现在我国的哪个地方?河北省赵县的洨河   41.派大军扫平东突厥,并设置都督府、任用突厥人进行管理、保留当地风俗,实行 “以夷治夷”方针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42.唐朝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是茶叶   43.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44.唐太宗手下的两个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   45.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的作者及书名是陆羽的《茶经》   46.唐朝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开明民族政策   47.《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48.赵州桥的的建筑特点是单孔石拱   49.鉴真东渡日本后,定居的地点是日本奈良   50.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   51.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体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吐蕃   52.少数民族突厥的首领被称作是可汗   53.生活在今天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回纥   54.生活在今天东北地区的满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靺鞨   55.为了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唐朝对南诏、回纥、靺鞨等地区少数首领采取的 措施是册封   56.唐朝时的画家,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   57.长安的外郭城内,百姓的居住区被称作是坊   58.唐朝时,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很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南诏   59.隋唐时期出现的楷体字的发明者,被合称为“颜筋柳骨”的两位书法家是颜真卿 和柳公权   60.杜甫的诗歌中,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的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别”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19 ttzy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8023965号-4

天天资源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全屏阅读
关闭